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之丘

梧桐之丘 名博

《源氏物語》連環畫 9-16

梧桐之丘 (2025-08-11 06:39:39) 評論 (21)

《源氏物語》連環畫

文案:梧桐之丘; 圖案:ChatGPT AI生成



第九回“葵姬”:繼第八回之後兩年,源氏公子22歲,葵姬26歲。光華公子12歲更裝成人之時,當夜與年齡大他四歲的左大臣女兒葵姬成婚。婚後二人秉性不合,葵姬雖恪守禮儀,盡夫妻之道,卻永遠表現得冷峻拒人千裏之外,不能與源氏交心而談,令兩人關係異常冷淡。可悲的是,葵姬產下兒子夕霧後,不期被六條妃子生魂糾纏,暴病而亡,令人震驚。此時,源氏私邸西殿裏養著的紫姬慢慢長大,被公子悉心調教,琴棋書畫精湛,為人處世老道,愈發讓公子愛她如寶。



第十回“楊桐”: 楊桐是一種常青樹,其葉甚香。源氏公子與已故前太子遺孀皇嬸六條妃子幾年前就產生了複雜的情感糾葛延綿至今。公子表示,我心不變,好比楊桐之常青:“尋常秋別愁無限,添得蟲聲愁更濃。”然而,妃子的生魂已經害死葵姬,二人關係不能繼續下去。期間,源氏與繼母藤壺皇後發生了禁忌之戀,皇後極其恐懼,生怕走露風聲。最後東窗事發的是朧月夜與源氏的私情暴露。由常青的楊桐比喻永恒的愛,在公子身上卻極具諷刺意味。



第十一回“花散裏”:光源氏重新回到昔日戀人“花散裏”的生活中。她是源氏年少時的戀人之一,性格溫婉、恬靜,但出身較低,因此在源氏人生高峰期並未受到特別重視。她居住的宅邸隱靜、偏僻,花木繁茂,常有花瓣飄落,因此得名“花散裏”。源氏在經曆了一係列政治波折和感情起伏之後,內心開始轉向溫和、安寧的關係。他重新想起花散裏,前去探望,發現她依舊孤獨而深情地生活著。源氏對她的忠貞產生感慨,決定給予她更高的地位與更安穩的生活,安排她移居至六條院的一角。



第十二回“須磨”:傲慢張狂的源氏在26歲時毫無節製地在朧月夜家裏私會,被右大臣發現並告發於皇太後。光源氏因此受到政敵右大臣一派構陷,於是自請離京前往偏遠的須磨地,今神戶市西部一個區,暫避風頭。光源氏由盛轉衰。盡管名義上是“自願”,但實際上是政治放逐。在須磨,光源氏生活清苦,與京城的榮華相比,落差巨大。他在寂寞與惆悵中回憶過往,心情極為低落。與此同時,他也體驗到自然的美和心靈的寧靜,文學才情在寂寞中愈發敏感與細膩。



第十三回“明石”:源氏二十八歲之事,源氏被貶,逐出京城,來到渺無人煙的須磨。吞噬天地的大海嘯襲來,世界末日即近,公子自認命不保也。在極其危難之時,已故父皇托夢與他,命令他立即離開此地。可巧,住在明石的道人也夢見某人囑托,按照夢中的指示迎接源氏去明石躲避。源氏與明石道人的獨女合巹,致使其懷孕。而此時,公子接到聖諭,結束流放,返京輔佐太子,未來的新君。他的命運毫無疑問,來到新的轉折點,所謂否極泰來是也。



第十四回“航標”:暗示著源氏在離開流放地後,情感上與明石一族特別是明石之君母女之間的牽係和界限。源氏在須磨、明石流放兩年後,因朝廷政局變動被召回京城,並迅速恢複身份,官位,重新成為宮中焦點。他受到了冷泉帝的高度尊崇。源氏將明石女子所生之女帶回撫養,令紫姬隱隱不安。源氏為安撫紫之上,將小女兒交由她撫養,實際上有其政治考量,希望將這位出身低微的女兒納入貴族圈層。明石之君雖然對女兒被帶往京城深感痛惜,卻也甘心接受安排,希望女兒能有更高貴的未來。



第十五回“蓬生”: 源氏從須磨歸京後,憶起許多舊情,特別是早年因一時興起而探訪過的末摘花,這位皇族出身卻命運坎坷、生活貧寒的女性。雖然兩人之間並無真摯感情,但源氏因曾給予她希望,又見她境況淒涼,心中有愧。探訪末摘花,見其庭院雜草叢生、宅邸殘破,宛如廢墟,末摘花仍保有高貴的禮節。她對源氏一片癡情,生活困苦,卻始終未曾埋怨。源氏對她的堅貞與自守心生敬意,不再以輕佻之心對待她,而是以一種憐惜、寬慰的態度,決定給予經濟上的照顧與體麵的安頓。



第十六回“關屋”: 桐壺帝駕崩後第二年,空蟬的丈夫改官常陸介,赴常陸國就任,她也隨夫前往任地。空蟬住在常陸,聽聞源氏公子流放須磨,心中不免偷偷地惋惜。欲寄相思,苦於不便。從築波山到京都,並非沒有便人,但總覺得不太穩當。因此多年以來,一點消息也不通。這次意外重逢,雖然沒有熱烈的重燃舊情,但彼此的目光與言語中,都流露出無盡的懷念與感慨。源氏試圖以溫柔的話語喚起舊情,空蟬則以平靜克製回應,兩人終究還是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