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陳裕剛於1973年創作了琵琶獨奏曲《將進酒》。以後在這首獨奏曲的基礎上改編成同名琵琶協奏曲,但改編的年代及首演的情況不詳。
陳裕剛,作曲家,指揮家與教育家;1945年生於越南胡誌明市,祖籍為廣東省寶安縣人。1962年到台灣求學,曾就讀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學係,課餘之時,參與多個國樂團體,擔任笛子與琵琶演奏。後曾在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的中國音樂學係任教多年,並曾在多個中樂團擔任指揮。其作品主要是中國樂隊及樂器的合奏,協奏,獨奏;還有多首合唱,獨唱,以及影視配樂,舞劇、話劇配樂等。
根據中文維基百科的“將進酒”條目介紹,“將進酒”原是漢代樂府短簫鐃歌的一個曲調,意思是“勸酒歌”。後世有多位詩人以“將進酒”為題作詩,包括唐朝的李白、李賀、南朝梁蕭統、明朝劉基等。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關於琵琶協奏曲《將進酒》的曲意,由於沒有看到作曲家本人對此有什麽解釋,聽者隻能根據“將進酒”這一標題發揮自己想象了。
下麵是琵琶協奏曲《將進酒》一個演出錄像,由許妙伊琵琶演奏,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管絃樂團協奏,顧寶文指揮。演出時間大約是在2010s 年代,地點不詳。全曲用時約11分46秒。
許妙伊,琵琶演奏家,高雄市人,從國立台南藝術大學七年一貫製中國音樂學係畢業後,到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係讀碩士,曾師從多位著名教授和演奏家;是台灣愛樂民族管弦樂團團員;曾與多個台灣的民族樂團合作演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n9zIDfGTDY&ab_channel=%E9%A1%A7%E5%AF%B6%E6%96%87
主要參考文獻:
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陳裕剛
https://musiciantw.ncfta.gov.tw/people?uid=2&pid=185
中文維基百科;將進酒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86%E8%BF%9B%E9%85%92
小巨人絲竹樂團:許妙伊
https://littlegcco.com/zh-cn/%E9%A0%81%E9%9D%A2%E5%90%8D%E7%A8%B1/%E8%AE%B8%E5%A6%99%E4%BC%8A/
琵琶協奏曲曲目初探(19):陳裕剛的《將進酒》(年代不詳)
Chang_Le (2025-07-31 10:25:59) 評論 (2)據介紹,陳裕剛於1973年創作了琵琶獨奏曲《將進酒》。以後在這首獨奏曲的基礎上改編成同名琵琶協奏曲,但改編的年代及首演的情況不詳。
陳裕剛,作曲家,指揮家與教育家;1945年生於越南胡誌明市,祖籍為廣東省寶安縣人。1962年到台灣求學,曾就讀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學係,課餘之時,參與多個國樂團體,擔任笛子與琵琶演奏。後曾在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的中國音樂學係任教多年,並曾在多個中樂團擔任指揮。其作品主要是中國樂隊及樂器的合奏,協奏,獨奏;還有多首合唱,獨唱,以及影視配樂,舞劇、話劇配樂等。
根據中文維基百科的“將進酒”條目介紹,“將進酒”原是漢代樂府短簫鐃歌的一個曲調,意思是“勸酒歌”。後世有多位詩人以“將進酒”為題作詩,包括唐朝的李白、李賀、南朝梁蕭統、明朝劉基等。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關於琵琶協奏曲《將進酒》的曲意,由於沒有看到作曲家本人對此有什麽解釋,聽者隻能根據“將進酒”這一標題發揮自己想象了。
下麵是琵琶協奏曲《將進酒》一個演出錄像,由許妙伊琵琶演奏,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管絃樂團協奏,顧寶文指揮。演出時間大約是在2010s 年代,地點不詳。全曲用時約11分46秒。
許妙伊,琵琶演奏家,高雄市人,從國立台南藝術大學七年一貫製中國音樂學係畢業後,到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係讀碩士,曾師從多位著名教授和演奏家;是台灣愛樂民族管弦樂團團員;曾與多個台灣的民族樂團合作演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n9zIDfGTDY&ab_channel=%E9%A1%A7%E5%AF%B6%E6%96%87
主要參考文獻:
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陳裕剛
https://musiciantw.ncfta.gov.tw/people?uid=2&pid=185
中文維基百科;將進酒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86%E8%BF%9B%E9%85%92
小巨人絲竹樂團:許妙伊
https://littlegcco.com/zh-cn/%E9%A0%81%E9%9D%A2%E5%90%8D%E7%A8%B1/%E8%AE%B8%E5%A6%99%E4%BC%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