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釋一下,這個斷網可不是上網的那個網,而是匹克球場球網斷網了。對匹克球沒興趣的人可以飄過。
最近德州天氣很熱,最高溫度都三位數了,即使等傍晚太陽下山再打,氣溫也在九十五六度,但是球友們打球的熱情絲毫不減。有幾次打球打得都有要虛脫的感覺,主要是出汗太多了。裝一升水的瓶子,打了兩個多小時球以後,水都喝光了。那就帶兩瓶。
有幾天不但溫度高,還很潮濕,打完以後衣服褲子全部濕透。汗流到鞋裏連襪子都全濕透了,整個人看著好象剛剛從遊泳池裏出來。後來知道了在室內但沒有空調的俱樂部球場打球的時候,一定要把儲藏間裏的電風扇拿出來,每一場打完以後在電風扇前麵吹一陣,會好很多。在室外的球場打,有太陽的時候真的是太熱了。有條件的話,一定要打一場歇一場。連續打兩三場真的會有中暑的感覺。
最近在頻繁地試各種不同的球拍,每一個都需要時間適應。所以打球的水平不但沒有上漲,可能還略有下降。不過退一步是為了進三步,相信過一段時間會穩定下來的。有一件讓我高興的事情:在一場比賽裏第一次打出了Ernie。匹克球裏有兩種比較特別的進攻方式,一種是ATP一種是Ernie。ATP(Around The Post)是要把球從球網外麵打到對方場地內。文學城裏有個網友網名就是Around The Post,一看就知道是個匹克球發燒友。Ernie (Ernie是第一次用這個技術的匹克球選手的名字)是指在廚房線(相當於羽毛球裏的兩米線)後麵起跳,在空中擊球,最後在邊線外麵落地。這個動作一氣嗬成,很有觀賞性。ATP我已經在比賽中打過不少次了,但是Ernie一直沒打過,主要是時機掌握不好,機會稍縱即逝。要是經常能打出Ernie,也許我應該把網名改成Ernie。
匹克球的進展就匯報到這裏。下麵講個有趣的事。
前幾天去打球,正好人比較多。本來有兩個球場,但其中有一個球場的球網壞了,這個球場就沒法用了。沒球打的球友急得團團亂轉。我去看了一下,原來用來拉緊球網的那根鋼絲鬆了。本來有一個把手可以把鋼絲來搖緊,但是那個搖把顯然是壞了。網子沒有鋼絲的拉力,就垂了下來。好幾個人在那裏看,最後都搖頭離開。我觀察了一下以後,想了一個辦法:到球場外附近的地方找了一塊石頭,把鋼絲繩給拉緊了。
雖然不是很完美,但是基本上可以打。第二天有其他人去打,有人看著這塊石頭這樣夾著好象不是很穩定,就想把那個把手再拉緊一點。沒想到不但沒拉緊,反而弄得更鬆了。這一下那塊石頭也不行了,網子又垂了下來。那天我沒去打球,再過一天我去打球,看到那個網子壞了,就問球友怎麽回事。聽了他們的解釋以後,我再看了看,這個繩子比原來又鬆了一大截,所以原來那塊石頭太小了,撐不起來了。於是我到院子裏去轉了一下,找了一塊更大的石頭,如法炮製,網子又被支起來了。這網子真象一個打不死的小強。
堅持了一天後來,來了一批小孩,看到這個石頭這麽夾著,覺得好玩,把石頭踢了下來。碎石撒了一地,網子也又垮了。我去打球的時候,看到兩個美國小夥子在使勁拉那根鋼絲繩,想把它弄緊。他們力氣很大,居然把鋼絲繩在立柱的一個扣上繞了兩圈,確實比原來緊多了。但網子中間下垂太多,還是不能用。我靈機一動,從旁邊的柱子上抽出一根棍子,支在網的正中間,勉強又可以打了。
這樣對付總不是長久之計。這個球場是屬於一個朋友住的小區裏的。朋友向小區報告了,但修理的人好久以後才能來。看到我們這樣五花八門的對付方法,小區裏有一個球友終於忍不住了,打完球以後從家裏搬了全套工具在那裏修了一個多小時,終於修好了。雖然此斷網不是彼斷網,但球友焦急的心情和斷網的網友的心情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