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城夏日私房菜

若敏 (2025-08-15 06:06:32) 評論 (4)

《一席夏味》

文 / 若敏

8月1日,蟬聲漸稠的黃昏,我們踩著夕陽餘暉走進李家。廚房裏,羅總正係著圍裙翻炒,鍋鏟與鐵鍋的碰撞聲,仿佛為這個夏夜奏響了前奏。九人圍坐一桌,期待著這場盛夏私宴的精彩上演。來自加州的羅總親自掌勺,為我們奉上一桌地道的淮揚菜,美味與回憶交織,令人回味無窮。



宴席從四道冷盤啟幕,色香先行,味覺緊隨:



糖醋排骨琥珀透亮,一口咬下,酸甜交融、骨香四溢;腐竹芹菜清爽脆嫩,青白相間,如夏日午後的涼風拂麵;皮蛋豆腐凝脂點墨,黑白交織,溫潤細膩;椒麻白菜玉片堆雪,麻香在舌尖跳躍,喚醒了夏日慵懶的味蕾。未動箸,眼先醉;涼菜一出,滿堂彩。

熱菜的節奏舒緩而講究,仿佛一場分章奏鳴的交響曲。



最令人驚喜的,是那道家傳“私房茄子”。出自David家族的傳統做法,茄子軟糯香濃,竟帶出幾分肉香的錯覺。素菜吃出肉味,是廚藝的奇技,也是味覺的奇觀。



(網上照片)

接下來是龍井蝦仁。雖以海蝦代替河蝦,卻毫不遜色。羅總的細致,加上李大哥的“百次摔打”,使蝦仁鮮嫩彈牙,真正用上了龍井茶葉,茶香與蝦鮮交融,清香回甘。那一口,讓我穿越回1975年夏天,隨父親在上海度假,國際飯店裏第一次吃到的龍井蝦仁,正是這熟悉的味道。五十年過去,味道猶在,記憶如新。



隨後是經典的清湯獅子頭。潔白如玉,沉浮湯盅之間,入口即化,湯清味醇,是鍾情中餐者心頭的柔軟之處。一勺下肚,整顆心也安靜下來。



東坡肉端上桌時,色澤紅亮油潤,外酥裏糯,肥而不膩。David家的秘製做法,融入紅棗清香,使得濃烈中帶一抹甜意,層次分明,回味雋永。

清炒芥蘭清脆爽口,點綴幹辣椒,平添一抹跳脫辣意,素雅中藏鋒芒。



壓軸的是辣子雞丁。川、鄂、湘三省的食客相視而笑,辣味不虛,火候精準。紅椒堆裏“尋寶”的樂趣,如元人所言:“火迫酂侯方快意”,吃的是辣,更是酣暢淋漓的快意人生。



甜品是我帶來的:芋泥青花瓷冰皮月餅、兔子奶凍、玫瑰花奶凍,清甜不膩,餘韻悠長。吳紅端來的四川水果冰粉清涼解暑,李大哥還貼心準備了五仁月餅,為夏夜添上一份濃濃傳統。



席間,羅太執杯倚立,Napa穀的紅酒在高腳杯中蕩漾著霞光。廚神眷侶,一人在灶前揮鏟生風,一人在席間品評入味,倒應了袁枚《隨園食單》所言:“知己難,知味尤難。”



餐桌上,瀟湘遊子帶來的日本清酒清冽入喉,如微風吹過心湖,涼意沁人。

當味蕾的旅程告一段落,飯後的卡拉OK將夜晚推向新的高潮。一曲《再回首》,喚起往昔溫柔;一首《難忘今宵》笑聲與掌聲交織。歌聲穿越廚房與客廳,在歡笑中回響不絕。平日裏沉穩的朋友,也在麥克風前放聲高歌,盡顯另一麵風采。熱菜未盡,餘音未散,這場夏夜的聚會,在歌聲中熠熠生輝。

這一頓飯,是一場味覺與情感的盛宴。在笑語中回味,在熱氣中感恩。

衷心感謝羅總大展廚藝,為我們奉上一場地道淮揚盛宴。獅子頭醇厚入味,東坡肉軟糯香濃,龍井蝦仁清香鮮嫩,排骨酥爛可口,堪稱人間至味。點讚羅總,實至名歸!



夜深了,飯局散去,我們依依惜別。走在回家的路上,抬頭望見滿天星鬥,風微涼,心卻溫熱。這個夏夜,因為有了美食與老友,變得格外珍貴。



我想,所謂幸福,大概就是這樣的時刻:幾道用心烹製的菜肴,一群可以敞懷暢談的朋友,還有那份無需言說的默契與共鳴。歌聲在耳,餘香繞舌,情意滿懷。

(完稿於2025年8月14日,美國亞特蘭大)
(感謝羅總提供資料和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