2025挪威掠影 (6)- 首都奧斯陸

快樂旅途 (2025-09-07 09:57:26) 評論 (3)

今天從奧勒鬆一氣開了七個小時到首都奧斯陸,我和先生輪流開,歇人不歇車,七個小時車程不是很勞累,接近奧斯陸時,高速變成了很多條車道,限速也增加到了110,之前走的路限速大都是90,還曾感慨挪威人開車很有涵養,不急不躁,可接近奧斯陸時怎麽你追我趕,要衝入大城市開卷的節奏。

沒打算在市中心開車,把酒店選在了高速E6 旁邊,這樣去機場方便,奧斯陸國際機場在市區以北五十公裏。酒店離地鐵站也近,訂酒店時專門看了是提供停車位的,隻是額外收費,每天300克朗。到了才發現酒店門前的車位非常有限,前台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酒店還有地下停車場,想著那肯定沒問題,結果這個地下停車場也是非常狹小,轉彎處的牆上都是車刮蹭的痕跡,而且也就能停二十多輛車,這可是個有七八層樓的酒店。和我們前後進入地下停車場的還有一輛車,兩車相錯都費勁,地下停車場也滿了,好不容易從地下停車場輾轉騰挪了出來,隻好在附近轉悠,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停車的地方,以為是OK了,結果麻煩還在後頭。

辦好入住,我們就搭乘地鐵前往市中心地帶,在奧斯陸市區乘坐地鐵去打卡景點很方便,一共有五條地鐵線,事先下載了Ruter App 買地鐵票。奧斯陸的地鐵不像別的城市,在地鐵口沒有機器賣票的,如果沒有下載App,可以到Ruter 的服務點 Narvesen 和7-Eleven 便利店買票,這對於遊客來說不是很方便。





雕塑公園Vigelandspark

地鐵在雕塑公園附近有一站,這個城市公園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特別之處是公園中有二百多個青銅和花崗岩的人體雕塑,描寫人從生到死的主題,而且全部出自挪威一位雕塑家,古斯塔夫·維爾蘭(Gustav Vigeland),公園的名字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雕塑家不惑之年時向市政府提出:“給我一塊綠地,我要讓它聞名於世”,他的要求真的得到滿足,於是維爾蘭把後半生全部投入到這個雕塑公園,他的承諾也做到了。

從公園正門進去,四周是大片的綠地和樹木,入口正對著850米長的中軸線,雕塑就分布在長軸的舞台上。首先來到“生命之橋”,長一百米的橋上有五十八坐青銅雕像,一比一的人體比例展示了不同年齡段,不同生活氛圍下的人生百態,表情、體態都非常形象生動,最有名的當屬那個憤怒的小男孩,左手曾光發亮,可能麵容姿態太生動,人們都情不自禁想去安撫他一下。







接著來到“生命之泉”,水池中央是六名男子共同托起一個盤子,水從四周傾瀉而出,周圍有二十組人樹組合的雕塑,有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以及老人期,表現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存。在池壁四周圍繞著六十幅浮雕,刻畫著從生到死的不同人生階段。噴泉池的外圍地麵花崗岩馬賽克拚接的幾何圖案,組成了一個巨大的迷宮,象征著人生旅途充滿迷茫和抉擇。





公園的最高平台區豎立著最為著名的代表作“生命之柱”(The Monolith),柱高十四米。從一塊幾百噸重的花崗岩從采石場運到公園開始,維爾蘭和三名石刻雕塑家用了十五年的時間雕刻完成,石柱上密密麻麻盤繞著一百二十一個男女人體,人一生中經曆的掙紮無奈,為生存而奮鬥,每個人都努力的向上攀爬,綻放著生命不懈的意誌力。圍繞著生命支柱還有三十六組花崗岩雕像表現著人和人之間的聯係,母子、父子、夫妻、情人、兄弟姐妹之間貫穿人類生命的友愛親情。



  

如果在奧斯陸旅行時間安排有限,雕塑公園一定值得來看看。本還想仔細的欣賞這些惟妙惟肖的雕塑,但出問題了,我們用EasyPark 付停在酒店附近的停車費,本以為有付費上限,結果發現停車費一直在漲,沒有再在公園逗留,趕回了酒店,向酒店前台尋求解決辦法,被告知酒店入住太滿,沒法保障車位。照這樣付停車費,到明天停車費要和酒店費看齊了。好在有一個熟悉酒店周圍環境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附近有家超市旁邊的付費停車場,二十四小時收費有上限,我們開了過去,一個特別隱蔽的微型停車場,轉了兩圈才找到,不過真有車位,問題終於解決,從那裏走回酒店不到十分鍾。後來仔細看酒店訂單,“Private parking is possible on site and costs NOK 300 per day”,做為酒店方,明知道酒店規模和極為不匹配的停車位,就應予以說明,特別是在旅遊旺季。對於不開車的客人,不會影響是否選擇這家酒店,而對於開車的客人,應該了解酒店實際車位情況而據此做出決定,而不是讓客人陷於possible的困境,我們在問訊車位問題時,還有兩家也在前台有同樣的困擾。

解決了停車問題,第二天一早可以放心的坐地鐵前往市中心,我們隻有半天的時間,在奧斯陸市中心蜻蜓點水了,下午就要去機場。









奧斯陸歌劇院 Oslo Opera House

這座在2008 年建成的國家歌劇院,有著現代化的外形設計,白色的大理石和花崗岩構造的建築外體,象是一座浮在海麵上的冰山。雖沒有悉尼歌劇院那麽有名,也是奧斯陸的地標建築。沿著獨具特色的大斜坡屋頂,可以走到建築頂端,眺望城市和峽灣景色。建築內部配備現代化的音響係統,可以容納1300人。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

奧斯陸大教堂建於公元1697年,十九、二十世紀時經過多次整修。是挪威官方教堂,許多國家和皇家重大慶祝活動、婚禮都在此進行。紅磚結構的教堂外觀,可以說它曆經三百年的滄桑,也可以說它略顯寒酸,的確用與普通房屋無異的紅磚,確實因為當時財政緊張。教堂內比較吸睛的是頂部的彩繪天花板壁畫,呈現了基督從開始傳教到最後的救贖全過程,這個在二十世紀增加的壁畫還被評論與原先路德宗簡潔清晰的建築結構不相符。這大概也是北歐教堂的普遍特點,聖潔、樸素、實用,不要期待看到西南歐教堂的繁複華麗。

教堂南側小公園有一個七十七朵鑄鐵玫瑰組成的紀念碑,紀念2011 年7月22日恐怖襲擊的遇害者,當時襲擊者布雷維克一人轉戰兩處,屠殺造成七十七人喪生,還有許多人終身殘疾,成為挪威自二戰受德國入侵後最大規模襲擊。槍手是新納粹白人至上主義者,隻被判了二十一年,是挪威法律中最高刑期了。被單獨關在十平米的囚室,監獄內有餐廳、電視房、Xbox遊樂器、籃球場、健身房,結果布雷維克還抱怨咖啡不熱、手銬不舒服、囚室沒有裝修,甚至還控告被單獨監禁是違反歐洲人權公約,任何人不應遭受酷刑或不人道,有辱人格的待遇和處罰,很諷刺很雙標,七十七個冤魂就沒有人權嗎,隻能說惡魔在人間,這個事件後來被拍成電影。









Karl Johans gate是市中心一條主要的步行街,路的盡頭就是皇宮,從大教堂走不多遠就到了挪威議會大廈。



挪威議會大廈 Norwegian Parliament

挪威議會是在1814年建立的,但確一直沒有一個工作、開會的固定場所,於是開始了為自己找個家的努力,買下一片地後,開始招標建築設計,最終瑞典建築師Erim Victor Langlet的設計被選中,1860年開建,六年後議會終於搬進了這個黃磚建造的家,說是法國和意大利多種風格的組合。

議會大廈前有克裏斯蒂安· 弗雷德裏克 (Christian Frederik)的塑像,塑像下說明,1814年挪威國王。盡管他隻當了幾個月的國王,但挪威人還是紀念這位為挪威獨立做出努力的丹麥王子。當時還是丹麥挪威聯盟時期,挪威是丹麥的小弟,弗雷德裏克出任挪威總督。隨後1814年丹麥在拿破侖戰爭中戰敗,簽訂條約把挪威割讓給瑞典,眼看自家要失去對挪威的控製,這個丹麥王子非常支持挪威獨立,並因此被推舉為挪威國王,可惜願望和熱情是要有實力做後盾。瑞典發兵,挪威很快戰敗,弗雷德裏克被趕回丹麥,挪威才出虎口,又入狼窩,瑞典國王成了挪威國王。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初,挪威才最終獨立建國。





奧斯陸市政廳 Oslo City Hall





Nobeal Peace Center

諾貝獎中隻有和平獎是在挪威頒發,淵源還要從挪威成為瑞典小弟講起,十九世紀初挪威被割讓給瑞典,要獨立的呼聲和努力就從無間斷,十九世紀末矛盾已經不可調和,舉例來說當時挪威擁有世界上第三大運輸船隊,遠洋時卻被要求掛瑞典國旗,這樣就需要給瑞典交稅,挪威人對這種盤剝當然是極度不滿,諾貝爾看到了這種矛盾,於是把象征和平意義的和平獎放在挪威頒發,意圖緩和矛盾,顯然是隔靴搔癢,最終1905年經過挪威全民公投,挪威宣布獨立。相較於百年前,瑞典已沒有發兵討伐的實力,大勢已不可逆轉,瑞典國王放棄了挪威王位。有意思的是瑞典人走了,挪威又選了一個丹麥王子當自己的國王,而且在全民公投中通過了,於是卡爾王子接受王位,改名為哈康七世,成為挪威的第一位國王,這位國王後來的做為還是可圈可點,特別在二戰中,堅定的拒絕和納粹占領軍合作,受到挪威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奧斯陸皇宮 The Royal Palace

奧斯陸皇宮在1825年由國王卡爾約翰十四世奠基,皇宮前的青銅雕像就是這位國王。1849年國王奧斯卡一世期間正式投入使用。占地三千多平方米,內部共有173間房間。這裏既是國王王後的居所,也是挪威君主處理日常事務的地方,國務會議、國宴、招待其他國家的領導人都會在此進行。主樓外的皇室廣場是挪威最大的慶典廣場,每年5月17日挪威國慶節,遊行隊伍經過這裏,皇室成員會在皇宮陽台上揮手致意。皇宮在夏季對外開放,好像需要參團參觀。以前看過幾個皇宮,對國王家已經沒有好奇心了,想來在二十世紀初才真正有自己的獨立國王,皇宮也不會有什麽窮奢極欲的家底。

至此我們的挪威行就要圓滿結束了,雖然有些小波折,但就是這些小瑕疵使旅行更加豐富生動,也是日後最容易想起的笑談。瑕不掩瑜,挪威公共交通設施完善,旅遊資源豐富,旅行安全無虞,獨特的峽灣盛景,山河的秀美都清新雋永的銘刻在了記憶中。

謝謝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