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美國政府債務的金蟬脫殼之計

版權說明:歡迎非商業贏利目的轉載轉貼我的文章。轉載轉貼時請注明唵啊吽筆名和博客鏈接。
打印 被閱讀次數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走馬上任總統,23日就任命戴維·薩克斯(David O. Sacks)為白宮人工智能和加密幣顧問。2月4日,加密幣沙皇戴維·薩克斯就在新聞發布會上宣稱穩定幣法規能創造出萬億的美國債券的需求。同一天,哈格蒂參議員就提交了天才法案 (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for U.S. Stablecoins Act) 提案。白宮緊鑼密鼓出台穩定幣,可見是特朗普新政的重要一部分。

為什麽美國要政府推進穩定幣呢?據戴維·薩克斯說,穩定幣的流通將穩固美元霸權,增加對美元資產的需求,阻擊如數字人民幣這樣的國家主權數字貨幣,保持美國加密幣技術的領先地位,和保護消費者持有的加密幣穩定和安全。

首先,不是圍堵中國的美國政策都不是急迫的白宮議程。西方的政治正確,就是所有圍堵中國的政策都是最受重視的優先議程。試想,如果國際貿易結算有個成本更低的加密幣方式,那麽,這個加密幣市場絕對不能讓數字人民幣搶先占領了。數字人民幣有中國主權背書,信用比起市麵上交易的加密幣強多了,2022年就有一個以美元抵押的LUNA加密幣一周內從價格119美元跌到10美分,市值增發400億。LUNA加密幣持有者損失400億美元,可見法規監管急迫性。如果美國穩定幣信用低下,何以在全球貿易中與數字人民幣競爭?但是,這畢竟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為什麽特朗普上台伊始就焦急的推進呢?實際上,有一個不能擺上台麵的急迫的議程,那就是天量美債何以脫套?

如果一個國家政府債務居高不下,外債快速增加,這個國家的主權貨幣是不適合作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的,這應該是經濟學基礎常識。所以,美元債務無解,就意味著美元遲早要失去國際貿易結算功能。薩克斯說穩定幣能加持美元霸權,這是謊言。隨著美國債務攀升,美元貶值是內在的經濟規律,美元儲備購買力逐年下降(國際大宗商品美元計價價格上升,如黃金價格),美元失去價值儲備功能。如果美元儲備功能衰退,以美元1:1抵押的穩定幣也隨著美元降低購買力,如此穩定幣怎麽能加持美元霸權呢?這是換湯不換藥,朝三暮四。說穩定幣能加持美元,這顯然是一個障眼法。

或許有人會說,使用穩定幣交易,交易成本下降,就使得更多人願意使用穩定幣交易,所以就可以為美元續命了。這種說法似是而非。首先,是穩定幣需要的基礎設施成本和監管成本高?還是SWIFT係統基礎設施和監管成本高?顯讓是穩定幣成本更高。其二、美元結算貿易成本高,是因為美國金融機構利潤高的原因,是美國收割全球經濟的結果。如果交易無成本,那就意味著美國金融資本沒有收到全球經濟。如果美國要降低美元結算成本,就是降低以美聯儲為根的金融機構的交易手續費就行,沒有必要搞穩定幣。降低美元結算貿易成本是意願問題,不是技術問題。說穩定幣結算國際貿易能降低成本,那是對其他國家而言,並非對美國而言。其它國家可以使用穩定幣繞開美元結算,降低貿易結算成本,而美國不需要這樣做。其它國家繞開美元,華爾街就喪失了貿易貸款和結算手續費巨額利潤,美國政府就是損失了鑄幣稅。所以,美國如果真心要降低全球貿易的交易成本,就是美國政府降低債務,華爾街降低交易交易手續費和貿易貸款利息,根本無需穩定幣。

如果美國今天主權債務違約,美元自然退出國際貿易舞台,這當然是個大事,但更大的風暴是對美國金融機構的和全球金融運行規則的巨大衝擊。如今全球金融資產定價,都以美債為基礎,視美債為無風險(不會違約)的金融資產,美債評級三個A。所以,美債不違約是今天全球金融運行的基石。按照這種金融慣例和相關法規,美國已及美國盟友的養老基金和其它各種基金,都必須依據法律持有舉足輕重分量的美債。所以,如果美國主權債務違約,發達國家的養老基金都會驟然縮水,大部分退休人員失去生活保障,引發社會震蕩。

美國心急火燎的推進穩定幣,很可能是一個要甩掉美國政府巨額債務的陰謀。先讓養老基金用穩定幣置換基金裏的美債資產,美債資產從基金中轉到了發行穩定幣的金融機構裏。到了美國債務違約的時候,養老基金裏儲備的已經不是美債了,而是穩定幣了。隻要穩定幣還在國際市場流通,就還有購買力,還有儲備價值,就不至於引發劇烈社會動蕩。隻是穩定幣沒有固定收入,而債券有利息固定收入。戴維·薩克斯說穩定幣能創造萬億美債的需求,很可能就意味著養老基金裏的美債資產換為穩定幣資產的操作,需要天量與美債掛鉤的穩定幣。

穩定幣概念其實古已有之,與數字貨幣無關。新中國建立之初,如何讓市場接受人民幣流通就成為新中國最大的經濟問題之一。人民幣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是穩定幣,是與糧食或棉花固定價格的穩定貨幣。直到改革開放,物價放開,人民幣才不在是穩定幣。物價開放之日,有些城市如臨大敵,軍隊荷槍實彈在市井警戒,最終人民幣走出穩定幣的陰影,蛻變為市場經濟中的市場貨幣。

蔣介石發行金圓券,就是穩定幣之一種,金圓券對應於規定重量的黃金,與黃金等價。待全國黃金搜刮完畢之後,蔣介石就違約,濫發金圓券,造成超級通脹,而大陸黃金盡數搜刮到了台灣。1949年以後台灣經濟比大陸好,大陸黃金財富盡數被卷到了台灣是原因之一。

在二戰之後的布雷頓森林體係中,美元是穩定幣,與黃金掛鉤。1971年美國因為越南戰爭債台高築,美國違約拒絕了美元兌換黃金。美元自1971年以後就不在是穩定幣,全球貿易規則也因此改變了,從固定匯率變成了浮動匯率。

所謂穩定幣,就是代用券。改革開放之初有一個價格雙軌製期間,發行過外匯券,進口奢侈品隻在友誼商店出售,隻能用外匯券購買,不能用人民幣買。顯然,美國天才法案推動穩定幣會給美國政府更多的操作空間和最後美國主權債務違約軟著陸的手段。代用券隻有流通價值,沒有儲備功能,因為你不知道什麽時候就取消了。穩定幣也一樣,說是以美債或美元抵押,但穩定幣是私人企業發行,美國和美債是美國政府主權資產,什麽時候美國政府說美債或美元與穩定幣脫鉤,也就是總統一紙命令的事情,有如尼克鬆1971年宣布美元不兌換黃金一樣。如果美國主權債務違約,美元退出國際貿易舞台,但美國的穩定幣已經成為全球貿易結算貨幣,美國不還是繼續做全球金融霸主嗎?

如果今天美債違約,養老基金會恐慌,恐慌會拋售擠兌,美國債市就會崩盤。如果養老基金的美債資產已經變成穩定幣資產了,美債違約的恐慌就沒有了,穩定幣的流通性比美債好,可以買賣很多東西,不像美債那樣隻能在債市上兌現,沒人接盤就是一張廢紙。就跟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一樣,好像也平安無事,畢竟國際貿易不是用黃金結算,美元繼續結算貿易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

以上議論,為一家之言,未必就正確。但美國的天量債務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肯定是特朗普要再次偉大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是關係到美元這個全球經濟中最大的泡沫能否軟著陸的問題。穩定幣的引入讓美國政府有了更多的金融操控空間和手段。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