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係裏一位來自大陸的學長畢業找到了工作,實驗室的幾個同學為他舉辦了一個小型的慶祝及歡送會。一位同學把自己女朋友也帶來了。女孩是外係的,之前沒見過。
她大約二十五六歲,小小的個子,大大的眼睛,棱角分明的臉龐,皮膚黝黑。衣著樸素,頭發隨意地紮在腦後。第一眼見她就覺得像一個人——非常像體操運動員劉璿。
吃飯時剛好和她挨著,就提起她與劉璿長得很像。女孩子聽了笑著說,之前也有人說過同樣的話,隨後問道“誰是劉璿啊?”
一句話讓我頗感意外。因為一年前劉璿剛剛在奧運會上獲得平衡木冠軍,那時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即使海外留學生中,不知道她的人也不多。
由此看來,這個姑娘不光不看奧運比賽,甚至連中文新聞也很少看。屬於“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向學的好學生。
後來聽說她國內本科上的少年班。當時在讀醫學院。特別用功。
多年過去,幾經輾轉,已經沒有了那個女孩的消息。以她那種自律和努力,相信早已順利畢業,並獲得執照,開始行醫了。
雖然這麽久了,還常常會想起她。每當自己倦怠拖延,浪費許多時間追劇,瀏覽質量不高的文章講座,沉溺於過量無用或無益的信息時,就會想起她那句“劉璿是誰”,就會感歎於人與人之間意誌力的巨大差異。
有時會想,其實所有與他人及外界的問題和矛盾,最終是通過戰勝自己,調整和改變自己來解決的。而決定一個人成功的程度,除了機遇運氣,最主要是看他把時間花在了哪裏。
近來行動力減弱,計劃完成總是拖後,謹以此文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