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紀行(6) 聖托裏尼,行走絕美懸崖之路

淡白寧靜 (2025-08-08 05:58:04) 評論 (0)
世界上有許多絕美的步道,從費拉到伊亞的這條火山懸崖路(Fira to Oia Walk)應該是其中之一。這條步道總長度為11公裏,其中從費拉至Skaros 岩石是精華,這段4公裏長的步道可俯瞰聖托裏尼的火山口海灣(Caldera),白牆藍頂的村莊與原始岩壁交錯,而遠處的火山島 ,仿佛一座沉睡的的精靈。行走其間,像是在呼吸風景本身。



費拉小鎮修建在半圓形的300多米高的火山懸崖邊上,從遠眺過去景色相當壯觀,很難想象在這樣一個險峻的懸崖上,如何創造出這座美麗又充滿活力的小鎮。小鎮的白牆,與天空、海洋遙相呼應。



由於地震的毀損以及海盜威脅逐漸減少,聖托裏尼的中心在18世紀時從Skaros 開始轉移到費拉,由於費拉位居島中央,交通便利,迅速成為最大的城鎮,幾乎所有到訪聖托裏尼的遊客都把費拉當作第一站。大型郵輪來聖托裏尼雖不能靠港,但可以利用小船接駁運載數以千計的遊客到費拉底下的Gialos舊港,讓費拉一整年都很熱鬧。





費拉是一座熱鬧小鎮,從我們住的酒店走到鎮中心隻需七八分鍾。熱鬧的主街其實隻有二條,一條是懸崖邊的步行道,另一條是與之平行的商業街,林立著各種旅行社、工藝品店、紀念品店、餐館等,如同迷宮般的小巷裏擠滿了遊客。



清晨吃完早餐後,我們穿過擁擠的街道來到費拉的主廣場(Theotokopoulou Main Square ),這是懸崖步道的起始位置。廣場周設施齊全,人潮如海。



廣場上是東正教大教堂Candlemas Holy Orthodox Metropolitan Cathedral of Thira, 教堂始建於1827 年,1965年地震後重建。 純白的教堂外觀相當顯眼,有宏偉的鍾塔以及精采的拜占庭馬上賽克畫、整齊而壯觀的拱門。





不管是教堂,酒店、餐廳、還是遊客,都是爭搶火山崖邊的第一排。









連接舊港Gialos到費拉的纜車與有600階的之字型騾道。費拉位於火山口中間位置,所以可以清楚看到Thirasia、 kameni 與Aspronisi各島。





清晨的驢隊巳經開始準備工作啦。



沿著懸崖小徑緩緩北行。海風迎麵拂來,陽光灑在石板路上,與海灣相伴,令人心曠神怡。



直接建在峭壁上的天主教小教堂(Church of Agios Stylianos)。這座19世紀的教堂供奉著兒童的守護聖人聖斯提利亞諾斯(Saint Stylianos)。或許正因為如此,這座教堂有一種溫柔的存在感。



教堂外立麵為米黃色調,結合藍色邊緣線條,並有白頂,中間還有紅點裝飾,非常吸眼球,與周圍的白色東正教教堂形成視覺對比。



而幾條街外不遠處,是那座華麗藍黃相間的聖若翰洗者主教座堂(Saint John the Baptist Cathedral)。它是聖托裏尼天主教區的主教座堂,也是島上最重要的天主教禮拜場所,建於17世紀,後於1956年地震後重建,是費拉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奶油黃與淺藍的外牆在陽光下顯得溫暖柔和,圓頂旁邊的鍾樓高高聳起,風格帶著歐洲的巴洛克韻味。



這座天主教堂內裏用色與教堂外麵一致的色調,簡單的聖壇,沒有過多華麗的裝飾,營造出這座教堂的獨特。



在聖托裏尼以東正教為主的島嶼信仰中,費拉這兩座天主教堂顯得格外特別。它們是過去威尼斯人留下的印記,這裏也曾是文化交匯的十字路口。



沿著步道來到位於費拉北邊的菲羅斯法尼Firostefani, 意思是Fira頭上的皇冠, 是近幾十年來因為遊旅遊不斷擴張所開發出來的費拉外圍新城鎮。菲羅斯特法尼小鎮比較安靜,不像費拉商業林立,主要以酒店為主。







在這段上坡路上,因貼近火山口,可以觀賞到南麵費拉的秀麗景色。





聖島藍頂教堂有很多,但菲羅斯特法尼鎮上的這座聖西奧多羅教堂(Saint Theodore Thira Holy Orthodox Church.)是最聞名的藍頂教堂,它曾經登上過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麵,幾乎每一個遊客都會專程來尋找它的身影。



費拉三鍾(Three Bells of Fira)是這座教堂的別稱。教堂建於1757年,於1956年大地震後重建。教堂雖然規模不大,但以其優美的藍頂、火山灣背景與純白牆體構成極具辨識度的景觀,常出現在明信片與攝影作品中。



教室的正立麵,從這個角度無法看到被大家追逐的藍頂教堂的經典畫麵,必須從Mama Thira Tavern 餐廳右轉上坡繞到東邊的停車場。



從菲羅斯特法尼已經可以看到前方的Skaros Rock與易莫洛林Imerovigli村了。易莫洛林是整個火山口海灣的最高點,海拔350米,從費拉到易莫洛林是緩緩地上坡。





走在通往易莫洛林的懸崖步道上,忽然望見一座藍頂小教堂靜靜佇立在懸崖之上,那便是東正教 耶酥複活教堂(Anastasi Church)。



教堂就建在懸崖步道旁的懸崖邊上,正對海灣與火山島。教堂擁有基克拉澤斯傳統藍頂白牆,帶獨立鍾樓。



易莫洛林是1965年大地震後重建的村落,因為有火山口最好的景觀, 這裏蓋起一間間高級度假Villa, 沒有首府費拉遊客擁擠的景象,這裏倒是多了些悠閑寧靜。





從易莫洛林出發,沿著蜿蜒小徑前行,抵達 Skaros 岩石腳下。一路多為石階與碎石山路,有些狹窄崎嶇,來回約1.6公裏, 落差200公尺, 大約需要一小時左右。



站在易莫洛林海崖前,遠遠便能望見那座孤獨突兀的巨岩——Skaros。如今它隻是一塊殘破的火山岩,但在13世紀,它卻是聖托裏尼最重要的防禦與政治中心。



這塊岩石曾承載過一個完整的城鎮:城堡(Kasteli of Skaros)、教堂、貴族住宅,還有蜿蜒的小巷。一切都依附在這塊火山岩上,俯瞰著愛琴海,也守望著外敵的入侵。它是威尼斯人在聖托裏尼的第一個據點,一度被視為島嶼心髒。



17世紀火山噴發與地震接連而至,Skaros 的城堡逐漸坍塌、居民遷出、曆史被時間風化,隻留下岩石本身,成為一座沉默的紀念碑。



如今徒步至 Skaros 岩石,仍可見到那些教堂的遺跡、岩壁上的基座與斷垣。



站在Skaros邊,火山島、費拉與伊亞盡收眼底,大海與陽光交織著一種蒼茫的靜美。





從Skaros 回頭看上方的易莫洛林。



從費拉到Skaros, 這是一條在天空與海洋之間行走的道路,腳下是火山石鋪就的懸崖,左右是東正教堂與天主教堂的對望,眼前則是深邃蔚藍的愛琴海。走完這一段,仿佛也走過了聖托裏尼千年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