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他是一個很“多事”的人。早年看他發微博,經常有當街跟人吵架的經曆。
比如前些年,他在小區門口見到一個老太太拄著拐杖顫巍巍往前走,因為那段路沒有人行道,也不寬,所以後麵有輛車暫時被擋住。結果司機狂按喇叭,把老太太嚇了一跳,差點摔倒。朋友立刻衝上去扶住老太太,指責司機沒有公德,完全可以喊一聲,或者在後麵慢慢跟著走,而不是狂按喇叭。
他也不是一味尊老。也是在小區門口,他見到有老人進出時不給後麵的人扶一下門,甚至直接甩門,結果撞到了後麵的小朋友。他立刻上去指責,認為老人毫無公德,為身後緊跟著的人留門是起碼的禮貌。
毫無疑問,在許多“歲月靜好派”眼裏,我這個朋友太“多事”了,“這些事兒跟你有啥關係”?而且也太“負能量”了,“就不能關注點好的方麵嗎?”
同樣,在現實中,那些熱衷維護自身或他人應有權利的人,也往往會被視為“多事”。
21年前,我還是個學生,在《南方都市報》寫每日專欄,經常混在當時的南都辦公室,動不動就跟著編輯們蹭吃蹭喝。當時王小山叔叔(叫“叔叔”顯得我年輕)也在南都,有一天我跟著他和其他幾個編輯去吃飯,飯後經過一條老街,見到城管在驅逐一個擺地攤賣番薯的老人,言語不太客氣。他非常憤怒,走過去幫老人說了幾句。之後一路上,他都在碎碎念,說自己太慫,隻能幫忙說幾句話,幫不了太多的忙。
估計這事兒,他自己都忘了,可就是因為這件挺身而出的小事,我認定小山叔叔確實是個好人。當然,很多人看到這兒,會覺得小山叔叔實在太多事了,趕小販關你啥事?或者扮演杠精,非要來探討一下擺攤對不對的問題。還有很多人會出於好心,認為小山叔叔不該這樣做,因為“有風險”。更“聰明”的人則會說:“管這麽多幹什麽,沒有任何用處,改變不了任何東西。”
這話當然是對的,所以許多年過去了,小山叔叔也早已心灰意冷。不過他在日本過得優哉遊哉,祝福他,也羨慕他。
我生於80年代,小時候看報紙,經常能見到關於社會風氣的討論。那時的報紙尺度還不小,類似“一人遇溺,幾百人圍觀卻無人施救”的新聞,總能掀起一番大討論。還有“孩子在車上見到扒手,卻被父母捂住嘴不準聲張”,也是媒體上常見的討論題材。目標指向都是社會責任感的缺失。
這麽多年過去了,風氣有沒有改變我不知道,但討論的空間肯定在收窄。舉個例子,90年代我讀中學時,老師說柏楊那本《醜陋的中國人》寫得不好,泄憤多於講道理,但不可否認許多問題確實存在,值得深思。可到了當下,我見到有老師對孩子們說“不需要看內容,光看書名就知道作者不是個東西”。這可不僅僅是老師水平的差別,更是討論空間的差別。
反倒是“正能量”這個詞,很多人用起來完全不分場合。當然,這個詞本來就很怪異,從科學角度來說是個錯誤概念,出處也很可疑。在中國人的日常語境裏,“正能量”被賦予了更多含義,比如每逢遇到社會陰暗麵,有人就會建議“多點正能量,多看好的一麵”。這個套路當然很糟糕,因為不管你是否正能量,陰暗麵都擺在那裏。所以“正能量”其實就是一針麻醉劑,對社會毫無幫助。
當然。更多人是把“正能量”當成不關心社會的借口,因為“關心了也沒用”,這一點我無話可說,因為他們是對的。但他們說得越對,就說明問題越大。就像前些日子,我在一篇關於“適應社會”的文章裏寫過的:
“我一直挺同情現在的年輕人,他們要‘適應社會’,難度比上一代人大得多,需要麵對的難題也多得多。但沒辦法,問題從不在年輕人身上。因為一代人越是強調‘適應社會’,就越意味著將積壓著的問題留給了下一代人。所以,這又是一個無解的悖論:希望孩子安穩,所以強調‘適應社會’,但正因為過分強調‘適應社會’,又使得孩子麵臨更多難題。而那些‘除了適應社會,其他什麽也不會’的孩子,因為順從慣了,又沒有能力解決難題……”
而且,“正能量”往往是因為事情沒落在自己頭上。打個比方,有人落水,媒體批評無人救援,你可能來一句“別片麵別偏激,凡事要多看好的一麵”,一臉正能量的樣子。但輪到你自己落水時,你還會維護那些圍觀者嗎?這幾年,平時打雞血,看到一點負麵新聞就認為是造謠,但當事情輪到自己頭上時就哭著求助的例子,難道還少嗎?
很多人堅信事物是發展的,一開始有問題,慢慢就會解決,就會變好。這個理論在某種意義上當然是對的,但它有前提,需要人的努力和正確方向。如果一代人一邊喊著要“適應社會”,連在公交車上見到個小偷都要捂住孩子的嘴,幾百人圍觀落水者卻無動於衷,一邊又認為社會風氣會越變越好,那就是雞賊和自我蒙蔽。這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社會風氣也一樣。
真正推動這個世界前行的,從來都不是什麽“正能量”。在現實中,你會發現一個地方的人越挑剔,發展就會越好,社會文明度就越高。因為隻有挑剔和批評,才會督促社會不斷改進。
這本來是一個常識,但太多人並不明白。比如看港劇,劇中人物因為一些事情決定打官司維護自己權益,彈幕裏會有一堆人留言說“這也太多事了,屁大點事就鬧上法庭,真矯情”。作為一個看香港電視新聞與港劇長大,在其中汲取不少養分的人,我對這種思維感到很驚詫,但它確實很普遍。
前段時間,也有許多人嘲笑某地民眾,認為他們太矯情。同樣的事情,在其他地方悄無聲息,可他們卻動不動就鬧意見。可是,這不正是民眾素質的體現嗎?沒有這些聲音,很多不合理的事情就會繼續。即使這些聲音並不能改變什麽,也比悄無聲息受罪要好。
哪怕從自私的角度出發,也應該珍惜那些“負能量”的人,尤其是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沉默的當下。沒有他們的“矯情”和堅持,“歲月靜好派”的那點靜好,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作者: 葉克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