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做為強烈的異域符號一直很吸引我,但我從來沒有深入非洲的打算,僅入境前必須注射的各種疫苗就扼住了我的念頭,但想呼吸一下非洲空氣的願望卻一直沒打消,摩洛哥上榜自然就順理成章了。 摩洛哥曆史悠久,非洲阿拉伯西班牙法國多重文化的交融和碰撞留下了濃鬱多彩的交叉文化;地處北非,西鄰大西洋,北依地中海,更有浩瀚的撒哈拉沙漠,景色地貌也多變。一經時間季節合適,我們跳上了飛往馬拉喀什的飛機。

浮光掠影地轉了近十天,粗淺的感覺是,這是一片具有曆史和文化意義的土地,既有伊斯蘭帝國的宏偉氣勢,又有古老民族的風情;既有濃厚的宗教氣氛,更有活潑隨意的市井煙火。摩洛哥是一個過去與現在和諧共存的國家。
整體而言,摩洛哥相當商業化,幾個古城賣著類似的商品,人熱情,也極善忽悠,走過一條條小巷,猶如被夾道歡迎:“昆尼奇哇”、“安你尤哈賽尤”“你好,歡迎光臨”各種語言的問候不絕於耳,古城內各攤主無分老幼,都是語言大師和推銷專家,連六七歲的小孩子都會拿著小畫片或切成小塊的糕點兜售。 有些攤位還掛著中文招攬自薦牌“這家店值得信賴”“好老板”。
古城Medina們,Souk們,大同小異,顏色在鏡頭下更出彩。伊斯蘭神學院和清真寺,差別多在規模上。
在撒哈拉沙漠碰到一位波蘭姑娘,她說對摩洛哥很失望,怎麽就是賣東西啊,而且每個古城都一個樣,應該都是中國義烏的產品。 說這話時她還不知道我是中國人,幾分鍾後趕忙跟我道歉,“對不起,沒有貶低義烏的意思”。說實話,隻看那些賣的貨品和攤位,我也幾次問自己,是不是一不小心穿越到土耳其或回國啦?!
我的朋友幾個月前去埃及旅遊,想買個小木乃伊紀念品給小孫子。挑挑揀揀轉了幾處,最後一個攤主說,別挑了,都是中國產的。
說到底,最吸引人的,還是那裏的人,老年人表情莫測,年輕人笑得爽朗,婦女們連眼神交流都很少,隻要你稍微走近,她們就轉過臉去。男的湊過來說話的就太多了,不由分說要為你帶路,忽悠你買東西,甚至來幾句人生哲理令人不得不相信安拉的子民都是哲學家…。
馬拉喀什
馬拉喀什機場不大,進了大廳趕快找ATM機。 有四個,鋥光瓦亮地並排站著,可惜隻有一個出錢。 耐心排隊,總算取到了錢。 好像每個取到錢的人都有瞬間的如釋重負,感謝這唯一的ATM還能盡責地吐錢。
在馬拉喀什訂了三晚的摩洛哥阿拉伯風情庭院旅館,既然飛來北非,這樣的特色住宿自然要體驗一下。地圖上看,雖地處深巷,但離主要街道不算遠,相信LG的方向感,決定不坐出租。機場大廳對麵的廣場,有各路大巴、shuttle,直通老城區(Medina)。我們選擇了shuttle,每人10美元(後來發現,在摩洛哥坐出租很方便便宜,上車前講好價,沒碰到目的地後坐地起價的情況)。 我把要去的RIAD酒店名給shuttle司機看,問他是不是第三站下車。司機會一點英語,夾雜著手勢告訴我,他知道這個酒店,第三站不合適,到了附近會告訴我。 甫進摩洛哥,就感受到當地人的熱心,對摩洛哥好感油然而生。
從機場開出去,街上疏疏落落立著一些高大的棕櫚樹。棕櫚樹下是新舊不齊高矮不等的房子,一律土紅色,積木塊似的搭在一起,非常契合它的別名“紅城”。
直到遠遠地看到Koutoubia清真寺,盡管陰雨天氣讓它失去了亮色,裝飾性綠瓷磚畢竟奪目,馬拉喀什終於有了別樣色彩。

古城區內交通相當擁擠混亂,大巴小汽車驢車人力車爭相搶道。


一片喧囂中,司機回頭喊我們下車,他告訴我們向前再拐兩個小彎就到了。 我們依言拐了一個彎就迷路了。都說摩洛哥的老城賽迷宮,真是領教了,一樣的顏色,差不多的外觀,沒有街巷名牌,有也是阿拉伯語天書,我們跌進了迷魂陣,轉來轉去,不知不覺中幾次又回到了起點。 一貫方向感好的LG,第一次失去了方向感。 幸好我出遊信奉輕裝簡行,小提箱很輕,不然夠狼狽。


不斷有路人要求為我們帶路,牢記網上的放騙術,一律不理睬。

天漸漸黑下來,暗褐的陰影籠罩了土黃色的街巷。 又一位老者要求給我們帶路,這次我們沒拒絕。
其實,轉來轉去的地方離我們的Riad 很近,跟著老者拐了三個彎,不到兩分鍾就到了,Shuttle 司機沒說錯。
粗糙的土夯牆上,Riad的木質大門很厚實,裏麵更是別有洞天,寬敞潔淨,布置舒適,和外麵亂糟糟的環境是天壤之別。


RIAD的小哥在等我們,給我們端上熱茶和點心。

他說古城區道路狹窄繁雜,出租車大小巴都開不進來。他給我發了郵件,請我們不論在哪裏下車,和他聯係,他會派人去接。 RIAD服務上乘,訂了他家以後他給我發過幾次郵件:對床的要求、飲食有無特殊禁忌和需求…,行前匆忙,漏看到他這條可以接我們的郵件。
辦理好入住手續,便出去吃晚飯。 按RIAD小哥的推薦,去了附近吃塔吉鍋的店,店裏多為本地人。也許太本地風味了,不太能接受,倒是後來去撒哈拉沙漠路上的塔吉鍋好吃得多。

餐館喜歡用燈飾

第二天一早,得以仔細打量這家RIAD,雕梁畫棟、色彩豔麗、裝飾性的水池,是典型摩洛哥庭院酒店的標配。RIAD 在阿拉伯語中是“花園”之意,果然每家RIAD裏麵都有個小花園。



庭院中有一棵橘樹,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同院還住著一個歐洲老人旅行團。

摩洛哥風味的早餐,以麵餅和奶製品為主。摩洛哥茶,需要事先說明不加糖或蜂蜜,否則會很甜。

市井印象
吃完早飯就開始馬拉喀什街巷之旅,第一個景點是馬約爾花園Jardin Majorelle 。
選住這家RIAD是其位置極好,步行可到大部分景點。比起大同小異的景點,沿途的市井百態更讓我們感興趣。清晨的市井煙火在古城徐徐展開,老百姓的生活真實而生動。
當地人的市場


當地人的早點攤,食客似乎隻有男人:



到處是賣主食大餅的,櫃台上隨便一放,蒼蠅是首批吃客。


勞工市場




汽車道上車輛擁擠,警察就是交通燈,身兼指揮車輛過往、攔截違規車輛、吹哨警示路人數職…。


事先沒詳細查看馬約爾花園Jardin Majorelle的要求,到了才知道進園時間須預約。 這裏大概是驗票最嚴格的景點之一,門口工作人員一大堆,吆喝遊客按入園時間排隊,指點遊客在手機上預約…,花園進出口處比集市還擁擠熱鬧。 查看了一下,最早能約上的時間是四個小時以後,不想麻煩,放棄了遊馬約爾花園。
轉頭直奔古城街巷
粉紅色的土牆建築、悠長的街巷、沒有盡頭的店鋪、清真寺、神學院…,走進馬拉喀什的古城Medina, 所有摩洛哥元素都撲麵而來。



步行到Ben Youssef Madrasa 本.尤素夫神學院
和許多伊斯蘭建築一樣,本.尤素夫神學院也是典型的裏亞德式建築,格局正方,對稱嚴謹,沒有向外的窗戶,東西兩側是遊廊,圍繞著開放式主庭院,庭院裏有個大而淺的反射池。


整座建築的灰泥裝飾非常豐富,飾有淺雕的蔓藤花紋,以及阿拉伯文的書法銘文等這些在伊斯蘭建築中最常見的裝飾。

學生房間分布在庭院周圍。一樓的學生宿舍很小,多人居住。樓上的房間大一些,配有書架等家具,說是給最優秀的學生住的。
摩洛哥男人總體身材高大,但學生宿舍的出入門相當低矮窄小,大概是為了培養對安拉的敬畏心和自我渺小感吧。

阿拉伯書法很有繪畫感

古城和Souk Market
出了Ben Youssef Madrasa 本.尤素夫神學院不遠,就是古城的街巷市場Souk Market.
小巷裏擠滿了燈具、瓷器、鋁板畫、地毯、手工藝品…,眼花繚亂又大同小異。


走在古城縱橫交錯的千年古巷裏,想不迷路是不可能的。 靜下心來慢慢走,看人看物,也是樂趣。
香料擺放得很有藝術感


最喜歡手工銅製燈具店,有走進“一千零一夜”的炫秘感。
想起了小學二年級時看《一千零一夜》的癡迷,想起了六十年代初父母帶著我和妹妹看電影“阿拉丁神燈”“巴格達竊賊”。現在的摩洛哥雖然街市熙攘混亂嘈雜,雖然忽悠你買東西、自薦為你導路實則討錢的種種行為令人不堪其擾,但好像沒有小偷,不知是否和伊斯蘭法律對盜竊用重刑有關。



每個店家不但熱情相邀,而且讓你鄉音入耳“你好!” “歡迎光臨”“好價錢”…。古城內各攤主無分老幼,都是語言大師和推銷專家。
因為喜歡木製品,走進了木製首飾盒店。

鮮榨的石榴汁非常好喝

逛到了大廣場傑馬夫納Jeema El Fna,這裏是馬拉喀什的狂歡市場,舞蛇的、耍猴的、各種地方特色小吃…,諾大的廣場擠得滿騰騰的,入夜後尤其熱鬧,有“不夜廣場”之稱。


榨果汁的小夥子把果汁攤經營得像個舞台,買了大杯果汁的顧客都被請上去歡慶一番。

舞蛇的小夥子

不由分說,一條冰涼的圍脖就給LG 戴上了。然後就向我收錢,你看,你照了那麽多照片。當然,我當然乖乖掏錢。

廣場邊的Chez Lamine 是有名的烤全羊餐館, 店內掛著曾經光顧過的名人照。 我們慕名而來,分量大,但肉很幹。


入夜後的馬拉喀什老城更熱鬧了,燈光掩去了雜亂,人聲鼎沸,像個永不結束的狂歡節。我們拍不到全景,下麵兩張是網上照片


白天走在鱗次櫛比的街巷攤位,幾次想,這麽多雷同的旅遊紀念品賣得出去嗎? 現在看到源源不斷湧進來的遊客,明白自己多慮了。願者上鉤的魚多得很,就像我自己。
行程和交通Tips
為避免在摩洛哥市區內開車,這次放棄了一貫喜歡的自駕,全程公共交通,也很方便。
Day 1:下午到馬拉喀什 (住馬拉喀什)
Day 2-3:馬拉喀什 (住馬拉喀什)
Day 4- 5- 6: 撒哈拉沙漠三天/兩夜(tripadvisor.com/viator上訂票參團)(一晚住Rose Valley, 一晚住沙漠帳篷,第6天到菲斯,晚上住菲斯)
Day 7: 菲斯, 住菲斯
Day 8: 上午:大巴從菲斯to 舍夫沙萬,下午舍夫沙萬蘭色小城,住舍夫沙萬
Day 9: 上午,繼續舍夫沙萬,下午:大巴從舍夫沙萬至丹吉爾,剩餘時間:丹吉爾,住丹吉爾
Day 10: 丹吉爾坐ferry 至西班牙的Algeciras
做行程時,有幾個考量:因城市景觀、建築文化的相對類似,為避免審美疲勞,隻選擇了古城馬拉喀什和菲斯、網紅小城舍夫沙萬、外加丹吉爾。選舍夫沙萬是因為它不同於其他古城的建築風格,去丹吉爾隻為坐船去西班牙,從海上看直布羅陀,然後自駕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網上對丹吉爾的旅遊資源評價一般,沒有特點被公認為首當其衝的缺點,其實,在摩洛哥轉悠幾天就會發現,古街古巷清真寺,大同小異是摩洛哥市鎮的共同特點。而恰恰是丹吉爾讓我感受了不同,幾種文化的碰撞融合在丹吉爾似乎更明顯。羅馬遺址瓦廬比利斯 (Site Archéologique)、梅克內斯 (Meknes)有些繞路,也略去了,做這個決定時比較糾結,遺憾了好一會兒,最後用“類似的古羅馬遺址在其他國家已經看到過”安慰了自己。
住:
摩洛哥的 RIAD(阿拉伯風格庭院旅館)很出名,值得體驗。但我個人感受,體驗一兩處即可。RIAD多位於古城,深藏於幽巷之中,不管巷子多破敗,旅館裏必定別有洞天,裝潢別致色彩熱烈,看起來美輪美奐,摩洛哥風味的早餐也品種豐富,服務的小哥更是表演各種斟茶特技。 但缺點是交通不便,阿拉伯建築通風差,看起來很美很異域風情,住得並不十分舒服。 除了在馬拉喀什和舍夫沙萬住了RIAD,其他地方我都改成了寬敞舒適的連鎖酒店。
行:
市內Taxi: 摩洛哥的大城市內公交大巴紙麵上看著不少,但有點混亂,也不準時,還是坐Taxi方便,古城內則步行。
摩洛哥的Taxi比較便宜,市內一般都在$10美元之內,但要注意:
1)很多司機不會英文,溝通較難,手頭最好備好要去地方的圖片;
2)我們沒看到任何出租司機打表,要談好價錢再上車。感覺摩洛哥人還守信,到目的地後不會再提價(我們在土耳其碰到過到達後坐地起價的)。
3) 丹吉爾的Taxi,一車多載幾乎是所有出租車的標準做法,沿途隨時加人,雖然不再加價,但被司機載著繞路很浪費時間。 丹吉爾大概和西班牙隔海相望,歐洲氣息濃,坐了三次出租,幾個司機都英文法文西班牙文流利,還很健談,而馬拉喀什、菲斯的出租車司機幾乎完全不會英語。
城市之間: 大巴或火車
(1)摩洛哥城際大巴種類不少,最有名的是CTM大巴,全國運營,車型新,座位舒適幹淨,車內溫度適宜。CTM公司的線路、班次可在其官網查詢:http://www.ctm.ma/。官網購票,信用卡付款,網上選座,票打印下來即可。 兩地之間直達,行李費也很便宜。
(2)Supratours一般是獨立巴士站,近火車站,官網http://www.supratours.ma。公司是鐵路公司旗下的,線路與鐵路相似,據說票價比火車便宜,但我們沒坐過。
(3)Nejme Chamal,車次多,停靠站多,如果去小地方可通達,也因此乘坐此車的多為本地人,逢村鎮便停靠,十分費時。車外表湊合,但車內十分肮髒悶熱,不推薦!
(4)火車,據說火車很舒適準時,我們沒坐。購票網站:https://www.oncf.ma/en/Home
船:往來於摩洛哥--西班牙之間
Direct ferry,丹吉爾和西班牙幾個地中海港口城市之間每日數班船,也可以載車。 每人$26(如有車另外加錢)。 官網很好用,購票後一直持續收到郵件,反複提醒不要忘記乘船日期。
從丹吉爾到西班牙有兩個港口,市中心的港口到西班牙的Tarifa,另一個港口Tangier Med Port到西班牙的Algeciras。如住在新城海邊,到市中心的港口非常方便。如打算坐到Algeciras,隻能從離市區50公裏的Tangier Med Port上船。
另外,西班牙位於摩洛哥的海外飛地Cueta 每天也有數班船去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