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7日,位於花園環路的突尼斯駐莫斯科大使官邸裏,幾名工人正在花園中挖溝,準備埋設市政管道。
工頭維亞切斯拉夫·捷列霍夫突然發現,挖出的泥土中,摻雜一些白色的骨頭。再挖,骨頭越來越多。捷列霍夫趕緊叫停施工,打電話通知警方。法醫到了現場,認定這是5具年輕女性的遺骸。遺骸中,白色的牙齒狀況良好,沒有任何衣服、鞋子、首飾或棺材的痕跡,死亡時間在45到50年前。很快,這5具年輕女子的遺骸,同貝利亞聯係起來。
因為,突尼斯大使官邸,曾經是貝利亞的舊居。四五十年前,每逢路過這位前蘇聯二號人物的門前,莫斯科市民無不瑟瑟發抖。有媒體憤然抨擊:如果有任何正義,貝利亞都在陰曹地府的最深處。但貝利亞的家人站出來,抗議媒體別有用心,毫無根據地指責,認為是他死後的歪曲宣傳導致了這樣的猜測。而一些曆史學者認為,這些遺骸可能和瓦西裏·米哈伊洛維奇·布洛欣有關。布洛欣,蘇聯首席行刑員,至今還保持著一項吉尼斯紀錄——最多死刑執行者。
布洛欣,1895年1月7日生於弗拉基米爾州一個非常貧困的農民家庭,小時侯放過羊,長大後打過獵,幹過泥瓦匠。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應征入伍,在沙俄陸軍當上士。1917年,因作戰英勇,升任218步兵團排長。1918年,布洛欣認為,布爾什維克是為窮人做主的黨,於是轉而投奔紅軍。1921年3月入黨,進入克格勃的前身“契卡”,在內務部隊任排長,負責看管犯人。他生性好鬥,作風硬朗,善於使用各種刑具,拷問手段花樣百出,令人望而生畏。布洛欣尤其享受處決別人的過程。1924年,他開始擔任契卡的行刑隊隊長。
行刑時,他愛穿一件深棕色皮夾克,戴手套,再係一條長長的皮圍裙,免得血濺滿身。他總是隨身帶著一個手提箱,裏麵裝有幾把槍和一條皮圍裙。他愛使用德國的“Walter”,可以長時間連續射擊,性能穩定、動作可靠,不會耽誤他一天殺兩百多人。他還親自設計了行刑室——一個單獨建立的地下室,避免槍聲和哭叫聲傳出。行刑室裏,混凝土地麵是傾斜的,斜坡下麵是一條排水槽,以便讓血水流走。他行刑前不飲酒,也禁止下屬沾酒。但在行刑後往往大醉酩酊,留下一箱空酒瓶。
他的一名手下回憶,布洛欣行刑時不慌不忙,沉著冷靜,聽見求饒會微微一笑。他動作嫻熟,快速舉槍朝犯人後腦開火的瞬間,對著他的屁股踹上一腳。犯人應聲從混凝土斜坡滾下去,血流到底部的排水溝裏。整個過程一氣嗬成,不會超過2分鍾。有可信證據表明,布洛欣曾在一天內處決過200名犯人。1940年到特維爾州出差期間,布洛欣親手處決了600人。由於“業務”突出,布洛欣深受貝利亞的器重,成為內務人民委員部的首席行刑員。在卡廷慘案中,布洛欣成為有史以來最有名的劊子手。1940年春,貝利亞下令,對2.2萬名在押波蘭戰俘執行集體處決。據稱,布洛欣從1940年4月初起,40天之內親手射殺了7,000名波蘭人。因在卡廷的出色表現,布洛欣被授予紅旗勳章。為了提拔他到領導崗位,貝利亞還送布洛欣去莫斯科大學深造。大字不識幾個的布洛欣,竟然選擇了建築專業,或許是為了將來更好地設計行刑室吧。他在隨後六年時間內不斷晉升,被授予少將軍銜,先後榮獲2次紅旗勳章、一級衛國戰爭勳章、紅星勳章,兩次獲得“榮譽國安官員”獎章。據統計,他的槍下冤魂包括:自己曾經的頂頭上司內務人民委員葉若夫、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烏克蘭一把手埃馬努伊爾·克維林、記者米哈伊爾·科利佐夫、作家伊薩克·巴貝爾、導演弗謝沃洛德·梅耶霍德等人。他和手下一共處決了82.8萬人,他自己親自動手處決的人數,大約在1.5萬人左右,這一紀錄至今無人超越。悲慘結局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後,要求依法辦案、嚴禁濫捕亂殺的呼聲高漲。布洛欣少將“因健康原因”被勒令退役。但貝利亞仍在公開場合為他說好話,稱讚他的“無可指責的服務”。然而,1953年6月26日,貝利亞被抓,布洛欣馬上受到指控。他的罪名之一是:為貝利亞“提供女人”。據說,布洛欣對女犯行刑時,會很有禮貌地提出一個請求,讓對方先脫光再受死。一些年輕漂亮的女犯,在行刑之前,會被布洛欣送給貝利亞享用一段時間。這也就是文章開頭,一些曆史學家猜測突尼斯大使官邸的五具遺骸與布洛欣有關的原因。當然,這種說法證據不足。
1954年11月,布洛欣被剝奪少將軍銜,停止發放每月3000盧布(相當於當時的5000美元)的養老金,但免於刑責。布洛欣開始酗酒,發牢騷。1955年2月3日,布洛欣去世,時年60歲。按官方說法,他死於心髒病。但知情人說,他是飲彈自盡。
布洛欣死後葬於莫斯科城市公墓。現在和他一起相伴為鄰的,還有不少他的昔日槍下冤魂。民間傳言,布洛欣的墓經常被紅油漆塗寫“劊子手”,之後又被家屬悄悄擦幹淨。
來源:《曆史逆時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