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記事(六)滄桑梅裏達:
昔日輝煌現滄桑,梅裏發展路漫長。人文曆史遜風光,左右掙紮好淒涼。
在某種意義上,一個城市的底蘊通常反應在老城,所以到梅裏達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老城逛逛。一問前台,著名的景點,卡泰多爾.德. 山. 西班牙式教堂和梅裏達大廣場(Plaza Grande)也都在老城。
梅裏達的街差不多都叫卡亞(Calla),隻有少數叫大道(Avenue)。雙數是南北向,單數是東西向。旅館在60街上,橫過來是33街。老城就在60街上,橫過來是61街,二十多條街,步行即可到達。
時值星期天下午兩點多鍾,陽光普照,有些暖洋洋的。和世界上所有的老城一樣,街道十分狹窄,人行道當然也不寬。不過無所謂,因為此刻是空空如野。公司和住宅好像都無人煙。星期天公司不上班,不過住宅沒人就有些奇怪了。
店鋪餐館都還開著,隻是基本上無人問津。老板們懶懶地曬著太陽,無精打采。沒有顧客又何需費精神呢?看來生意並不怎麽樣。接近大廣場,人開始多了起來。餐館裏也有幾桌人在吃飯了。
教堂就在大廣場的東北角上。有一定的開放時間,要晚些時候才開門。說是大廣場其實也沒有那麽大,可能比紐約曼哈頓十四街聯合廣場稍微大一些。與墨西哥城的大廣場相比,那就是小巫了。和很多廣場一樣,是做買賣的好地方。廣場裏是各式各樣的小攤販,花花綠綠的一大片。旗杆高聳如雲,據說每天都有有升旗儀式。
廣場的西邊非常熱鬧,一棟建築物前麵臨時搭起的台上,有兩個穿得花花綠綠的人在表演。實在是太花哨了,分不清楚到底是男還是女。有點像相聲,但多了不少肢體動作。也許,更像中國東北二人轉吧。兩人賣力的表演著,不時引起觀眾們哄堂大笑。雖然不懂內容,也多多少少受到歡樂氣氛的感染。
向西多走了一條街道,人就明顯的少了許多。沿街向南走了兩條街再左轉。此刻街上都是人,非常熱鬧。這兒是老城的商業中心,街兩邊都是店鋪。有的店鋪可以通到另一條街。店鋪很大,同時也很破舊,裏麵是不同的櫃台。差不多四點了,馬上就要打烊了。沒法進去探索一番。
民以食為天,無論富貴貧窮肚子還是要填飽。所以餐館最受歡迎。其中最熱鬧的當數冰淇淋店,畢竟老少皆宜。有美式快餐店,如麥當勞和漢堡王。街道普遍十分陳舊,也不會看到俊男美女。其實,這裏才是真實的平民生活。雖然並不富有,人們看起來還是開開心心的,臉上都帶著笑容。對墨西哥人來說,金錢或許並不是快樂的唯一指標。
說起來,梅裏達已經有五百多年曆史了。難道梅裏達就這幅模樣嗎?難道曆史的車輪在這裏停止了轉動嗎?沿58街朝北回旅館,過了五六條街後,道路豁然開闊。到了Paseo de Montejo大道,大道中間是綠色的隔離帶,兩邊都有兩車道,外加自行車道。人行道上綠樹成蔭,街邊是供人休閑的座椅。再靠邊是不同的餐館和大公司辦公室。頗有墨西哥城改革大道的風采。正值聖誕節前,大道上裝飾著彩燈,入夜後五彩繽紛。隻是這條大道不長,約有二十條街口。去過幾次,好像人氣也不足。
在紐約時,就有不少美籍墨裔熟人誇梅裏達治安好,房價也便宜,所以有在梅裏達購房過冬的打算。為此,約了兩個地產經紀看房。順便對這座城市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城市發展規律。和舊時的北京一樣,南邊貧窮,北邊富貴。好房子和專業人士都住在北麵。隻是為了避寒,同時也怕麻煩,所以隻看公寓。其他房子本來是沒有準備看的,不知道其中一個經紀是不是腦子進水了,也帶我們看了一個單獨的住家。
公寓五花八門,什麽都有。有單樓的,有幾棟樓圍在一起,也有辦公住家連在一起的社區。基本上都帶車位和遊泳池。價格從七萬多美元到二十五萬以上美元不等。離城市越近越貴,交通越方便越貴。
印象最深刻的分別是老城和新區的兩處房產。在某種意義上他們反映了梅裏達的現實。第一處是在老城附近,離老城步行十分鍾左右。街邊的平房,沒有停車位。進門是客廳,廚房和一間臥室。再就是一個小院和另一間臥室。非常陳舊,要價十五萬美元,賣家也是外國人。房子兩邊好像都沒人住。有些令人費解。經紀羅理斯後來給我們解了惑。說大約十年前老城這一片都是被遺棄的平房。最近幾年才有外國人買下來重新裝修住人。那就是為什麽老城十分破舊的原因。
如果說老城讓人感到窒息,那,北麵的小區則讓人耳目一新。車出凱悅旅館經美國領事館向北二十分鍾進入一個新的社區。羅理斯介紹說右邊的新建築物群裏不僅有商場,還將會有一家新的凱悅旅館。美國領事館也將遷入。不言而喻,有凱悅旅館和美國領事館的地方肯定是一個好區。
公寓經紀首先把我們帶到小區的沙盤旁,介紹說這是一個商住兩用小區。完成後有商場,旅館和領事館,以及五棟二三十層樓的現代化公寓。住宅區呈封閉式,隻有居民才能入內。每棟大樓分別配備真正的遊泳池,健身房和貴賓廳(墨西哥的遊泳池通常隻有幾米長)。
看了好幾個單位,印象不錯。基本上到達紐約共有公寓的水平。離曼哈頓超豪華公寓還是有些距離。不過已經很不錯了。一房一廳十五萬美元,一千英尺的兩房一廳兩衛(四樓)二十三四萬左右。另外一棟更豪華大樓的十樓就要將近三十萬美元了。建好的三棟差不多賣完了,小區裏綠蔭滿地,樹木蔥蔥。這裏充滿了現代社會的氣息,與老城天壤之別。
與經紀閑聊中知道,曆史上梅裏達曾經有過輝煌。這裏曾經是輪船纜繩原料的供應基地,向世界上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可是幾十年前隨著化學纖維的發展,城市的這一經濟命脈遭到了重挫。這個尤卡坦半島上的明珠就一蹶不振了。這也就是很多老房子被拋棄的原因。
寫到這裏心中突然充滿了無盡的感慨。與坎昆,圖魯姆,德卡門和巴卡拉相比,梅裏達的人文和曆史極其悠久。可最近幾十年的經濟發展卻遠遠落後於那些個旅遊城市。坎昆由一個小小的漁村成為了旅遊勝地,而梅裏達卻在為自己的生存苦苦地掙紮。
花無百日紅,過去的輝煌不代表現在的美好。從去年十二月到現在一直在想梅裏達有沒有其他墨西哥城市不具備的資源,可始終無法找到答案。縱觀人文曆史,梅裏達自然比不上墨西哥城,細看旅遊資源又比不上坎昆及周邊海岸城市。此外交通也是問題。除了與多倫多有直飛外,沒有其他美國北方城市的直航。這樣能有什麽優勢與其他墨西哥城市競爭?
這一屆墨西哥政府在2024年做出了拓展梅裏達衛星城-普羅格雷索港的決定,遠水不解近渴,其效果還有待觀察。沒有經濟基礎,就沒有城市的發展。沒有自身的特色,梅裏達靠什麽鹹魚翻身?
不幸的是,叢林法則不僅適合於人類文明,也適合於城市的發展,這是無可改變的。因此,為梅裏達這座曆史悠久的城市感到一絲絲淒涼。也許,這就是為什麽在文章標題上加上滄桑二字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