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這支票吧?

近年手機或是網上支付基本取代了以前常用的支票支付,挺方便的。偶爾收到或發出的支票也涉及相當的數額,為幾塊錢開張支票寄出去的恐怕是稀有之事。

最近收到社安局寄來的一信,有點犯嘀咕,不會是又要收錢的吧?結果開信封時露一支票,抽出來看看,有點不像真的感覺。再定神調了調已經散光的眼睛焦距,確定那支票上麵金額的確是小數點前是七個星號加一個零,小數點後又加了一個零,有效的實數在最後的美分位,沒錯,是阿拉伯數字“2”。

附信中特地提醒要盡快兌現支票。



很多年前,一朋友把稅局的一張七分錢的退稅支票放入相框掛牆上。那時來美不久,剛開始有收入需要報稅,而且稅表的數字都是四舍五入地以整元為單位計算。朋友把那張沒有兌現的支票當成是開始成為美國納稅人的一個紀念,也知道了一個測定政府工作方式的指標。

想想這張兩分錢的退費支票也挺有意思的,這成本至少包括支票印刷,信封和郵票費。以前集郵,有時整版的郵票重複買了,積累了不少那種不標價但可以“Forever”使用的郵票,一直在用那些存下來的郵票,記得大概是每張30-50美分的左右價錢。很久沒去郵局買郵票,不知道普通郵件的費用是多少。特地上網查一下,現在寄發一封平信要73美分的郵票。

盡管最近有報道要停止製作成本過高的一美分硬幣,但社會文化有曆史慣性:每一分錢的歸屬都必須是明確的。所以我收到這份帶說明的兩分錢官方支票以結算過去繳交的費用。如果這張支票沒被兌現,政府就會把這兩分錢撥到一個無認領帳戶(Unclaimed Fund)。將來某天我的子孫把祖輩的社會安全號打進去問詢時就會發現那兩分錢還在那裏等人認領。當然,是不會有利息的。

哈,這支票真是稀有,值得考慮作一藏品。

看天地 發表評論於
哈,這麽巧,有意思
nihow 發表評論於
巧。我也收到過一張兩分錢支票,也為此寫了點東西,分享在這裏,供網友一笑:

兩分錢的支票


清晨收拾房間,
在地上撿起一封信。
隨手撕開,
一張支票滑落手心——
兩分錢,來自美國銀行,
還附上一封例行說明。

妻子瞟了一眼,說:
“扔了吧。”
她的語氣平淡,
像是談論一份垃圾郵件。

我注視著它,
零點零二的數字,
微不足道,卻又如此確鑿。
它穿過銀行的賬目,郵差的手,
街角的郵筒,
曆經千裏,
抵達這裏,
象一束光,透過時間的縫隙
落在我手上。

我拿出手機,
為它拍照,
存入賬戶,
然後,將支票撕碎,
投入廢紙簍。

可它並未消失
象一個玩笑
一朵偶然性之花
在我的意識中
開放,駐留
讓我做成詩。

兩分錢的支票,
是係統的規則,
也是日常的意外,
是時間之流中,
一次小小的回漩。

詩,就藏在這樣的意外裏,
如茶幾上的蝴蝶蘭,
在短暫的注目中,
從背景中升起,
點亮意義的空間。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