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二十三對奇跡
紅葉 作品
第二十章 擁抱陽光 (3)
他長得那麽神似劉曉龍,特別是眉宇間那種憂鬱的氣質。仔細看又不像,他棕發,
淡綠色眼眸。
漸漸地年輕人放鬆下來,訴說起他的經曆:
“ 我的親生父親是做股票經紀的,我母親是個畫家,在我兩三歲的時候,父母離婚
了。我母親帶著我又嫁了另外一個男人,繼父對我很不好,經常會無緣無故地打我。
十二歲那年有一天,我記得很清楚,那是一個夏日,天氣很炎熱。
我放學回到家時,發現母親跑了,她已經把家裏的錢全卷跑了,把家具全賣掉了,
連張床也沒給我留下, 更不管我那天晚上會睡在哪裏。。。
繼父把我趕了出來。
我從那天起就開始獨立生活了,輾轉在同學們的家裏借住,同學們的父母都對我很
好,讓我免費吃住。勉強熬到十四歲,到了法定能打工的年齡,我就出去打工了。
麥當勞, 咖啡店等等,隻要能掙錢的,我都做過。
後來我在一家建築公司打工, 開始時做一些簡單的工作,然後我給人修門窗, 修
屋頂,邊打工掙錢邊上學。
大學畢業後我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公司,收入也越來越高。工作之餘我一直堅持學習,
後來又取得了土木工程碩士學位和建築工程師的執照。”
劉凱璿想,一個優秀上進的年輕人,在困境中仍能自強不息,令人敬佩。
“ 去年我母親回來找我了,但是我恨她,不想搭理她。我可以恨她嗎?”
劉凱璿為他分析: “ 可以。母愛, 這是人類情感中最不應該被懷疑的一種愛。但
你不幸遇見了一個不稱職的母親。傷你最深的永遠是你最親近的人,外人隻能傷害
你的身體, 而親人卻能傷害你的心。你由此產生的怨恨情緒是可以理解的。但是,
怨恨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 我的問題是,如果我不幸成長在一個問題家庭,那麽我是否注定會成為一個有問
題的人呢?” 年輕人繼續問。
“ 不一定,家庭環境確實起重要作用, 但是個人努力也同樣重要。” 劉凱璿肯定
地回答。
“ 我的親生父親離婚後又結婚了,但是他的第二次婚姻也很不幸,後來他得了抑鬱
症,跳樓自殺了。據我所知,我的祖父也是因為抑鬱症而自殺的。我的問題是:抑
鬱症會遺傳嗎?我也會得抑鬱症嗎?”
家庭的悲劇是最殘酷的悲劇。家庭應該是給予孩子最初的愛和溫暖的港灣, 但不幸
的是,有些家庭給予孩子的卻是最初的冷酷和傷害。
天災人禍,這種事情古今中外, 曆朝曆代都會發生, 而人禍往往慘烈過天災。悲
劇既然已經發生了,無法更改, 重要的是如何吸取教訓,讓悲劇不再延續。
“ 不一定,即使是遺傳給下一代的基因,也有自我修複的能力, 何況是心理基因。
你不必重複他們的人生, 你是全新的個體,你完全有自我修複缺陷的能力。你要學
會如何自我修複,不要延續悲劇。” 劉凱璿說。
她心想,她這個曾經每天轉著自殺念頭的人二十多年都沒能死成,如今也痊愈了,
可見生命的力量何等頑強。
“ 我後來交了一個女朋友,她來自一個幸福的家庭,父母非常恩愛,姐妹和睦,家
中充滿著溫暖和愛。她是那麽的美麗單純,那麽的善良。我怕她知道我的過去,我
的家庭悲劇,一直沒有勇氣告訴她。”年輕人說。
在一個破碎家庭長大,有著那樣艱難的心路曆程和痛苦經曆,可想而知,他所背負
的心靈負擔有多麽沉重,他的心靈創傷有多麽嚴重。
但是,把傷口掩蓋起來, 假裝什麽都沒有發生,無濟於事。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那沒有痊愈的傷口隻會更加潰爛, 更加嚴重。把那舊的傷疤揭開了,雖然一開始很痛苦,血淋淋的,顯得很殘忍,但是必須這樣做。麵對現實,直麵那血淋淋的傷口,積極治療,讓它痊愈。
“ 無論你受過的心靈傷害有多麽嚴重, 總是可以開始新的生活。越早擺脫原生家
庭帶來的陰影,同自己所愛的人在一起,開始自己的新生活越好。”
劉凱璿希望能夠幫助他,從原生家庭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完成自我修複和成長。而
不是象有些人那樣被徹底摧毀掉,甚至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害的罪人。
“ 我母親後來又離了婚,無依無靠,想搬來和我一起生活,但我堅決不同意。
我女朋友覺得我很無情。我應該告訴她過去發生的事情嗎?”
我擔心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我母親對她繼任丈夫也做過同樣的事情,她還濫用他的信用卡欠下了十萬元的賬,
並在離開時把所有的東西都卷走了。我不想在我自己的家裏發生類似的事情。” 他
說。
“ 父母是不能改變的,可是人生道路是可以自己選擇的。過去的事情已經發生了,
無法改變,已經成為曆史。你現在最重要的是怎樣麵對將來,不要總想著過去,要
考慮將來,從曆史中吸取教訓。”
“ 這些道理我都懂, 但就是不知道如何能控製自己的情緒。
我發現自己很容易暴怒,又無法控製,是因為我成長在一個暴力的家庭環境中嗎?
我小時候繼父幾乎每天都會無緣無故地打我。
有時我會為了一件小事對我女朋友莫明其妙地發怒,過後又後悔得要死。
我覺得我女朋友對我越來越冷淡了。我很愛她,害怕她會離我而去,但我又不知如
何與她相處。”
一個人能夠在社會上偽裝自己,唯獨在家庭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朝夕相處,夫妻
晚上還要同床共枕,真實性情如何是絕對蒙騙不了對方的。
家庭的問題要比事業上、經濟上的挫折和困難更折磨人。
人最難戰勝的,往往是自己。
無論時代變遷,環境改變,人性是不會變的,愛恨情仇、真善美、假惡醜,永遠都
會存在。
相愛容易相處難,若非如此,也就不會有“人生若隻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的
歎息了。
“ 醫生,象我這種情況,是最糟糕的吧。” 年輕人自嘲地問。
“ 不是。” 劉凱璿笑了笑,肯定地回答。
也許每個人,都會覺得他的故事最哀怨動人,他的一生最曲折離奇,事實上在旁人
眼中不過如此這般而已。
“ 首先, 要做到經濟獨立。你已經做得很好。 其次, 要做到心理獨立。首先學
會好好地愛自己,在這個基礎上,才能逐漸學習如何愛別人。這是一個不斷學習的
過程。”
“ 我最近常常害怕,我很愛我的女朋友,我害怕會失去她,害怕自己會失控。我應
該怎樣做呢?”
“ 先做一個深呼吸, 放鬆。” 劉凱璿笑道。
“ 很好。” 他說。
深呼吸,放鬆,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劉凱璿看著他。一個俊秀聰明的青年, 和當年風華正茂的劉曉龍很相像。
在這一刻,劉凱璿忽然問:“ 你有姐姐嗎?”
年輕人愣了一下, 回答:“ 有,我有一個姐姐,同母異父,我母親同我父親結婚
之前還另外有過一次婚姻。”
但他臉上的表情分明是:你問這個幹什麽?這和我的心理疾病有關係嗎?
劉凱璿微微笑了一下,她始終覺得遺憾的是她能夠幫助別人,卻沒能夠幫助到自己
的弟弟解決心理問題。
不過想到她幫助的這個人也是別人的弟弟,或許他也有個很想幫助他卻無能為力的
姐姐,那麽她的工作還是很有意義的。
“ 我羨慕我的女朋友生長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但我必須麵對我沒有這個幸運的現實。
像我這樣出生成長在問題家庭裏的人如何自救呢?”
“ 這個。” 劉凱璿微笑:“ 這就得看你的主觀感覺如何了。讓我們從那年夏天講
起,你獨立生活的第一天,我為你慢慢分析, 看看如何解決問題。”
“ 對,那年我十二歲。” 他說。
他們繼續談話。
人生的故事是永遠不會完的。父母的故事完結,兒女的故事登場。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連綿不絕,二十三對染色體所構成的奇跡,一代又一代
地傳下去。
--全文完--
紅葉
3/30/2013初稿
8/19/2013定稿
搜狐原創小說首發連載2013年3月
上一篇: 二十三對奇跡 (83)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3269/202508/16921.html
長篇小說:二十三對奇跡 (84) 擁抱陽光 (3)
紅葉RedLeaf (2025-08-21 19:31:53) 評論 (0)
長篇小說:二十三對奇跡
紅葉 作品
第二十章 擁抱陽光 (3)
他長得那麽神似劉曉龍,特別是眉宇間那種憂鬱的氣質。仔細看又不像,他棕發,
淡綠色眼眸。
漸漸地年輕人放鬆下來,訴說起他的經曆:
“ 我的親生父親是做股票經紀的,我母親是個畫家,在我兩三歲的時候,父母離婚
了。我母親帶著我又嫁了另外一個男人,繼父對我很不好,經常會無緣無故地打我。
十二歲那年有一天,我記得很清楚,那是一個夏日,天氣很炎熱。
我放學回到家時,發現母親跑了,她已經把家裏的錢全卷跑了,把家具全賣掉了,
連張床也沒給我留下, 更不管我那天晚上會睡在哪裏。。。
繼父把我趕了出來。
我從那天起就開始獨立生活了,輾轉在同學們的家裏借住,同學們的父母都對我很
好,讓我免費吃住。勉強熬到十四歲,到了法定能打工的年齡,我就出去打工了。
麥當勞, 咖啡店等等,隻要能掙錢的,我都做過。
後來我在一家建築公司打工, 開始時做一些簡單的工作,然後我給人修門窗, 修
屋頂,邊打工掙錢邊上學。
大學畢業後我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公司,收入也越來越高。工作之餘我一直堅持學習,
後來又取得了土木工程碩士學位和建築工程師的執照。”
劉凱璿想,一個優秀上進的年輕人,在困境中仍能自強不息,令人敬佩。
“ 去年我母親回來找我了,但是我恨她,不想搭理她。我可以恨她嗎?”
劉凱璿為他分析: “ 可以。母愛, 這是人類情感中最不應該被懷疑的一種愛。但
你不幸遇見了一個不稱職的母親。傷你最深的永遠是你最親近的人,外人隻能傷害
你的身體, 而親人卻能傷害你的心。你由此產生的怨恨情緒是可以理解的。但是,
怨恨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 我的問題是,如果我不幸成長在一個問題家庭,那麽我是否注定會成為一個有問
題的人呢?” 年輕人繼續問。
“ 不一定,家庭環境確實起重要作用, 但是個人努力也同樣重要。” 劉凱璿肯定
地回答。
“ 我的親生父親離婚後又結婚了,但是他的第二次婚姻也很不幸,後來他得了抑鬱
症,跳樓自殺了。據我所知,我的祖父也是因為抑鬱症而自殺的。我的問題是:抑
鬱症會遺傳嗎?我也會得抑鬱症嗎?”
家庭的悲劇是最殘酷的悲劇。家庭應該是給予孩子最初的愛和溫暖的港灣, 但不幸
的是,有些家庭給予孩子的卻是最初的冷酷和傷害。
天災人禍,這種事情古今中外, 曆朝曆代都會發生, 而人禍往往慘烈過天災。悲
劇既然已經發生了,無法更改, 重要的是如何吸取教訓,讓悲劇不再延續。
“ 不一定,即使是遺傳給下一代的基因,也有自我修複的能力, 何況是心理基因。
你不必重複他們的人生, 你是全新的個體,你完全有自我修複缺陷的能力。你要學
會如何自我修複,不要延續悲劇。” 劉凱璿說。
她心想,她這個曾經每天轉著自殺念頭的人二十多年都沒能死成,如今也痊愈了,
可見生命的力量何等頑強。
“ 我後來交了一個女朋友,她來自一個幸福的家庭,父母非常恩愛,姐妹和睦,家
中充滿著溫暖和愛。她是那麽的美麗單純,那麽的善良。我怕她知道我的過去,我
的家庭悲劇,一直沒有勇氣告訴她。”年輕人說。
在一個破碎家庭長大,有著那樣艱難的心路曆程和痛苦經曆,可想而知,他所背負
的心靈負擔有多麽沉重,他的心靈創傷有多麽嚴重。
但是,把傷口掩蓋起來, 假裝什麽都沒有發生,無濟於事。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那沒有痊愈的傷口隻會更加潰爛, 更加嚴重。把那舊的傷疤揭開了,雖然一開始很痛苦,血淋淋的,顯得很殘忍,但是必須這樣做。麵對現實,直麵那血淋淋的傷口,積極治療,讓它痊愈。
“ 無論你受過的心靈傷害有多麽嚴重, 總是可以開始新的生活。越早擺脫原生家
庭帶來的陰影,同自己所愛的人在一起,開始自己的新生活越好。”
劉凱璿希望能夠幫助他,從原生家庭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完成自我修複和成長。而
不是象有些人那樣被徹底摧毀掉,甚至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害的罪人。
“ 我母親後來又離了婚,無依無靠,想搬來和我一起生活,但我堅決不同意。
我女朋友覺得我很無情。我應該告訴她過去發生的事情嗎?”
我擔心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我母親對她繼任丈夫也做過同樣的事情,她還濫用他的信用卡欠下了十萬元的賬,
並在離開時把所有的東西都卷走了。我不想在我自己的家裏發生類似的事情。” 他
說。
“ 父母是不能改變的,可是人生道路是可以自己選擇的。過去的事情已經發生了,
無法改變,已經成為曆史。你現在最重要的是怎樣麵對將來,不要總想著過去,要
考慮將來,從曆史中吸取教訓。”
“ 這些道理我都懂, 但就是不知道如何能控製自己的情緒。
我發現自己很容易暴怒,又無法控製,是因為我成長在一個暴力的家庭環境中嗎?
我小時候繼父幾乎每天都會無緣無故地打我。
有時我會為了一件小事對我女朋友莫明其妙地發怒,過後又後悔得要死。
我覺得我女朋友對我越來越冷淡了。我很愛她,害怕她會離我而去,但我又不知如
何與她相處。”
一個人能夠在社會上偽裝自己,唯獨在家庭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朝夕相處,夫妻
晚上還要同床共枕,真實性情如何是絕對蒙騙不了對方的。
家庭的問題要比事業上、經濟上的挫折和困難更折磨人。
人最難戰勝的,往往是自己。
無論時代變遷,環境改變,人性是不會變的,愛恨情仇、真善美、假惡醜,永遠都
會存在。
相愛容易相處難,若非如此,也就不會有“人生若隻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的
歎息了。
“ 醫生,象我這種情況,是最糟糕的吧。” 年輕人自嘲地問。
“ 不是。” 劉凱璿笑了笑,肯定地回答。
也許每個人,都會覺得他的故事最哀怨動人,他的一生最曲折離奇,事實上在旁人
眼中不過如此這般而已。
“ 首先, 要做到經濟獨立。你已經做得很好。 其次, 要做到心理獨立。首先學
會好好地愛自己,在這個基礎上,才能逐漸學習如何愛別人。這是一個不斷學習的
過程。”
“ 我最近常常害怕,我很愛我的女朋友,我害怕會失去她,害怕自己會失控。我應
該怎樣做呢?”
“ 先做一個深呼吸, 放鬆。” 劉凱璿笑道。
“ 很好。” 他說。
深呼吸,放鬆,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劉凱璿看著他。一個俊秀聰明的青年, 和當年風華正茂的劉曉龍很相像。
在這一刻,劉凱璿忽然問:“ 你有姐姐嗎?”
年輕人愣了一下, 回答:“ 有,我有一個姐姐,同母異父,我母親同我父親結婚
之前還另外有過一次婚姻。”
但他臉上的表情分明是:你問這個幹什麽?這和我的心理疾病有關係嗎?
劉凱璿微微笑了一下,她始終覺得遺憾的是她能夠幫助別人,卻沒能夠幫助到自己
的弟弟解決心理問題。
不過想到她幫助的這個人也是別人的弟弟,或許他也有個很想幫助他卻無能為力的
姐姐,那麽她的工作還是很有意義的。
“ 我羨慕我的女朋友生長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但我必須麵對我沒有這個幸運的現實。
像我這樣出生成長在問題家庭裏的人如何自救呢?”
“ 這個。” 劉凱璿微笑:“ 這就得看你的主觀感覺如何了。讓我們從那年夏天講
起,你獨立生活的第一天,我為你慢慢分析, 看看如何解決問題。”
“ 對,那年我十二歲。” 他說。
他們繼續談話。
人生的故事是永遠不會完的。父母的故事完結,兒女的故事登場。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連綿不絕,二十三對染色體所構成的奇跡,一代又一代
地傳下去。
--全文完--
紅葉
3/30/2013初稿
8/19/2013定稿
搜狐原創小說首發連載2013年3月
上一篇: 二十三對奇跡 (83)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3269/202508/16921.html
紅葉 作品
第二十章 擁抱陽光 (3)
他長得那麽神似劉曉龍,特別是眉宇間那種憂鬱的氣質。仔細看又不像,他棕發,
淡綠色眼眸。
漸漸地年輕人放鬆下來,訴說起他的經曆:
“ 我的親生父親是做股票經紀的,我母親是個畫家,在我兩三歲的時候,父母離婚
了。我母親帶著我又嫁了另外一個男人,繼父對我很不好,經常會無緣無故地打我。
十二歲那年有一天,我記得很清楚,那是一個夏日,天氣很炎熱。
我放學回到家時,發現母親跑了,她已經把家裏的錢全卷跑了,把家具全賣掉了,
連張床也沒給我留下, 更不管我那天晚上會睡在哪裏。。。
繼父把我趕了出來。
我從那天起就開始獨立生活了,輾轉在同學們的家裏借住,同學們的父母都對我很
好,讓我免費吃住。勉強熬到十四歲,到了法定能打工的年齡,我就出去打工了。
麥當勞, 咖啡店等等,隻要能掙錢的,我都做過。
後來我在一家建築公司打工, 開始時做一些簡單的工作,然後我給人修門窗, 修
屋頂,邊打工掙錢邊上學。
大學畢業後我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公司,收入也越來越高。工作之餘我一直堅持學習,
後來又取得了土木工程碩士學位和建築工程師的執照。”
劉凱璿想,一個優秀上進的年輕人,在困境中仍能自強不息,令人敬佩。
“ 去年我母親回來找我了,但是我恨她,不想搭理她。我可以恨她嗎?”
劉凱璿為他分析: “ 可以。母愛, 這是人類情感中最不應該被懷疑的一種愛。但
你不幸遇見了一個不稱職的母親。傷你最深的永遠是你最親近的人,外人隻能傷害
你的身體, 而親人卻能傷害你的心。你由此產生的怨恨情緒是可以理解的。但是,
怨恨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 我的問題是,如果我不幸成長在一個問題家庭,那麽我是否注定會成為一個有問
題的人呢?” 年輕人繼續問。
“ 不一定,家庭環境確實起重要作用, 但是個人努力也同樣重要。” 劉凱璿肯定
地回答。
“ 我的親生父親離婚後又結婚了,但是他的第二次婚姻也很不幸,後來他得了抑鬱
症,跳樓自殺了。據我所知,我的祖父也是因為抑鬱症而自殺的。我的問題是:抑
鬱症會遺傳嗎?我也會得抑鬱症嗎?”
家庭的悲劇是最殘酷的悲劇。家庭應該是給予孩子最初的愛和溫暖的港灣, 但不幸
的是,有些家庭給予孩子的卻是最初的冷酷和傷害。
天災人禍,這種事情古今中外, 曆朝曆代都會發生, 而人禍往往慘烈過天災。悲
劇既然已經發生了,無法更改, 重要的是如何吸取教訓,讓悲劇不再延續。
“ 不一定,即使是遺傳給下一代的基因,也有自我修複的能力, 何況是心理基因。
你不必重複他們的人生, 你是全新的個體,你完全有自我修複缺陷的能力。你要學
會如何自我修複,不要延續悲劇。” 劉凱璿說。
她心想,她這個曾經每天轉著自殺念頭的人二十多年都沒能死成,如今也痊愈了,
可見生命的力量何等頑強。
“ 我後來交了一個女朋友,她來自一個幸福的家庭,父母非常恩愛,姐妹和睦,家
中充滿著溫暖和愛。她是那麽的美麗單純,那麽的善良。我怕她知道我的過去,我
的家庭悲劇,一直沒有勇氣告訴她。”年輕人說。
在一個破碎家庭長大,有著那樣艱難的心路曆程和痛苦經曆,可想而知,他所背負
的心靈負擔有多麽沉重,他的心靈創傷有多麽嚴重。
但是,把傷口掩蓋起來, 假裝什麽都沒有發生,無濟於事。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那沒有痊愈的傷口隻會更加潰爛, 更加嚴重。把那舊的傷疤揭開了,雖然一開始很痛苦,血淋淋的,顯得很殘忍,但是必須這樣做。麵對現實,直麵那血淋淋的傷口,積極治療,讓它痊愈。
“ 無論你受過的心靈傷害有多麽嚴重, 總是可以開始新的生活。越早擺脫原生家
庭帶來的陰影,同自己所愛的人在一起,開始自己的新生活越好。”
劉凱璿希望能夠幫助他,從原生家庭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完成自我修複和成長。而
不是象有些人那樣被徹底摧毀掉,甚至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害的罪人。
“ 我母親後來又離了婚,無依無靠,想搬來和我一起生活,但我堅決不同意。
我女朋友覺得我很無情。我應該告訴她過去發生的事情嗎?”
我擔心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我母親對她繼任丈夫也做過同樣的事情,她還濫用他的信用卡欠下了十萬元的賬,
並在離開時把所有的東西都卷走了。我不想在我自己的家裏發生類似的事情。” 他
說。
“ 父母是不能改變的,可是人生道路是可以自己選擇的。過去的事情已經發生了,
無法改變,已經成為曆史。你現在最重要的是怎樣麵對將來,不要總想著過去,要
考慮將來,從曆史中吸取教訓。”
“ 這些道理我都懂, 但就是不知道如何能控製自己的情緒。
我發現自己很容易暴怒,又無法控製,是因為我成長在一個暴力的家庭環境中嗎?
我小時候繼父幾乎每天都會無緣無故地打我。
有時我會為了一件小事對我女朋友莫明其妙地發怒,過後又後悔得要死。
我覺得我女朋友對我越來越冷淡了。我很愛她,害怕她會離我而去,但我又不知如
何與她相處。”
一個人能夠在社會上偽裝自己,唯獨在家庭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朝夕相處,夫妻
晚上還要同床共枕,真實性情如何是絕對蒙騙不了對方的。
家庭的問題要比事業上、經濟上的挫折和困難更折磨人。
人最難戰勝的,往往是自己。
無論時代變遷,環境改變,人性是不會變的,愛恨情仇、真善美、假惡醜,永遠都
會存在。
相愛容易相處難,若非如此,也就不會有“人生若隻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的
歎息了。
“ 醫生,象我這種情況,是最糟糕的吧。” 年輕人自嘲地問。
“ 不是。” 劉凱璿笑了笑,肯定地回答。
也許每個人,都會覺得他的故事最哀怨動人,他的一生最曲折離奇,事實上在旁人
眼中不過如此這般而已。
“ 首先, 要做到經濟獨立。你已經做得很好。 其次, 要做到心理獨立。首先學
會好好地愛自己,在這個基礎上,才能逐漸學習如何愛別人。這是一個不斷學習的
過程。”
“ 我最近常常害怕,我很愛我的女朋友,我害怕會失去她,害怕自己會失控。我應
該怎樣做呢?”
“ 先做一個深呼吸, 放鬆。” 劉凱璿笑道。
“ 很好。” 他說。
深呼吸,放鬆,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劉凱璿看著他。一個俊秀聰明的青年, 和當年風華正茂的劉曉龍很相像。
在這一刻,劉凱璿忽然問:“ 你有姐姐嗎?”
年輕人愣了一下, 回答:“ 有,我有一個姐姐,同母異父,我母親同我父親結婚
之前還另外有過一次婚姻。”
但他臉上的表情分明是:你問這個幹什麽?這和我的心理疾病有關係嗎?
劉凱璿微微笑了一下,她始終覺得遺憾的是她能夠幫助別人,卻沒能夠幫助到自己
的弟弟解決心理問題。
不過想到她幫助的這個人也是別人的弟弟,或許他也有個很想幫助他卻無能為力的
姐姐,那麽她的工作還是很有意義的。
“ 我羨慕我的女朋友生長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但我必須麵對我沒有這個幸運的現實。
像我這樣出生成長在問題家庭裏的人如何自救呢?”
“ 這個。” 劉凱璿微笑:“ 這就得看你的主觀感覺如何了。讓我們從那年夏天講
起,你獨立生活的第一天,我為你慢慢分析, 看看如何解決問題。”
“ 對,那年我十二歲。” 他說。
他們繼續談話。
人生的故事是永遠不會完的。父母的故事完結,兒女的故事登場。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連綿不絕,二十三對染色體所構成的奇跡,一代又一代
地傳下去。
--全文完--
紅葉
3/30/2013初稿
8/19/2013定稿
搜狐原創小說首發連載2013年3月
上一篇: 二十三對奇跡 (83)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3269/202508/16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