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香港的投資故事

元旦後某晚一個聚餐,同台大都是認識的中西區朋友,晚飯很輕鬆,席間各種話題。

主人家應該也是花點兒心思的,坐我左手邊是認識十來年的C先生,已退休十來年(以此推算70多歲)。閑聊間得知他因為工作原因1996年從油麻地(九龍)搬來西營盤,以80萬買下現在居所現在已經升值約7~8倍。一聽他這樣說,坐我正對麵的A先生(估計60來歲)忍不住分享說,他之所以現在過得還算不錯,主要是在SARS時,以250萬入手三個單位,使得他目前每月都有大概三萬多的租金收入。過得不錯,這是他自謙的說法,在香港,有三個單位收租,那簡直不要太爽。

一聽到這,同席其他人紛紛向他請教,A先生也不吝嗇,又分享說,這麽多年的起起伏伏,他得出結論隻有兩個做法讓人財富增長:一,存錢;二,買磚頭(買樓)。一聽是存錢,大家又討論了一番當前銀行的利息,當然香港跟隨美國目前處於減息的通道上,這是都沒有異議的了。

A先生又補充說,買樓的時間timing很重要。那是自然,誰也不能保證買在最低點,但盡量避免買在高位吧。

C先生又說,他80萬買入的 那個單位並非他升值倍數最多的房子,他搬離九龍的那個單位,最初是以20萬買入的,搬離幾年後以200萬賣出,升值約10倍。當然C先生和A先生的關鍵區別在於,他的樓是自住,而A先生是收租即大家口中的投資房。

當然尤其不可忽略的是他們的買房故事所處的時間背景,整體上也反映了香港過去半個世紀的長期的上升和短期的波動發展曆程。

對於買樓,A先生還分享了一個點:買樓不能買心頭好(個人喜好),而是要看投資回報;還以他親身經曆加以說明:他剛結婚(應該是20、30年前)時在澳洲買了間大house(香港地小人多,大部分香港人都有大house情節),持有多年,但回報收益遠遜另外一區的房產。如果持有收租,澳洲對收租房額外要征收某項稅費,比租金還貴,所以他和太太在幾年後隻能將澳洲樓賣出。

聚餐就在上環,飯後一路步行回家,回想著前輩們的故事,不禁感慨。有些投資的原理雖然懂但也是在來港十幾年後才慢慢明白的,有些道理才剛剛感受到,而有些道理就正正是踩了的坑。記下來,當作投資筆記或經驗分享也好。

Helensburgh 發表評論於
香港中原指數,1996年為60多, 疫情前最高為180,現在為140。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