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博客,學中文

打印 被閱讀次數

七年以前開始寫博客,基本上有兩個內容,其一是老海歸的小故事。挖掘老海歸的小故事是我的愛好,已經有20多年了。後來決定寫成博客,與世人分享。其二是天南海北,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往事回憶、生活瑣事、有感時局、讀書筆記等等。

經常感到筆下無力,表達不出想要表達的內容,這隻能怪自己文學修養差。常常提筆忘字,幸虧可以敲鍵盤,想寫的字還能打出來,會不會寫已經無所謂了。更糟糕的是,明明知道有那麽一個字,可是想不起來是什麽。上了歲數,有些癡呆了。

有的時候想打一個字,卻打不出來,還得上網找,才發現,是自己念大白字,所以打不出來。舉幾個例子:

埋怨,是mányuàn,不是máiyuàn:

蹣跚,是pánshān,不是mánshān;

搪塞, 是tángsè,不是tángsāi;

蹊蹺,是qīqiāo,不是xīqiào;

拈花惹草,是niānhuā rěcǎo,不是zhānhuā rěcǎo

渾身解數,是húnshēn xièshù,不是húnshēn jiěshù;

唐吉訶德,是Tángjíhēdé,不是Tángjígēdé;

心寬體胖,是xīnkuān tǐpán,不是xīnkuān tǐpàng;

前麵幾個字,純屬自己文化水平低,念大白字。最後一個“心寬體胖”,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說錯,說對了反而讓人聽不懂。有專門文章研究,“胖”字在這裏為什麽讀pán。好在電腦的中文鍵盤也有AI聯想功能,即便打錯了,有的時候也會給出想打的字。比如打maiyuan也會給出埋怨,xinkuan tipang會給出心寬體胖,但打manshan就不出現蹣跚,打xiqiao不出現蹊蹺。

還有太多的字,自己一輩子四聲念錯,但不影響敲鍵盤(因為、符合、處理、針灸、玫瑰…)。不認識的字就是不認識,瞎猜都不著邊。老海歸名字裏的有不少怪字,像“巽”xùn ,“夔” kuí“彧”yù,“玨”jué等;寫“美國總統的中國舌尖”,招待裏根的國宴上有一道菜叫“豆苗燴竹蟶”,這個“蟶”字死活打不出來,上網找了半天,讀chēng。

有一個字始終困擾著我,就是“夠”。記得上學的時候就問過語文老師,“多”在左邊還是右邊,因為我寫的時候“多”是在左邊,“夠”。老師的回答是,都可以。現在才注意到,“多”是在右邊,“夠”。上網查詢,有的說“夠”是“夠”的簡體字。這是天大的笑話,左右對換怎麽就成了簡體字?另一說是“夠”是“夠”的異體字。所謂異體字就是同一個字有兩種寫法,與簡繁無關。1955年國家文字委員會還正式公布了《異體字整理表》,規定異體字為不規範字,應淘汰。還有一個字自己一輩子寫得不規範,就是“吳”,自己一直寫成“吳”。“算”有的時候也寫成“祘”。“沒”很有意思,大陸認為“”是“沒”的異體字,而台灣則相反,認為“沒”是“”的異體字。到底那個是正體哪個是異體呢?康熙字典裏兩個字都有,意思都一樣。自己寫“沒”一直寫成三點水右邊是“????”。在我眼裏,“沒”有三種寫法。想起孔乙己,“茴香豆的茴有四種寫法”。

除了異體字,漢字裏還有俗體字,為了減少筆畫,老百姓自創的字,是另一種不規範字。比如“建”寫成“廴”加上“占”,“展”寫成“屍”下麵是“一”,“賽”寫成“????”,都被文字委員會否定。古人也自創了一些俗體字,大概是因為筆畫太多,無法刻寫碑文,如“龜”刻成“龜”,“繼”刻成“繼”,以後倒正式成了簡體字。在姓氏上,“肖”是“蕭”的俗體字,不是簡體字,“蕭”已經是“蕭”的簡體字。不知古人是怎麽刻寫“贏”的,文字委員會也沒有簡化,是現代漢語中最難寫的常用字,也沒有人去發明個俗體字。

翻譯是藝術,需要技巧,不但要徹底了解英文原意,中文的功底還得紮實。有時候寫博客涉及到翻譯,自己從來都是蒙混過關,能達意就行。有一點體會,英文用肯定語氣多,而中文相應用否定語氣,比如

I’m ok – 我沒事

You are welcome - 不客氣

Employees Only - 非公莫入

Wet Paint - 油漆未幹

Stop crying - 別哭了

Stay in lane - 不準超車

I can hardly wait - 我等不及了

It's too cold to go swimming - 太冷了,不能去遊泳

I have more books than I can read - 我的書太多了,讀不完

…等等,例子很多。語言對思維會有影響,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用否定語氣多了,對個人,對社會有什麽影響,不知有沒有人研究過。在中國,孩子總是“挨呲兒”;警察不抓好人,抓了你就不是好人。(怎麽美國現在也這樣了?)

自己一張口常說些北京方言,有一次想寫kuǎi點冰激淩,不知道這個kuǎi是個什麽字,敲鍵盤也敲不出來。也許是北京土話,根本就沒有這個子。在網上找了半天,還真有這個字-擓。有的時候中文也不能細想,細想就有意思了。有一次寫了一句話,“這件玩具是兒子一歲時候買的”,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總之,寫博客時常會有些頓悟,發現中文的一些奧妙。所以要堅守陣地,繼續寫博客,活躍思維、防止癡呆、學習中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