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的古埃及文物

徐誌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筆。天馬行空,喜歡寫作。閱讀曆史、地理等知識,追尋探險背後的故事。曾上電視參加益智類競賽節目-金頭腦,並奪得月優勝。這就是我,一個愛好廣泛的小夥子。
打印 被閱讀次數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博物館之一。該館所收集的古埃及藝術品,是開羅以外最豐富的館藏;大約2.5萬件展品包括了藝術品、曆史文物、對文化十分重要的物品,林林總總,來自舊石器時代(30萬年前)到羅馬行省時期(公元四世紀)的埃及都有。這些館藏文物一半來自私人收藏家的捐獻。



今天,幾乎整個館藏在32個展廳和8個研究展廳以時序來展出。總體而言,館藏反映了美學價值、曆史、宗教信仰、和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

自1906年起,公眾對古埃及文化的興趣日益增加;為了回應訴求,博物館在埃及開始了長達35年的考古工作。一半以上的館藏都是來自這些考古工作。

館藏文物“拉美西斯二世神廟的門框”就是源自那個階段的考古發掘



這些巨大的石塊來自為紀念拉美西斯二世登基五十周年而修建的大門。拉美西斯二世是聖經中《出埃及記》中的法老,是古埃及其中一位最偉大的法老。

在石塊上,兩個供奉場景被一層一層地設置。在上層場景中,拉美西斯二世向Kamutef 的形象獻上奠祭,Kamutef 被認為是生育神明。在下麵的場景中,國王正在祈禱,並向皇家?年的守護神“普塔塔塔寧”提供貢品。右側刻有拉美西斯三世粗略地刻下了自己的漩渦花飾。

這些石塊是由大都會博物館的埃及探險隊於1912年至1913年發現的。當時它們被重新用於拉美西斯四世在阿薩西夫山穀建造的一座巨型神廟的地基中。拉美西斯四世的兩位繼任者繼續修建該工程,但從未完工。



展館中最大型的文物為丹鐸神廟(Temple of Dendur)

公元前23年,埃及行省總督Gaius Petronius 受羅馬皇帝奧古斯都之命,在努比亞(尼羅河中遊)建造一座神廟,以供奉伊西斯女神、以及當地努比亞酋長的兒子佩德西和皮霍爾。

丹鐸神廟於公元前10年完工。該神廟高4.9米,寬6.6米,長13米。羅馬皇帝奧古斯都以此來神化自己在埃及的統治。

丹鐸神廟是托勒密和羅馬時期神廟的典範,其根源在於早期埃及的建築風格。與該地區的其他神廟一樣,它是由當地埃及建築師設計的,並由粉紅色的努比亞砂岩塊建造。這些人可能與奧古斯都的人一起開發神廟的銘文和雕刻。創建這座神廟的石雕師和建築者采用了數千年的埃及建築美學和方法



神廟建築群位於30米高的砂岩平台上,俯瞰尼羅河。神廟建築群周圍環繞著泥磚牆,從前門到後門長25米,高8米。該牆曾經控製著進入神廟建築群的通道,但在幾百年前已經被歲月抹去。尼羅河的門戶是一座幸存下來的紀念塔;一條道路從塔台延伸9米,穿過露天庭院到達神廟建築。



神廟由三部分組成:前殿、前廳、和聖所。門廊是神廟的前麵,它包括兩根裝飾精美的柱子,其複合頂部描繪了蓮花;前廳最初由木門隔開,通向埃及人相信眾神的居住地;聖所內有一塊存放神聖樹皮的石頭和一個雕像壁龕。聖所的後牆有一個隱藏的房間,長9.5英尺、高6英尺、寬2.25英尺。通過旋轉南外牆上的一塊石頭即可進入該房間。其目的未知。

在神廟後麵的懸崖上,有一個切入岩石表麵的小房間。它可能是佩德西和皮霍爾埋葬的地方,或者是他們墳墓的代表。

神廟各處都有裝飾有浮雕,這些浮雕最初塗有鮮豔的色彩。描繪的人物包括奧古斯都(羅馬皇帝)作為法老與女神和眾神互動。這些雕刻還紀念兩位英雄努比亞兄弟,他們成為半神,名叫皮霍爾和佩德西。

除了前室門框和聖所後牆上的浮雕外,前室和聖所沒有任何裝飾。後者將皮霍爾和佩德西描繪成分別崇拜伊西斯和奧西裏斯的年輕神。

神廟的外牆上刻有奧古斯都皇帝作為法老向伊希斯、奧西裏斯、和他們的兒子荷魯斯獻祭的浮雕。該主題在神廟第一個房間的浮雕中重複出現,展示奧古斯都祈禱和獻祭時的情景。

與雕刻相關的象形文字將奧古斯都稱為凱撒、法老、和Autotrator(希臘語中獨裁者和君主的變體)。這種拚寫錯誤似乎是故意為了在象形文字中實現更大的對稱性。

外部南門入口處有來自上埃及和下埃及的戴著王冠的眼鏡蛇。左邊是白色王冠,象征上埃及;紅色王冠代表下埃及。左側描繪了伊希斯站立的樣子,她身穿緊身鞘,頭戴牛角,還有代表太陽神的帶翼圓盤。她一隻手拿著安卡,生命的象征。

南牆上的場景描繪了法老和兩兄弟皮霍爾和佩德西帶著香和水的禮物。埃及人相信法老或奧古斯都通過向眾神獻香可以永生。兩兄弟都坐著,一手拿著一根權杖;權杖是權威和生命的象征。

北牆描繪了伊希斯。門廊的柱子上裝飾著浮雕,上麵刻著人們向神廟獻上動物和鮮花的供品。

在塔的東側,浮雕描繪了奧古斯都在佩德西和皮霍爾麵前手裏拿著一個亞麻布袋。

南坡道上有奧古斯都向哈內多特斯神獻上一條眼鏡蛇(真理眼鏡蛇)的浮雕。在這裏,奧古斯都穿著埃及服裝 - 一條帶有公牛尾巴的短裙,戴著上埃及的白色王冠。

……

該神廟在埃及一共矗立了一千九百多年, 期間曾遭遇日曬雨淋、沙塵暴、洪水、人類塗鴉、建築物石塊被村民偷走等破壞;公元六世紀至十三世紀,神廟被用作教堂,造成了一些損壞。

上世紀六十年代,埃及計劃修建阿斯旺水壩,庫區水位將淹滅這座位於阿斯旺以南90公裏處的神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了拯救努比亞古跡國際運動,其中包括丹鐸神廟。五十個國家加入了這一努力,提供了設備、專業知識、和資金。埃及古物學者、攝影師、和建築師對這座神廟進行了兩年的記錄和研究。1963年,該神廟被拆除,由原址遷出。

為了感謝美國政府為拯救性發掘阿斯旺大壩庫區其他各種古跡文物所貢獻的1600萬美元財政資助,埃及政府於1965年將該神廟贈送給美國。肯尼迪總統遺孀賈奎琳. 肯尼迪代表美國接受了這份禮物。1967年,國家藝術與人文基金會任命了一個委員會來考慮有興趣展示這座神廟的機構的申請。

為了爭取神廟的新安置點,美國的幾座城市,如伊利諾伊州的開羅市、田納西州的孟菲斯市、鳳凰城、華府、波士頓等紛紛提出了安置計劃,但被委員會一一否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則提出,將該神廟安置在室內,並調節室內的溫度、濕度來保護該神廟,這一方案得到了文物委員會的青睞。

這座640噸重的埃及神廟被拆開,裝進661個板條箱,由貨輪Concordia Star號運往美國,並於1968年八月到達紐約。整個文物搬運共耗資950萬美元。

為了容納神廟,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在其旗艦建築中增加了一個新翼樓。康涅狄格州的建築師Kevin Roche (凱文. 羅奇)和John Dinkeloo為博物館設計了新翼。羅奇是埃及建築的粉絲,此前曾將金字塔納入他的建築設計中。為了表現尼羅河和原址的懸崖,建築師在神廟前麵放置了一個倒影池,在後麵放置了一麵傾斜的牆;神廟保留了原來的東方朝向。他們還設計了點畫玻璃天花板和北牆來漫射光線並模仿努比亞的照明,他們使用密室和技術來重現埃及的氣候。

1975年7月,博物館的管理員和石匠開始重建神廟。神廟展覽於1978年9月向公眾開放。另外六個埃及藝術展覽廳位於丹鐸神廟入口附近。一位藝術評論家指出:建築師凱文. 羅奇創造了一個“展示櫃”,其目的與這座小神廟本身一樣成功。



資料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mple_of_Dendur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大都會,大英博物館都很讚,多謝介紹!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