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多聖地,值得專程遊

在紹興旅遊似乎要做的功課極多,不像上海、天津一類的城市,很近代才成為重要城市。名人名家基本上從近代才有。城市裏所見的建築大多都是近代的,沒有什麽年頭久遠的遺跡。 而紹興是一個極為古老的城市,曾為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都城, 而在離紹興不遠的地方又有大禹陵。這一下子便把紹興的曆史拉到了夏朝初。這僅僅是紹興的曆史。再來看看紹興的文化底蘊。這裏有王羲之, 估計受過教育的人沒有多少不知道《 蘭亭集序》的。他被譽為“書聖”。 這裏有王陽明, 他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不但精通儒、釋、道三教,而且能統軍征戰。這裏有魯迅,他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這裏有周恩來,他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革命家和外交家。還有不少其他的名人,不一一列舉。



還有紹興的園林,它以江南水鄉的獨特韻味著稱,代表性園林包括沈園、蘭亭和東湖。我們在紹興飯店住了4個晚上,飯店的園林設計也是非常出色的,遠遠超出我以前住過的酒店。

當然紹興美食也有其獨到之處,而且不乏選擇。下麵我會談到。

總之在紹興可玩可看可吃的東西很多,我在紹興呆了三天半。僅僅從個人旅遊的角度來談一下紹興。要想深入了解,還需在紹興住上一段時間。

我們是從橫店打車直接到紹興的。因為在此之前我們乘坐了一次高鐵,好像操作起來挺麻煩。先要打車去高鐵站,買票後還要等待很久才上車。下了高鐵還要打車。而且還要提著行李上下高鐵,進出站都很費周章,遠程的乘高鐵比較好,近程的就很折騰,加上當時浙江天氣還很熱。好在網約車不算很貴, 因為是長途租車,所以網約車司機比較高興。進入紹興區域,就不住地誇讚這邊漂亮,綠化好,原來司機是貴州人,也是第一次來。

紹興飯店位於城區鬧市中心,是一家五星級旅遊涉外飯店,古樸典雅的建築群配以白牆黑瓦、曲徑回廊、小橋流水、花木扶疏,具有濃鬱的江南民居特色。



一個親戚家在紹興,多年前答應去拜訪他們,可是我一連13年沒回去過,這次終於兌現承諾,沒有開空頭支票。我們受到熱情地招待,他們請我們在一家紹興菜館吃晚飯,點了許多紹興名菜。

代表性的紹興菜品有醉蟹、黴幹菜燒肉、黃酒釀醉雞、紹興臭豆腐、東坡肉和香糟醉蝦等等。

紹興美食的特點:

黃酒入味:紹興黃酒是地方特色,用於烹飪紅燒肉、醉雞等菜品,增添了獨特的醇香;

河鮮豐富:如黴幹菜蒸魚頭、白斬雞等,突出了紹興水鄉風味;

醬香濃鬱:紹興擅長使用黴幹菜、鹹菜等發酵食品入菜,形成別具一格的醬香風味。

當然餐桌上免不了上好的陳年黃酒,以前和後來品嚐的黃酒都遠遠不如這次的。

據說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出師伐吳前,以酒賞士,留下“一壺解遣三軍醉”的千古美談;在南北朝時期,黃酒已被列為貢品。“汲取門前鑒湖水,釀得紹酒萬裏香。”永和九年,書聖王羲之乘著黃酒興寫下千古書法珍品《蘭亭集序》。酒以城而名,城以酒而揚,黃酒已經成為紹興的一張名片。黃酒,源於中國,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紹興黃酒,剛柔並濟,味道馥鬱醇厚,是中國黃酒的代表。冬天釀製的黃酒,被稱為“冬釀”,是紹興黃酒中的上品。



第二天上午我們參觀魯迅故裏,它是中國著名文學家魯迅先生的故鄉,也是展示其生平與作品的重要文化地標。景區包括魯迅故居、三味書屋、百草園、魯迅紀念館等。上中學時學過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還記得其中的“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這裏是了解魯迅文學和思想的窗口,也是紹興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此處遊客絡繹不絕。參觀完了我在想,今天社會需要魯迅嗎?如果曆史需要,它會創造一個,怎麽還沒有出現哪?





鹹亨酒店臨近紹興市魯迅故裏,是一家曆史悠久的傳統酒樓,始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因魯迅小說《孔乙己》中提到的“鹹亨酒店”而聞名,被認為是小說中酒店的原型。酒店以紹興黃酒和特色菜肴(如茴香豆、醉雞、黴幹菜燒肉等)吸引遊客。隻是名聲大而已,飯菜水平還可以,稱不上出色。我認為打卡地玩一玩,吃不吃兩可,遠比不上我們昨天晚上的飯菜。旅遊最好有當地人推薦餐館,不然多做些功課查找好評的也行,很安全的是近年來連續被米其林評定的餐館,水平基本很高,隻是貴很多。







(孔乙己的茴香豆)

午飯後我們參觀了沈園。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陸遊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幹,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唐琬



陸遊的這首《釵頭鳳》詞及他與唐婉的愛情故事讓沈園聞名天下。園內小橋流水和雅致庭院充滿詩情畫意;關於這首詞究竟是不是陸遊寫給唐婉的,有各種各樣的考證。有說是的,有說不是的。也隻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我從小喜歡古詩詞,填了不少詞。但是總覺得《釵頭鳳》比較難填,至今也沒有填好一首,看來還是功底不夠 。宋朝人比較聰明,因為唐人已經將中國的格律詩推上的巔峰,宋人自知比不過,所以搞了個長短句,咱們換個賽道,這樣我可以跑過你 。

而後我們去了蘭亭朝拜書聖王羲之。據說這裏是他揮毫書寫《蘭亭集序》的地方,風景優美,有茂林修竹和流觴曲水。鵝池碑是這裏的一座三角形石質建築,碑上“鵝池”二字相傳為王羲之父子合寫,稱父子碑,又因是兩位著名書法家所寫,因此使此碑身價百倍。



天下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書法美學內標準很多,流派不一。隻是王羲之的行書為大多數人所喜愛,所以《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對於我個人來講,我更喜歡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因為顏真卿的行書更有力,而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更秀美一些 。蘿卜青菜個人所愛,要說理由每人都能找出不少理由。

在這裏我看到了曲水流觴表演。有古裝女孩將酒碗放入曲水漂流。 挺有意思。當然是有人付了錢的。一位先生在水邊搖頭晃腦地背誦《蘭亭集序》,我還合了他兩句,而後我兩相看大笑。王羲之的這篇短文浸透著人生哲理,難怪古文觀之將其收錄。有個有趣的成語故事我要提一下。我們尊稱妻子的父親為嶽父、泰山。那麽女婿的雅稱是什麽?

傳說東晉太傅郗鑒派人到丞相王導家物色女婿,得知消息的王家子弟每個人都紛紛修飾容貌以求表現,其中唯獨王羲之一人若無其事地坦露腹部,臥於東床,嘴裏吃著胡餅,態度從容。使者將這情形回報後,郗鑒察訪得知這人是王羲之,於是就把女兒嫁給了他。後來「坦腹東床」,就用來指當女婿,女婿的雅稱為“令坦”。

接下來我們去了位於古城西北角的陽明故裏。王陽明(1472—1529)是中國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2022年紹興重建了王陽明故居並新建了王陽明紀念館。故居原址為明代新建伯府,新建伯是他的爵位。府邸曾因多次火災幾近湮沒。通過考古發掘,確認了其布局,揭示了這位大思想家六年生活與講學的重要場所。重修後的故居恢複了門廳、明德堂、至善堂等結構,並妥善保護了碧霞池、飲酒亭等遺存。故居複建建築遵循伯府原有格局,采用“一軸、四進、六重”的平麵布置方式。建築構造采用與曆史遺存和文物推測相吻合的風貌複原;建築在采用傳統形式與構造手法的同時,兼顧現代功能與規範要求,考慮觀賞、利用及消防疏散和安全救護等現代需求,源於傳統,而優於傳統。王陽明故居與紀念館的規劃與建築設計,充滿了情景的再現與重塑。整體給人的感覺是下麵兩句話。

——大吾之境,無滯之情;

——博大易達,透逸有秩。

新建築非常漂亮,推薦造訪。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對中國乃至東亞思想史產生了深遠影響。曆史上對他的評價既有讚揚,也有爭議。

正麵評價: 王陽明的“心即理”、“知行合一”等思想主張被認為繼承並發展了儒家傳統,開創了儒學的新篇章。他提倡道德修養的自覺性,主張通過內心的反省和實踐達到“致良知”,為個人和社會的道德建設提供了重要理論。他不僅是思想家,更是實踐家,在軍事和政治上成就卓越,平定南贛叛亂、治理地方有方,被譽為“文武雙全”的典範。

反麵評價: 一些批評者認為王陽明的“心學”過於強調主觀性,可能導致對外部規範的忽視,被誤解為任性妄為。此外,部分保守士人認為他的思想偏離了傳統儒家的禮法秩序,對當時的社會穩定構成潛在威脅。

總體而言,王陽明以思想革新和實踐精神聞名,他的貢獻遠遠超越了爭議,成為中國思想史上的不朽人物。蔣介石十分推崇王陽明。台灣的陽明山原名“草山”,為此老蔣被譏諷為“落草為寇”,所以他將草山的山區改名為陽明山。陽明山我是二十年前去的,記憶已經有些依稀了。

書聖故裏的曆史風貌保留非常完整,位於紹興越城區,其名源於1700多年前,因書聖王羲之曾居住於此。除了這位如雷貫耳的名人,這裏也是“學界泰鬥”蔡元培的故裏,是劉宗周、黃宗羲等曆代名士的求學聖地,這一片老城區裏,藏著千百年間動人的古城舊事。來此參觀的人們無不在王羲之的墨池拍照打卡留念。傳說這是書聖清洗筆硯之處,一池清水生生被洗黑了。

第三天上午參觀了東湖,它位於紹興城東,是中國著名的江南水鄉園林之一,以湖光山色和岩石洞景聞名。東湖三麵環山、一麵臨水,湖麵如鏡,碧波蕩漾,被譽為“紹興小西湖”。景區內有石橋、亭台、水榭等古典園林建築,湖邊奇峰怪石相映成趣,水上可乘烏篷船遊覽湖中美景。東湖還是一處天然的石文化博物館,洞中有形態各異的岩石景觀,充滿神秘氣息,是紹興悠久曆史與自然美景結合的代表性景點。我們坐在烏篷船上,看著美景,心情極好。不知道為什麽我想起了北宋宋祁的《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

東城漸覺風光好,榖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遊東湖,開始風大,烏篷船不開,等我們到了碼頭卻又可以坐了,船工一邊用手搖槳,另一邊則是用腳踩槳,特別協調。東湖景色也堪稱一絕,神鑿鬼斧,渾然天成,來紹興非常推薦來遊東湖。



下午我們去了大禹陵,天下起了小雨。它位於紹興市區東南約8公裏的會稽山麓,是中國古代治水英雄和夏朝開創者大禹的葬地,也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象征之一。陵區依山而建,環境莊嚴肅穆,由禹陵、禹祠和禹廟組成。禹陵內有禹碑、禹廟碑亭等文物古跡,記錄著大禹治水功績和曆史傳承。每年都有許多遊客前來瞻仰,特別是清明祭禹活動更為盛大,體現了華夏民族對大禹精神的崇敬與傳承。





(乘烏篷船進入景區)

大禹的巨大雕像在一個小山上,一共957節台階,我們爬上去還費了不少力氣。一是因為下雨地滑,二是因為已經旅遊了很久,身體相當疲憊。不過爬上來值得。



園區有一口大鍾,十塊錢可以撞三下。我使足力氣撞了三下,鍾聲在天地間回蕩了很久。

大禹陵後我們回到紹興參觀了周恩來祖居,它的原名為錫養堂,在紹興城內勞動路上。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周懋章妻王氏壽至百歲,浙江巡撫特給“百歲壽母之門”匾額一方致賀,故又稱“百歲堂”。周恩來先輩世居於此,祖父任職江蘇時,遷居淮安。周恩來生於江蘇省淮安府山陽縣(今淮安市)。錫養堂內有周恩來的銅像。祖居裏有緬懷廳,內設“風範垂青史”周恩來的生平圖片陳列。

晚飯我們在一家叫“蘭亭記“的紹興菜館用餐。它位於倉前直街,這個店裏環境不錯,幹淨整潔,古色古香的,還有臨水的座位。我們點了幾個清淡的菜,味道不錯。







(老城夜景)

第四天清晨我去了越王台。它位於紹興市區臥龍山(府山)東南麓,為後人為緬懷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複國雪恥而建,據古籍《越絕書》記載:“越王台規模宏大,周六百二十步,柱長三丈五尺三寸,溜高丈六尺。宮有百戶,高丈二尺五寸。”後屢建屢毀。1939年,日軍軍機轟炸紹興,越王台被炸毀。1980年根據南宋嘉定十五年紹興知府汪綱所建越王台遺址重建越王台城樓。現今的越王台下部分為磚砌結構的越王台基座,是宋代建築遺址,基座中間有一高7米的拱形大門;上部分為宮殿式建築,現為“越國史跡陳列”廳。展廳外是這副很有名的對聯:

“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這個景點就在紹興飯店邊上不遠處,是個免費公園。每天早上不少人在這裏鍛煉身體,唱歌的,跳舞的,跑步的五花八門。挺熱鬧。

在我們離開紹興去上海前,我在酒店門口看到結婚場麵。有鼓樂隊演奏,攝影師在反複拍攝新郎上車畫麵。八輛黑色奔馳停在酒店門口,很氣派,估計是富家子弟結婚,我好奇地看熱鬧。

紹興旅遊的內容太豐富,而我隻是蜻蜓點水的過客。然而我完全能夠確信紹興是一個非常值得專程造訪的城市。別了王羲之,別了王陽明,別了魯迅!



捷潤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謝謝評論。可以訂閱我的油管頻道。我目標100國,國國有視頻。祝好。
捷潤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琪子' 的評論 : 謝謝鼓勵。祝好。
琪子 發表評論於
謝謝你的照片、文字分享。很好看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紹興的確值得遊。記得沈園有陸遊形容枯槁的雕像,印象深刻,謝謝你的文章和片片帶我重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