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公學的第一個工程專業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漁蔭密樹,夜博然明燈。
打印 被閱讀次數

1896年,盛宣懷經奏準在上海創辦南洋公學,1905年更名為商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1907年更名為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1911-1912年間為南洋大學堂,1912年更名為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1906年秋,為適應鐵路事業快速發展的需求,學校應商部要求設立了鐵路工程班。次年九月前農工商部左侍郎唐文治掌校,年底建成鐵路專科,偏重於以修建鐵路為主的土木工程,成為學校曆史上首個工程專業。原鐵路工程班的學生和當年暑假招入鐵路工程班的新生,轉習鐵路科。1908和1909年又先後設立電機專科和航海專科,學製均為三年,這裏 “專科”意為高等專門教育。學校隨即頒布了《郵傳部高等實業學堂章程》,從辦學宗旨、學製、係科和課程設置、招生、教職工職責、學堂規則、考試、賞罰到放假、出洋留學以及附設小學堂等方麵都做了明確規定。

鐵路專科辦學參照了歐美鐵路、土木專業以及清廷 “癸卯學製”製定的 “土木工學門科目”課程設置和教學計劃,主要采用原版英文教材。專業教習均延聘接受西方現代工程教育的相關專家,如美國人璞德(C. Porter)、畢登(Wm. E. Palten)、司鐸克(E. P. Stocker)、萬特克(H. A. Vanderbeek)、樸爾佛(H. E. Pulver),以及康奈爾大學土木工程碩士胡棟朝(振廷,Theodone C. Hu)、李德晉(旭昇,Lee The-Tsing)等人。根據《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年譜》,有 “近代築路先驅”之譽的胡棟朝分別擔任教務長(1909)、鐵路科科長(1911)。1912年11月,唐文治校長在《致交通部函》中匯報: “所有路科(即鐵路專科)課程,從前教務長胡棟朝支配,並於前郵傳部所派會考員、時任京張鐵路總工程師詹天佑參酌。”

1911年《郵傳部高等實業學堂章程》修訂版中,鐵路專科的課程設置如下:

第一學年

第一學期:經緯幾何,平麵測量(講義、繪地圖、實驗),建築學理論,山川畫兼繪字,實驗,地質學理論,分析化學,古文釋義。第二學期:經緯幾何,平麵測量(講義、繪地圖、實驗),建築學理論,建築畫,材料試驗,地質學理論,工藝化學,古文釋義。

第二學年

第一學期:微分學,鐵路測量(講義三、實驗四),圖形幾何,材料力學,燃料理論,電學釋理,作文二尺牘一。第二學期:積分學,鐵路測量兼土方學(講義五、實驗四),圖形幾何,建造壓力學,重學(機器學),尺牘一名學二。

第三學年

第一學期:微分學,鐵路法學,大地測量,汽機學講義,橋梁學圖樣,水力學,熱力學講義,重學(機器學),政治淺理。第二學期:鐵路管理(五),轉運(二),工程法律,工程問題,橋梁學圖樣,熱力學講義,水力學,汽機學(講義,實驗),天文學,政治淺理。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根據教育部的要求,鐵路科改為土木科、電機科改為電氣機械科,胡棟朝複聘土木科科長一年。課程設置以美國大學同類專科為藍本,基礎課、專業課用英文講授,學生作業和考試也一律使用英文。根據《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章程》,土木科的課程設置如下:

第一學年:數學,物理,外國語,測量學,地質學,計劃及製圖,測量實習,化學定性分析。

第二學年:數學,應用力學,測量學,建築材料學,鐵道學,道路學,石工學,橋梁學,衛生工學,實習。

第三學年:應用力學,水力學,機械工學大意,測量學,建築材料學,鐵道學,河海工學,鋼筋混合土構造法,施工法,電氣工學大意,工業經濟,工廠管理法,工業簿記,應用天文學,工程合同。

1918年,由電氣機械科科長謝爾頓(Sheldon)和土木科科長萬特克建議,經教育、交通兩部批準,學校正式將預科改為本科一年級,原各科一、二、三年級各遞升一年,與四年大學本科完全一致。1921年交通總長葉恭綽整頓改組國內高等交通教育,組建交通大學,土木科轉到唐山。除1911年外,1909-1921年間滬校共有12屆鐵路/土木科學生178人畢業,現將這178位畢業生的名單及部分學子的簡介收錄如下。

1909(5人):吳思遠、高恒儒、潘善聞(禹言)、胡士熙(春台)、鄭家斌。第一屆五名學生於1909年7月31日畢業,並經學部、郵傳部和學校聯合舉辦畢業考試核定, “成績頗優,具有高等程度”。當年唐文治規定每年選派鐵路、電機兩科畢業生入歐美大學,鐵路科畢業五人中除鄭家斌外均赴英國留學。後來吳思遠鄭家斌任鐵路工程師數十年;潘善聞在銀行界工作,曾任北平中孚銀行經理;胡士熙曾任交大滬校土木工程教授多年。

1910(13人):俞亮、王繩善、林莊、郭鵬、顧詒燕、盛守鑫、餘建複、孫同祺、李保齡、康時清、陸世勳、周熙、梁樹釗,當年選派畢業生俞亮、郭鵬赴美國留學。1911年學部奏請清政府給予在北京複試合格的各省高等學堂畢業學生以獎勵,共上報140人,其中僅有6人獲最優等。本校報送鐵路科學生5人,其中李保齡(84.38分)、康時清(83.42分)、陸世勳(80.10分)三人獲最優等獎勵,周熙(77.50分)、梁樹釗(71.70分)二人獲優等獎勵。作為清政府最後一批官派選送留學生,李保齡、康時清、陸世勳、周熙、梁樹釗赴英國留學。

1915年,李保齡和康時清二人均獲得伯明翰大學礦冶工程係學士學位。李保齡出生於江蘇鎮江,回國後在北京技術學院、北洋大學任教,擔任開灤煤礦總局總工程師,中國現代地質事業開創者之一,其長女、女婿為著名語言學家李佩和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康時清回國後在安源煤礦工作,曾被選為英國皇家科技學院院士,後擔任交通大學、複旦大學、大夏大學、同濟大學土木工程教授,是中國礦冶地質工程元老。王繩善也曾留學英國,回國後任湘鄂段機務處長,1925年到交大滬校任教,1928年出任機械工程學院首任院長;他提倡 “機械工程是學理與手藝並進”,必須 “將學理與手藝混而為一,才能有所發明”。圖為鐵路科1910屆師生合影,前排左三為唐文治校長。

1912(12人):朱肇昌、馮其禮、高恭安、王承熙、許複陽、席德懋、馮介、王聲漢、王翀、沈炘來、陸守堅、過科先。

席德懋(建侯,1892-1952),江蘇吳縣人,出身於中國近代著名金融和買辦家族,伯明翰大學商科碩士。1916年學成回國,任上海華義銀行買辦。北伐戰爭後進人中央銀行,1948 年出任中國銀行總經理。馮介(介民,1891-1979),廣西北流人。1914年留美,美國伊利奇大學土木工程係學士和碩士,畢業後在美國鐵路工作長達12年。1929年回國,曾在膠濟路、滬杭路、湘桂路任鐵路工程師、主任等職,以及廣西大學土木工程係教授、係主任。陸守堅,江蘇青浦(今屬上海市)人,民國名醫和小說家陸士諤胞弟。留學美國舊金山大學,專攻土木工程,回國後曾任張學良秘書,後任滬杭鐵路滬嘉段段長等職。

1913(22人):魏景行、王家鏞、朱鼎元、尤挺倫、鈕因祥、楊毅、蘇在奇、尤乙照,柴福沅、徐佩琨、錢德新、談克峻、李應慈、張福霖、車誌城、蘇琯煌、鍾文滔、梁汝縉、陳邦傑、龔紫新、楊廷英、盛逸銘。鈕因祥、楊毅、尤乙照三人畢業後,次年赴美火車公司實習。

鈕因祥,浙江吳興人,在美國普爾門機車製造廠實習兩年後回國,曆任京綏鐵路南口機務段公務員、京綏鐵路張家口機務段段長、中東鐵路管理局機務處副處長等職。徐佩琨(叔劉,1892-1980),江蘇蘇州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經濟學碩士。回國後任教於交大滬校,曾擔任管理學院院長,曆任暨南大學、中山大學、香港理工學院、中央大學商學院、國立上海商學院教授,以及國立北平鐵道管理學院院長、新加坡南洋大學商學院教授兼院長。

1914(17人):楊培琫、張時雨、孫多頲、顧振新、陳昌驥、陸承謀、王均、諸人騏、劉天成、李毓庠、黃應鍾、樊巽權、陳璋、劉傑、薛佑宸、歐陽藜閣、孫炳忠,其中楊培琫、陳昌驥被交通部派美國火車公司實習。楊培琫曾任交通大學土木學院教授,所著《土力學》是1940年代用中文編寫的土力學教材中較完整的一本。

1915(17人):淩鴻勳、陳體誠、黃炎、楊耀文、傅世義、張偉、鄭炳銘、仲誌英、文之孝、過錫彤、程鵬翥、楊華、侯瑞祥、蔣炳英、彭清裕、黃振廷。

淩鴻勳(竹銘, 1894-1981),廣東番禺人,以第一名畢業後,1917年交通部派遣赴美橋梁公司實習。1921年參與籌辦交通大學,任滬校副主任、校長,後任職於隴海、粵漢、湘桂等鐵路工程局長兼總工程司,被譽為一代工程巨子,1948年當選為中研院第一屆院士。赴台後於1951-1971年間擔任中國石油公司董事長,國立交通大學得以在台複校,其居功甚偉。陳體誠(子博,1896–1942),福建閩侯人,赴美留學入加基鋼鐵學院學習橋梁工程。回國後任閩江工程局和京漢鐵路局工程師、浙江省公路局總工程,以及交通部公路運輸總局局長、中緬運輸總局副局長、國家總動員會議運輸組主任等職。圖為土木科1915屆部分學生合影,右列上為淩鴻勳。

1916(18人):薛次莘、李鏗、俞楚白、李學海、陸學機、莫衡、楊耀溫、許逸、葉家俊、徐芝田、張勳基、陸爾康、陳慶江、譚鐵肩、杜鑫、顧翊經、張祥熊、賈範。

薛次莘,考取清華首批庚款專科生,留學麻省理工,回國後曾任交大土木工程係教授和係主任,及西南公路管理局局長等職。李鏗,與薛次莘同時考取清華首批庚款專科生,康奈爾大學土木工程碩士,1929-1931年間與建築師呂彥直和結構工程師馮寶齡共同設計、建造了廣州中山紀念堂。俞楚白(1889-1955),江蘇昆山人,著名建築師,1930年代曾主持設計江灣體育場,以及上海市中心區域圖書博物兩館的鋼骨水泥圖樣。

1917(12人):裘燮鈞、陸鳴盛、黃宗齊、陸承禧、夏全綬、張紹鎬、蘇德煌、伍淵、朱樹怡、孫多蓁、李偉、王昌社,其中陸鳴盛、夏全綬、張紹鎬畢業後赴美工廠實習。裘燮鈞,1895年出生,考取清華庚款專科生,1918年康奈爾大學土木工程碩士,著名建築師。

1918(12人):孫寶墀、顧宜孫、董憲、吳鍾偉、陳中正、曹曾祥、楊惺華、金雲、徐昌、汪禧成、姚鴻逵、鄭成祐。

孫寶墀(1894-1945),江蘇江陰人,畢業後由交通部選派赴美深造,入哈佛大學專攻橋梁結構學,獲土木工程碩士學位。1922年回國後相繼擔任南京河海工程學校、唐山大學、中央大學工學院教授,以及鐵路工程師,在結構力學、土壤力學等方麵有較深造詣。顧宜孫(睛洲, 1897-1968),江蘇南匯(今屬上海市)人,考取清華庚款專科生,分別於1919和1921年獲康奈爾大學碩士和

博士學位。回國後在唐山交大終身執教,一級教授,是著名的“唐山五老”之一。

曹曾祥(1896-2000),畢業後在泰國、新加坡等國擔任土木工程師,1921年到亞細亞火油公司當工程師,是中國多地油庫的設計者。楊惺華(Yang Sin Hua),江蘇無錫人,畢業後在南洋從事土木工程工作,1928年成立新加坡“大南洋建築公司”,兼任公共建築部鐵筋混合土木工程要職。汪禧成(孟賀,1896-1976),江蘇無錫人,1921年康奈爾大學碩士。中國鐵道信號事業的開拓者,曾任國民政府交通部鐵路技術標準委員會主任、北方交通大學教授。

1919(15人):顧懋勳、章彬、康時振、金湯、盤珠衡、許貴年、金耀銓、黃寶潮、張樹源、丁人鯤、黃選青、範祖璧、莫乃榮、金士成、孫恩秀,其中顧懋勳、康時振、金湯、盤珠衡畢業後赴美實習。

顧懋勳(1896-1975),江蘇無錫人,橋梁專家,曾任武漢橋梁工程學院教務長、副院長,以及鐵道部大橋局副總工程師,曾參與修建武漢長江大橋。丁人鯤(1898-1983),江蘇昆山人,考取清華庚款專科生,康奈爾大學土木工程學士,威斯康辛大學土木工程碩士。1922年回國後相繼擔任唐山交大、杭州之江大學、武漢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土建學院土木係教授。1924年丁人鯤任中國大學足球隊隊長,還出任交通大學體育係主任,他與胞弟丁人夔兩人曾是百年前叱吒中華足壇的名宿。範祖璧(益春,1891–1971),江蘇南匯(今屬上海市)人,畢業後曾入職亞細亞火油公司,參與整修洛臨、潢三、洛潼公路並擔任過主任工程師,抗戰後期負責大渡河上石棉大橋前期及接線和渡口工程。

1920(20人):姚滌新、徐鑫堂、王裕光、黃曰鯤、顧曾授、孫多項、周浩泉、餘謙肅、馮寶齡、時昌黎、許貫三、王元齡、林瑞驥、韋國英、張有彬、錢夔、王遵軾、劉用臧、陳琮、邵禹襄。

許貫三,1896年出生,湖南長沙人,畢業後赴美實習,1923年考入康奈爾大學研究院,1025年碩士。回國後任公路橋梁工程師,先後在華東交通專科學校、青島工學院、西安建築工程學院任教。林瑞驥,中國第一代本土建築師,1933年設計了上海沙船大王嚴同春宅。錢夔,浙江嘉興人,畢業後留美專攻水利工程,康奈爾大學碩士。1922年回國工作,其次女是著名水利學家錢正英。邵禹襄,五四運動積極分子、交大最早的國民黨學生黨員,被稱為“新青年聖人”,畢業後留校任教。

1921(15人):江應麟、施孔懷、鄒恩泳、桂銘敬、謝雲鵠、徐節元、沈劭、葉聲、趙貽鏡、葛文錦、徐承爌、戴居正、楊樹鬆、尤寅照、葉旺時。次年二月,交通部派沈劭、徐承爌、尤寅照等人赴美實習。

江應麟(1900-1988),江蘇無錫人,1922年創辦無錫實業中學,1927年開辦實業建築公司,致力於無錫工業、市政及住宅的建築設計。施孔懷(1897-1969),江蘇海門人,1931年獲康奈爾大學土木工程碩士。抗戰勝利後任上海浚浦局副局長、代理局長,新中國成立後任上海港務局總工程師,一級工程師。鄒恩泳(蔭詩,1897-1943),江西餘江人,鄒韜奮胞弟,康奈爾大學土木工程碩士。回國後先在唐山交大任教,後在上海工務局、公用局工作,抗戰時期先後任雲南大學土木係教授及中國通運公司經理。桂銘敬(1899-1992),廣東南海人,康奈爾大學土木工程博士。曾任粵漢、湖桂、黔桂鐵路局副局長兼總工程師,以及嶺南大學工學院院長,中南大學鐵道建築係、橋梁與隧道係主任。

沈劭,福建閩侯人,畢業後留美,路橋工程師,曾任國民政府交通部次長。趙貽鏡,曾任上海交大物理係講師、副教授,著名數學家吳文俊的老師。戴居正,1898年出生,1927年獲愛阿華州立農工大學碩士學位,1929 年參與寧杭公路定線工作。曆任上海交大、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工學院教授,著名道路交通工程材料專家。尤寅照,江蘇無錫人,1922年曾到美國進修。1933年由鐵道部派出,參加由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領導的綏新公路線路勘察,參與完成《綏新勘路報告》,抗戰爆發後遷居香港,踏入商界。圖為1920年校園鳥瞰。

1921年7月1日,交通部所屬四所學校完成合並改組工作。滬校土木科三年級19人、二年級9人全體赴唐校,分別入大學四年級和三年級。唐校土木工程科四年級設置鐵路工程門、橋梁及構造工程門、市政工程門、水利工程門和衛生工程門,從而開啟 “交通大學”的曆史新階段。

相關博文鏈接:南洋學會考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206/17208.html.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