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講我們在西班牙塞維利亞的旅遊經曆,從本篇開始,講我們在西班牙馬德裏和托萊多的旅遊行程。2025年5月12日,我們從塞維利亞聖胡斯塔火車站,乘坐高鐵去馬德裏,高鐵票價每人65歐元。下圖是塞維利亞聖胡斯塔火車站的正麵。
下午1點半,我們乘坐的2137號列車,從聖胡斯塔車站開出。為防止肚子鬧騰,我找到了衛生間。但看到一個人在門口打手機,我心想:“快滾吧,用你監視”? 但他沒有“滾”的意思,一直在打手機,是我“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不管他“滾不滾”,我用了衛生間。
下午4點半,火車到達馬德裏阿托查火車站。下車後,我們在火車站買了市區的交通票。今天在馬德裏,我們每人買了兩天的地鐵票(每人5.50歐元),為了5月14-15日兩天,在馬德裏遊覽,我們又買了每人兩天的通用交通聯票(每人17歐元)。
我們計劃5月13日去托萊多遊覽一天,車票另買。這是根據我們在葡萄牙裏斯本的經驗。然而這是一個這錯誤的經驗,是“刻舟求劍”。寶劍在裏斯本落水,在船上落水的位置刻印,等船到了馬德裏,在刻印的位置跳下去找劍,怎能找得到?
裏斯本的每人兩天交通聯票(14.50歐元),比馬德裏的兩天交通聯票便宜(差2.50歐元)。這還不說,後來證明,馬德裏的通用交通票,幾天來基本上沒怎麽用,最後還是想用卻不能用,完全徹底是個浪費,這些事後麵再說。
我們從阿托查火車站出來後,坐車去找住宿的客棧。客棧名字很硬氣,“馬德裏市中心房間”(Centre Madrid Habitacions)。地址也很明確,“聖巴勃羅低嶺街2號”(2 Coredera Baja de San Bablo)。位置是在鬧市區,“格蘭比亞大街”(Gran Via Avandias)。
“格蘭比亞大街”,是馬德裏最繁華的市區,道路兩旁銀行,酒店,商店,飯店,咖啡廳,夜總會等華麗建築物林立。格蘭比亞大街的西端,是著名的西班牙廣場。下麵兩圖是我們在“格蘭比亞大街”路過的商業大樓。
但是如何到達住宿的客棧,我們卻遇到了困難。我們拿著紙條到處找,就是找不到。正巧遇到一個中餐館“徐家麵館”,走累了進去吃晚飯,順便打聽一下客棧的位置。小姑娘見到我們有困難,毫不猶豫拿地起手機幫忙聯係,最後終於找到了。
原來我們的客棧不是2號(2號是個健身房)。我們的客棧是5號,在同一條街的另一頭,根本是客棧經理寫錯了。我們感謝小姑娘的幫助,飯後給她5歐元小費。下圖(右)是“徐家麵館”的招牌,下圖(左)是“格蘭比亞大街”上的另一個商業大樓。
下圖是我們在馬德裏住宿的客棧,(左)圖是“大鐵門”,(右)圖是“小房間”。
看著客棧的“大鐵門”就知道,此地“治安不好”。看著“小房間”就知道,“房間太小”。房間裏沒有桌子,隻有一個小三腳凳。由於房間麵積太小,即使有桌子也放不下。房間裏有個上下床,與塞維利亞大學生宿舍的雙人床完全一樣,可能是同一個公司設計製造的。
房間裏隻有一個電源插口,我兒在上床“躺著”看手機。我在下床“低頭”查電腦。不能“抬頭”,一抬撞頭。
衣櫃還好,但是想去拿書包,必須低頭抬電線。這樣房間住四天,你說應該怎麽辦?隻能吐槽:“客棧糟糕,房間太小”。預訂時我們怎麽知道,好了不說了。
2025年5月13日,早晨7點,我們從客棧出發去地鐵站,還要吐槽!昨天買的兩天地鐵票,今天就過期了,還得補交1.50歐元。沒辦法趕快掏錢吧。7點40分,來到阿托查火車站。我們買好兩人當天的往返火車票,每人70歐元。
8點15分,我們乘坐的8082次列車,從馬德裏阿托查火車站出發。行車45分鍾,9點整,到達托萊多火車站。下麵兩圖是馬德裏阿托查火車站,第三圖是我們乘坐的火車,第四圖是托萊多火車站。
托萊多(Toledo),是西班牙中部的一個自治市,位於馬德裏西南約70公裏。它是托萊多省的首府,也是其所在的卡斯蒂利亞-拉曼恰自治區的首府。該市人口83,000。其經緯度是:39°51’N,4°28’W。
托萊多始於羅馬時期,以前是卡斯蒂利亞王國(後西班牙王國)的首都。1986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有哥特式,摩爾式,巴洛克式和新古典式各類教堂,寺院,修道院,王宮,城牆,博物館等古建築70多處。
美國俄亥俄州,伊利諾伊州,俄勒岡州,愛荷華州和華盛頓州等五個州,都有以托萊多為名的城市。還有七個來自加拿大,伯利茲,巴西,葡萄牙,哥倫比亞,菲律賓和烏拉圭。另外還有四個位於西班牙的韋斯卡,奧倫塞,阿斯圖裏亞斯和特內裏費省。
下圖是托萊多在西班牙的相對位置。
下圖是托萊多古城區的地圖,包括各主要景點的位置。

圖11. 托萊多古城區地圖
托萊多古城區地圖:1.城堡,2.火車站,3.觀望點,4.醫院,5.比薩格拉門,6.主座教堂。下圖是古西班牙地圖,其中有各個古代小王國,包括以托萊多(Toledo)為首府的卡斯蒂利亞(Castille)。
談到卡斯蒂利亞王國,不能不談伊莎貝拉一世。伊莎貝拉一世(Isabel I,1451-1504),卡斯蒂利亞王國女王。她與丈夫兼堂弟,阿拉貢國王費爾南多二世,完成收複失地運動。為日後他們的外孫查理五世,統一西班牙帝國奠定了基礎。下圖是伊莎貝拉一世。

圖13. 伊莎貝拉一世
1454年,伊莎貝拉一世的父親,卡斯蒂利亞王國國王胡安二世過世後,她的同父異母兄長恩裏克四世繼承王位。1469年10月19日,為了爭奪王位,她私自與堂弟阿拉貢王國王儲,斐迪南二世聯姻。
1474年,恩裏克四世過世,隻有一個女兒胡安娜。恩裏克四世被權貴們指稱,胡安娜是他的親信與王後的私生子。此時,伊莎貝拉一世迅速地繼承了王位。1479年,斐迪南二世的父王也過世,他們夫妻成了阿拉貢和卡斯蒂利亞聯合王國的國王和女王。
1492年1月2日,伊莎貝拉一世和斐迪南二世,率領軍隊一舉攻下統治伊比利亞半島南部七個世紀的摩爾人的最後一個重鎮格拉納達,完成了伊比利亞半島基督教勢力對伊斯蘭教勢力數個世紀的征戰,即收複失地運動(Re-Conquest)。
同年,在對克裏斯托弗-哥倫布向西航海去印度的計劃三次拒絕之後,伊莎貝拉一世終於同意資助哥倫布的探險。由於財政吃緊,伊莎貝拉一世拿出了一個自己裝滿首飾的首飾盒,給哥倫布作為資助,同時答應哥倫布的條件:
他和他的後代作為西班牙開拓的殖民地總督,並獲得一成的利潤。1492年8月2日,克裏斯托弗-哥倫布啟航。次年攜帶著一些美洲原住民和黃金凱旋,西班牙從此進入海外冒險和殖民的地理大發現。
伊莎貝拉一世死後,把所有稱號給女兒胡安娜繼承。胡安娜的丈夫是哈布斯堡王朝美男子菲利普一世。菲利普一世的兒子(即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成為西班牙王位的繼承人。其治下的西班牙帝國達到空前強大。伊莎貝拉一世死後安葬在格拉納達的皇家禮拜堂。
伊莎貝拉一世和斐迪南二世育有五個子女:1.伊莎貝拉(1470-1498),嫁給葡萄牙王儲阿方索,丈夫過世後嫁給其叔父,即國王曼努埃爾一世。2.胡安(1478-1497),英年早逝。3.胡安娜(1479-1555),嫁給神聖羅馬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之子美男子菲利普。
4.阿拉貢的瑪麗亞(1482-1517),在姐伊莎貝拉過世後,嫁給姐夫曼努埃爾一世(葡萄牙)。5.凱瑟琳(1485-1536),先是嫁給威爾士親王亞瑟-都鐸,後者過世後嫁其弟,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一個英國曆史上很有名的國王。
伊莎貝拉一世女王的一生,應該說是很一個很大的“成功”。但是,她的女兒胡安娜,同為女王,不僅談不上“成功”,連普通的“平凡”,都談不上,完全是個“悲劇”。1479年11月6日,胡安娜生於托萊多,是父母的第三個孩子,是成活的第四個孩子和次女。
1496年,16歲的胡安娜與18歲的菲利普訂婚。菲利普的父親是奧地利大公馬克西米利安一世。1496年8月,胡安娜從比斯開灣的拉雷多港出發去完婚。1496年10月20日,在今布魯塞爾以北的利爾舉行了婚禮。
1498-1507年間,她生了六個孩子(兩男四女),後來都成長為皇帝或王後。這時的胡安娜,是父母膝下的“小公主”,丈夫懷裏的“小嬌妻”,孩子們的“年輕媽媽”,一時間成為天下最幸福的“天之驕女”。下圖是結婚前後的胡安娜。

圖14. 卡斯蒂利亞的胡安娜
但是後來的生活完全是一個“悲劇人生”。造成悲劇的原因,除了自己的精神病因素外,三個最親的至親(父親斐迪南,丈夫菲利普,兒子查理),應該承擔不可推退卻的責任。
首先是父親斐迪南,斐迪南在其妻兼堂姐活著的時候,馴服的像一隻“小綿羊”,任其主導一切,在“收複失地運動”中,一同獲得了好名聲。但在其妻去世後,完全是另一副嘴臉,露出他的真麵目。以精神病為由把女兒關進修道院,名為“共治”,實則把持大權。
其次是丈夫菲利普,“美男子菲利普”把胡安娜迷成了“戀愛腦”(連生六個孩子)。但是在聽說胡安娜有精神病,不僅不想辦法醫治,反而“移情別戀”,致使她病情加重。在與嶽父鬧翻之後,竟要求與妻子“共治”,實則想獨吞卡斯蒂利亞。
最後是兒子查理,兒時不諳世事,長大後要求與母親“共治”,實則要實踐自己的“遠大理想”(建立龐大的西班牙殖民帝國)。自己成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查理五世”,卻仍舊把母親關在修道院裏。更有甚者,怕她與外界聯係,把她關在沒有窗戶的房間裏。
胡安娜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暗無天日的修道院裏度過,最後的幾年,身體狀況惡化,行動困難下身癱瘓,無法行走腳上潰瘍。1555年複活節前夕,逝世於修道院,終年76歲。她的一生都是卡斯蒂利亞女王,卻一天都沒有執政,隻留下名字“瘋女胡安娜”。
現在回過頭來繼續講托萊多一日遊。
該城最著名的景點是“托萊多城堡”(Alcázar de Toledo)。托萊多城堡是一座石砌城堡,位於托萊多老城的最高處。公元3世紀曾為羅馬宮殿,查理五世和費利佩二世在1540年將其恢複。托萊多城堡的位置,見前麵托萊多古城區地圖中的第1點。
下圖是托萊多城堡的全景圖。

圖15. “托萊多城堡”的全景圖
我們在托萊多火車站下車後,乘坐62路公共汽車去參觀托萊多古城區。下車後我們向山上走去。走不多遠見到一個城門,城門後麵有兩個尖塔。不過城門不在主道上,是景點“比薩格拉門”(Puerta del Bisagra)。因上午是逆光,故畫麵比較暗。
下圖是比薩格拉門。
走過比薩格拉門之後,我看到一個四方形的建築物,估計是一座哨塔。下圖(左)是進山時拍攝的哨塔,下圖(右)是回來時拍攝的哨塔。
然後,我們在托萊多古城區裏繼續“走”,道路越來越陡峭,行走越來越吃力,實際上是繼續“爬”。不久又遇到一個城門,是“太陽門”(Puerta de Sol)。太陽門是托萊多古城區的一個主要城門,行人必須穿門而過,隻有車輛才能使用城門旁邊的公路。
下圖是我兒在太陽門前的台階上坐著等我。
下圖(左)是我在進山時拍攝的太陽門,因為是逆光,所以陰影比較多。下圖(右)是我在回來時拍攝的太陽門,因為是順光,所以陰影比較少。
托萊多古城區的道路就甭提了,左拐右拐,爬上爬下。小巷的道路很窄,兩旁的房屋很高,看不見前麵是左拐還是右拐。下圖(左)是我在小巷裏艱難地爬坡(人像太小,容易忽略),下圖(右)我兒站在台階上耐心地等我。
我與我兒在路上,忽而上坡,忽而下坡。他在前麵走,我在後麵跟,越走越累,越走越乏。但還是堅持向前走。大約上午10點半,我們來到大教堂的“獅子門”外。下圖(左)是大教堂的獅子門,下圖(右)是獅子門旁邊的圓拱。
進教堂參觀要收費,我們沒進。但是在教堂對麵有個小書店,我在書店裏買了一本中文書《多雷多 馬德裏 烈士穀 也爾 也斯科裏爾的藝術和歷史》,8歐元。譯者江采蓉(Tsai-Jung Chiang)可能是台灣人,把(Toledo)譯成“多雷多”。
但是不管怎麽樣,此書對我有用,我還是買下來了。至於何為“烈士穀”,何為“也爾”,何為“也斯科裏爾”,我不關心,隻要有托萊多和馬德裏就足夠了。下圖是中文書《多雷多 馬德裏 烈士穀 也爾 也斯科裏爾的藝術和歷史》的封麵。
大約中午12點,我們來到大教堂。大教堂的全稱是“托萊多聖母主教座堂”(Catedral Primada Santa Maria de Toledo),是托萊多天主教托萊多總教區的主教座堂。教堂始建於1227年,其位置見前麵托萊多老城地圖中的第3點。
下麵是托萊多大教堂的全景圖。
大教堂前麵是一個麵積很大的廣場,是托萊多的市政廣場(Toledo City Square),對麵是托萊多市政廳(Toledo City Hall)。市政廳一樓的中間是信息中心(Information Center)。看到這裏很方便,我們打算在這裏休息一下,但是首先得照相。
下圖(左)是我兒在市政廣場上的留影,下圖(右)是大教堂鍾樓的近景。大教堂與鍾樓坐西朝東,下午是背光,所以整個圖像比較暗。
托萊多市政廳是托萊多市議會的所在地,坐落在托萊多古城中心的市政廣場上,在托萊多大教堂的對麵。下圖是托萊多市政廳的正麵。
當我們來到市政廣場時,已經是下午了,所以是順光,市政廳大樓清晰明亮。大樓的一樓是信息中心,信息中心的旁邊是公共衛生間。下圖(左)是我在市政廳外麵的留影(人像太小,容易忽略),下圖(右)是市政廳正麵的全景。
我們在市政廳外麵的廣場上,休息了大約半個小時,找到了一個野餐桌吃午餐。我在信息中心要了一張托萊多地圖,然後就離開繼續往前走。不過,這次是下坡多上坡少。不一會看到一些學生模樣的人走進一棟大樓,我就去照相。原來是一座大學,叫CLM 大學。
下圖(左)是我在CLM 大學外麵的留影,下圖(右)是CLM 大學的學生們正在進入大樓。CLM 大學的全稱是(Universidad de Castilla-La Mancha Campus de Toledo)。
下圖(左)是市政廳的右邊塔樓,下圖(右)是阿爾方索六世酒店。
我們繼續向前走,看到一個博物館的指示牌。走近一看,原來是“西哥特文化博物館”(Museo de Visigoda Cultura)。下圖(左)是西哥特文化博物館的指示牌,下圖(右)是博物館裏的“西哥特王國”地圖。
下圖(左)是西哥特文化博物館裏的祭壇, 下圖(右)是博物館裏的三聯拱門。
我們繼續走,看到一座教堂,可能是“耶穌會士教堂”。但隻看到教堂的外觀,沒看到教堂的大門,所以沒進。下圖是耶穌會士教堂的遠景(左),與近景(右)。
接著,我們看到一個公園裏的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一個人奔跑的雕像。我馬上過去照相。回來查一下資料,此人可能是資助希臘裔畫家埃爾-格雷科(El Greco)的伯爵。下圖(左)是這個伯爵的紀念像,下圖(右)是紀念像下麵的標記。
接下來,我們沿著“聖多梅街”,來到“托萊多城堡”,但是我們在高牆的下麵,根本看不到城堡的全景。隻能像“瞎子摸象”一樣地仰望著城堡與城牆。托萊多城堡的位置,見前麵托萊多古城區地圖中的第1點。下麵是城堡城牆的正視圖(左),與側視圖(右)。
我們在托萊多古城區裏轉來轉去,看到一個博物館,原來是托萊多城堡裏的“軍事博物館”。下圖(左)是托萊多城堡裏的軍事博物館。下圖(右)是我在櫥窗旁邊的留影,我的背後是一個身穿中世紀鎧甲的武士(模型)。
時間下午1點,該往回走了。在回來的路上,又一次看見我來時見到的圓塔。下圖(左)是我上午進來時拍攝的圓塔,下圖(右)是我下午回去時拍攝的圓塔。上午拍攝的圓塔,有陰影,下午拍攝的圓塔,沒陰影。
最後我們離開托萊多古城區,回到托萊多火車站。下圖(左)是我來時見過的比薩格拉門,因為下午是順光,所以比較明亮。下圖(右)是“托萊多火車站”。來時急著上山,沒有回頭觀看。托萊多火車站確實很漂亮,不愧是托萊多的一個著名景點。
“托萊多火車站”(Train Station of Toledo),是位於西班牙卡斯提爾-托萊多的一座鐵路盡頭站。建於1919年,2005年修複。1991年,被列入西班牙國家文物古跡。乘客絕大多數來自馬德裏阿托查火車站,全程大約45分鍾,每日共有15對。
托萊多火車站的位置,見前麵托萊多古城區地圖中的第2點。
下圖是托萊多火車站的全景。
下午4點15分,火車從托萊多火車站出發。行車45分鍾,5點到達馬德裏阿托查火車站。至此,整整一天的托萊多遊覽,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