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母愛到底出了什麽問題:媽媽愛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從孩子上幼兒園、上小學、上中學、上大學,到找工作、結婚、生孩子,媽媽無時無刻不在操心。別以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親,自己想怎麽溺愛就怎麽溺愛。你這樣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過度的溺愛和放養都不是合理的教育方法。
好的教育,隻有適合,沒有固定。一個家庭對孩子教育非常重要,不想孩子以後連累你們,必須重視孩子教育,不重視教育錢財再多也沒用,坐食山空例子很多。讓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後學業有成比什麽都重要,以後起碼不會申手向你要錢,還能成為社會有用的人。
不重視孩子教育會影響到他將來,沒有受到好的教育,孩子長大後還經常申手向你要錢,你給他還是不給他?兒女是你的雖然心裏不動快還是要給他,萬一家裏無錢又無力或父母不在了,叫他以後怎辦,我認為隻顧自己放手不管孩子的不是好父母,想孩子有出息必須由教育開始,教育能使他成才,引導他有自立能力。
對孩子不能讓他大自由,嬌生慣養隻有害死他,樣樣滿足他並非好事,有誰不愛自己的子女,重視孩子教育才是好父母,我不鼓勵隻想把財產留給兒女,為何不把這筆錢財用在教育方麵去,讓他們接受良好教育也是一種投資,成功與否不在於你給了他們了少財產,而是他們將來是否能成為有用的人。
我家老大最不聽話,頂撞時有發生,叫他好好讀書他總是有反駁理由,老是說很多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也是,專業沒選對的確很多找不到工作,(所以後來小孩讀大學我要同他們選專業),我也同他說過,如果不讀書就要好好工作,勤勤奮奮工作也能成功,也可以出人頭地,後來他老是拿這話來駁我,說是我說的不讀書也能發達。
在十六、七歲時,在又氣又怒之下被我趕出家門還脫離了父子關係(隻差上報紙了),在外麵租房住了幾個月,後在經親戚朋友勸說下我才接納他才重新回來,從此改變了很多但還是在外麵租房住隻回餐館工作。後來年齡大了也懂事了,現在房子也買了婚也結了兒子都有了(老婆是個上海姑娘)居住在倫敦附近,自食其力生活還不錯。
我雖然沒讀幾年書,但很留意英國那些大學和專業,所以我要幫小孩選校和選專業。我很重視孩子教育,希望將來孩子有出息,能夠自立,從小孩上學開始,我已有個夢想,妙想天開,希望將來家裏有個博士,我幾十年工作,全投資在小孩身上,讓小孩去上私學,四個孩子三個上私學,花了不少錢,老二沒讀私校,對不起老二,為了孩子,自從七五年到英國,居住英國幾十年,直到十六年後,九二年才第一次回香港,到現在2015年,除了幾次回香港和中國外,沒到過其他地方。
對待兒女各有各的做法,我就與眾不同,不能放任他們,特別是十六至廿五這段年齡,這段年齡思想不成熟,當然會有人不認同,因兩夫婦天天在外工作,小孩在家無人照顧,天天看電視,怎麽辦,肯定影響學習,想個法子,把電視機殼打開,在裏麵裝個時間控製器,調好時間,放學回來先做功課、做功課時間電視無電到,睡覺時間電視無電到,挺好用,小孩打不開電視機殼、無法開電,不能任由他們想看多久就看多久,我是用這個辦法控製他們。
選專業不能任由他們,想讀什麽就讀什麽,於免將來後悔無法補救,讀書多不等於見識廣,社會現實最重要,所以做父母要找理由,解釋給他們聽,說服他們。我對他們成績永不滿足,考到98分、97分,都開玩笑問那幾分那裏去,有時也開空頭支票,考到幾個(A)有獎,到時又不對現,他們也不要求,有就有,沒有就算,從不計較。
【家庭教育】“中國式母愛”到底出了什麽問題/
華人lee (2025-08-24 21:46:38) 評論 (1)中國式母愛到底出了什麽問題:媽媽愛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從孩子上幼兒園、上小學、上中學、上大學,到找工作、結婚、生孩子,媽媽無時無刻不在操心。別以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親,自己想怎麽溺愛就怎麽溺愛。你這樣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過度的溺愛和放養都不是合理的教育方法。
好的教育,隻有適合,沒有固定。一個家庭對孩子教育非常重要,不想孩子以後連累你們,必須重視孩子教育,不重視教育錢財再多也沒用,坐食山空例子很多。讓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後學業有成比什麽都重要,以後起碼不會申手向你要錢,還能成為社會有用的人。
不重視孩子教育會影響到他將來,沒有受到好的教育,孩子長大後還經常申手向你要錢,你給他還是不給他?兒女是你的雖然心裏不動快還是要給他,萬一家裏無錢又無力或父母不在了,叫他以後怎辦,我認為隻顧自己放手不管孩子的不是好父母,想孩子有出息必須由教育開始,教育能使他成才,引導他有自立能力。
對孩子不能讓他大自由,嬌生慣養隻有害死他,樣樣滿足他並非好事,有誰不愛自己的子女,重視孩子教育才是好父母,我不鼓勵隻想把財產留給兒女,為何不把這筆錢財用在教育方麵去,讓他們接受良好教育也是一種投資,成功與否不在於你給了他們了少財產,而是他們將來是否能成為有用的人。
我家老大最不聽話,頂撞時有發生,叫他好好讀書他總是有反駁理由,老是說很多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也是,專業沒選對的確很多找不到工作,(所以後來小孩讀大學我要同他們選專業),我也同他說過,如果不讀書就要好好工作,勤勤奮奮工作也能成功,也可以出人頭地,後來他老是拿這話來駁我,說是我說的不讀書也能發達。
在十六、七歲時,在又氣又怒之下被我趕出家門還脫離了父子關係(隻差上報紙了),在外麵租房住了幾個月,後在經親戚朋友勸說下我才接納他才重新回來,從此改變了很多但還是在外麵租房住隻回餐館工作。後來年齡大了也懂事了,現在房子也買了婚也結了兒子都有了(老婆是個上海姑娘)居住在倫敦附近,自食其力生活還不錯。
我雖然沒讀幾年書,但很留意英國那些大學和專業,所以我要幫小孩選校和選專業。我很重視孩子教育,希望將來孩子有出息,能夠自立,從小孩上學開始,我已有個夢想,妙想天開,希望將來家裏有個博士,我幾十年工作,全投資在小孩身上,讓小孩去上私學,四個孩子三個上私學,花了不少錢,老二沒讀私校,對不起老二,為了孩子,自從七五年到英國,居住英國幾十年,直到十六年後,九二年才第一次回香港,到現在2015年,除了幾次回香港和中國外,沒到過其他地方。
對待兒女各有各的做法,我就與眾不同,不能放任他們,特別是十六至廿五這段年齡,這段年齡思想不成熟,當然會有人不認同,因兩夫婦天天在外工作,小孩在家無人照顧,天天看電視,怎麽辦,肯定影響學習,想個法子,把電視機殼打開,在裏麵裝個時間控製器,調好時間,放學回來先做功課、做功課時間電視無電到,睡覺時間電視無電到,挺好用,小孩打不開電視機殼、無法開電,不能任由他們想看多久就看多久,我是用這個辦法控製他們。
選專業不能任由他們,想讀什麽就讀什麽,於免將來後悔無法補救,讀書多不等於見識廣,社會現實最重要,所以做父母要找理由,解釋給他們聽,說服他們。我對他們成績永不滿足,考到98分、97分,都開玩笑問那幾分那裏去,有時也開空頭支票,考到幾個(A)有獎,到時又不對現,他們也不要求,有就有,沒有就算,從不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