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中國發射墨子號量子通訊衛星,舉世震驚。中國太牛B了。新華社人民日報瘋狂的介紹中國科技的巨大成就。
我當時問了一位在美國比較牛B的華人教授,他是年薪幾十萬的,一般在二三流的大學裏,一個學科也就一位這樣的教授。他對我笑了笑,說就他對中國科學界的了解,假的。他是大陸背景的,我就不透露太多了,省的小粉們去罵他漢奸。
後來的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美國在八十年代末把量子脈動推動到三十厘米。然後就停滯不前了。二十多年後,中國突然說出一個驚人的故事,由於美國打伊拉克戰爭,消減了量子研究的科研經費。而中國繼續研究,量子糾纏距離擴大到一米,十米.....最後達到了一百公裏。於是中國在2016年發射了墨子號,用於量子通訊。這是“厲害了中國”狂歡節大合唱的重要一環。
現在中國根本不提這事了,但你還能Google到相關文章,wiki介紹,一點都看不出啥問題來。
不過,通訊衛星屬於低軌衛星,壽命最多三年。而墨子號設計壽命兩年,也就是2018年它就砸地上了,但從官媒到自媒體都謙虛得一塌糊塗,沒人提。
而且,作為通訊衛星,發射一顆沒啥用,要想覆蓋一個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比如珠三角,長三角或京津華北地區,怎麽也要幾百顆才行,為什麽就打了一顆?
後續有些相關研究的零星報道,與外國共同研究項目居然是與南非合作。最終也沒看到任何拿得出手的成果。
馬斯克的星鏈簡直弱爆了,和墨子號比,就是一個如假包換的低技術。現在卻是大出風頭。而中國量子通訊從來沒人宣布死訊,可能躲到深山裏成仙了,笑看世間風雲變幻,我就是不出山。
記得幾年前看到美國媒體有反思文章,說中國宣布量子糾纏達到一百公裏後,美國科學界都急死了,大量教授申請funding,急起直追,最後浪費了四十億,卻連根毛都沒有研究出來。美國科學界對這個嚴重浪費的慘痛教訓痛心疾首,心在滴血。
反觀中國,幾千億美元級別的打水漂項目比比皆是,一帶一路,芯片開發等等,光是維穩每年都要消耗上千億美元。在集中力量辦大事麵前,美國俯首稱臣,窮光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