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畢加索的格爾尼卡呐喊

The Sight, The Sounds, The People
Head Out On The Road With Me
打印 被閱讀次數

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區位於相對孤立的山地,是十七個自治區中高度自治的地區,同樣是西班牙經濟強勢地區。巴斯克人是歐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至今仍然保持著自己的巴斯克語言和傳統。曆史和文化造就了巴克斯克大膽而富有創造力的個性,他們長期自治,並多次成功抵禦強敵入侵。巴斯克人在西班牙收複失地成為獨立國家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後在西班牙進行全球擴張,建立殖民帝國的過程中,驍勇善戰的巴斯克人又成為西班牙殖民軍隊的主要力量,為西班牙帝國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然而,在這片祥和之地,不能忘記整個巴斯克地區在西班牙獨裁者弗朗哥統治的近四十年間,不僅有曾遭大轟炸的格爾尼卡小鎮,而且巴斯克文化與語言也被禁。和加泰羅尼亞一樣,巴斯克是西班牙獨立意識較強的地區,處處掛著巴斯克旗,可想而知,他們固守自己的信仰、文化和生活傳統,都必然有自己族群生存的強大記憶,當傳統在被不斷地蔑視以及否定之後,現代權力的政府是要壓抑限製自治的渴望,還是在複雜的族群記憶衝突間尋求尊重與和諧?

格爾尼卡原是巴斯克地區一個寧靜的小村莊,居民們每天都為集市貿易忙碌著,誰能想到一九三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這天,在弗朗哥的命令下,格爾尼卡遭遇了無緣無故地大轟炸,整個村莊炸成一片廢墟,死傷上千。當時正值西班牙內戰,是弗朗哥與馬德裏共和軍的戰爭,於遠在北部的格爾尼卡何幹?弗朗哥的大轟炸是對格爾尼卡慘絕人寰的種族滅絕。從此巴斯克與西班牙之間結下恩怨情仇,至今都無明確的說法。

轟炸事件讓遠在巴黎的畢加索無比憤怒,並沉痛反思。作為西班牙知名藝術家,畢加索創作了一幅記錄格爾尼卡厄運,充滿反戰力量以及暴行場景的巨幅畫作,並直接以格爾尼卡命名,讓人永遠銘記曾經飽受炸彈蹂躪的格爾尼卡。畢加索為弗朗哥鎮壓格爾尼卡巴斯克族群繪製的巨作,成為曆史對抗強權的曠世名作,成為苦難記憶的永恒見證。盡管當年的格爾尼卡慘案至今仍然是令馬德裏十分尷尬且不願提及的話題,但沒有謊言可以永遠隱藏,因為曆史可以銘刻在集體記憶中。

為了探尋《格爾尼卡》背後的曆史,驅車前往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區,經過畢爾巴鄂,專程來到小城格爾尼卡。雖然轟炸已經過去八十多年,但是格爾尼卡的人們從未忘記,一個村莊和幾代人對苦難的默守和堅持從未放棄。



一幅畫講述了一個國家的故事,《格爾尼卡》是毀滅的豐碑,是被畢加索藝術靈感強化的憤怒和呐喊。《格爾尼卡》是畢加索最為知名的作品之一,創作於特定的曆史背景下,以獨特的畢式元素,立體抽象地展現了戰爭給生命帶來的痛苦。畫麵沒有具體描繪事件與地點,也沒有重塑轟炸場景,隻是藉著畢加索擅長的立體元素,訴說戰爭下的悲痛,表達憤怒與抗議。其背後的社會文化意義,影響了無數現代藝術家,被賦予永恒的價值。



1937年4月26日下午4點半,格爾尼卡的居民平靜地忙碌著,三架來自納粹德國的轟炸機突然出現在天際,在人群熙攘的廣場投下炸彈,受傷與受驚的平民四散逃竄,鮮血、恐慌、死亡、絕望……人性脆弱與黯淡的情緒交織一起。對於格爾尼卡,世界在那天終結!





由陶瓷片做成的格爾尼卡壁畫鑲嵌在格爾尼卡鎮中心主街的牆上,透過《格爾尼卡》看世界,反思人權與巴斯克衝突。讓人想起在巴黎畢加索博物館,館裏也有一幅幾乎是同尺寸的《格爾尼卡》印刷品,博物館裏的影像室循環播放著畢加索創作此畫的過程,因為《格爾尼卡》原作收藏於馬德裏索菲亞現代藝術中心。



畢加索出生在西班牙,長期在法國,與梵高一樣,其知名作品都是在法國創作的。《格爾尼卡》堪稱畢加索的巔峰之作,除此之外,畢加索還有描繪朝鮮大屠殺的戰爭繪畫《朝鮮大屠殺》,兩幅作品都以毫無血色的黑白灰色調為主。戰爭貫穿了畢加索的一生,對他的藝術創作影響很大,晚年的畢加索畫了許多象征和平的白鴿,在其中寄托自己渴望和平的願望。

《格爾尼卡》運用立體和超現實主義風格,以寫實、寓意和象征符號,揭露弗朗哥對格爾尼卡無辜平民的摧殘,如煉獄般的慘狀,公牛、馬、燈泡一樣的瞳孔,驚惶失措的居民,抱著孩子哭泣的女人!眼前是混沌的碎片,充滿著悲劇氣氛,既沒有巴斯克風格,也沒有格爾尼卡的痕跡,而成為經典的反戰宣言。畢加索傾注了自己思考多年的藝術理念,將格爾尼卡的災難和厄運,將那種惶恐不安與野蠻暴行展示無餘,感人之處溢滿畫麵。似曾相識的感覺,來自戈雅的名作《1808年5月3日的槍殺》。西班牙的現代繪畫始於戈雅,戈雅開創了一種新的創作類型,從他開始,到馬奈的《槍決皇帝馬克西米連》,再到畢加索的《格爾尼卡》、《朝鮮大屠殺》,雖然繪畫風格不盡相同,卻有異曲同工的感覺。

戈雅的《1808年5月3日的槍殺》與《格爾尼卡》兩幅畫被認為是西班牙繪畫藝術中悲劇性作品的巓峰之作



法國大師馬奈《槍決皇帝馬克西米連》





《格爾尼卡》完成後首先在巴黎博覽會上展出,繼而在歐洲巡展。二戰斯間,《格爾尼卡》成為控訴現代戰爭的宣言,而以後在世界各地如發生類似的攻擊手無寸鐵的平民或種族騷動,都有人以此畫作呼籲和平,哪裏有戰爭的傷痕,哪裏就有對《格爾尼卡》的推崇,這是藝術跨越時空直指人心的力量。

當西班牙內戰結束之時,二戰又山雨欲來,《格爾尼卡》從歐洲流亡來到美國,並在美國各地巡展,受畢加索之托暫時棲身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盡管此作誕生於法國,但《格爾尼卡》的精神內核屬於西班牙。然而因為二戰和弗朗哥獨裁一直被攔在故國之外,畢加索本人也因轟炸事件和弗朗哥的獨裁政府,離開西班牙流亡巴黎,至死不還鄉。對《格爾尼卡》的態度,畢加索始終堅持:隻要佛朗哥活著,隻要西班牙沒有民主,《格爾尼卡》的回歸就無從談起。弗朗哥死後,雖然卡洛斯一世力挺民主,但西班牙左右兩翼鬥爭依舊激烈,政變不斷,民主進程一波三折,因此《格爾尼卡》遲遲未回到西班牙。

在畢加索去世八年之後,《格爾尼卡》終於在1981年踏上了歸國之途。對於很多在弗朗哥時代被迫離開故土的西班牙人來說,《格爾尼卡》也如同一位遭受流放命運的同胞。雖然終於結束漂泊,然而正義從未得到伸張。



格爾尼卡大轟炸後弗朗哥極力回避掩蓋真相,還把責任歸罪於德國納粹(德國後來承認參與轟炸並請求原諒),馬德裏政府至今沒有公開承認轟炸是弗朗哥的種族滅絕行為。巴斯克地區一直都在為此事與中央政府抗議,最終結果也隻是在1998年建立格爾尼卡和平博物館以此紀念,這是巴斯克地區以及西班牙第一座和平博物館,主要展示格爾尼卡轟炸事件和西班牙內戰。

格爾尼卡和平博物館前的廣場上,佇立著當時大轟炸的許多照片,通過恢複曆史記憶,揭示真相,將先輩們所經曆的曆史時刻傳遞給子孫後代,主持正義。











經曆了大轟炸的格爾尼卡如今恢複平靜,已經看不到當年慘遭摧毀的硝煙彌漫,但是戰爭的傷痕難以撫平。那天格爾尼卡天氣陰沉下著小雨,仿佛泣訴著傷痛的過去,格爾尼卡重建的街道房屋依然是西班牙三種文化風格。



Church of Santa Maria是格爾尼卡最古老的哥特建築,三眼巴洛克鍾形山牆高聳如天,見證了格爾尼卡5個世紀的曆史。聖瑪麗亞教堂在格爾尼卡轟炸中有幸沒有被摧毀,但仍然遭到嚴重損壞,其中一個小教堂被毀,聖器室被燒,大量具有曆史意義的文件丟失。





巴斯克語詩人、作家和音樂家Iparraguirre創作的著名詩歌《格爾尼卡樹》,成為巴斯克人的國歌,巴斯克人的心中都有格爾尼卡。



格爾尼卡鎮中心的集市,是巴斯克地區最古老的市場,生活本該如此平靜。



巴斯克地區比鄰大西洋,擁有豐富的人文和自然風貌,其中有三個自然生態公園,高山、森林、湖泊縱橫,可以讓人看到在西班牙其它地方難得一見的自然和田園美景。從畢爾巴鄂到格爾尼卡隻有30多公裏,鄉村路上蜿蜒行車怡然自得。



畢爾巴鄂是巴斯克首府,是最大的城市和經濟中心,也是巴斯克的文化藝術中心,可謂是西班牙北方的明珠。畢爾巴鄂擁有西班牙最好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古根海姆現代藝術博物館,無論從建築外觀,收藏展品都勝過馬德裏索菲亞王後現代藝術中心,可惜那天周一閉館無緣參觀。



古根海姆博物館由加拿大-美國後現代主義設計師弗蘭克蓋裏設計,是解構主義建築的代表,鈦金屬打造的外觀在不同天氣不同光線下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變化,非常吸睛。





西班牙每座城市因其物產不同,會出現不同特色的Tapas。同樣概念的Tapas,在北方的巴斯克地區變成了Pintxos,更多以海鮮入菜。



畢爾巴鄂街上的巴斯克婦女雕塑



畢爾巴鄂曆史深邃,風格獨特,環境優雅,民風古樸。





畢爾巴鄂市政廳



為了去格爾尼卡,隻在畢爾巴鄂住了一晚,匆匆而過。



HanxueClear 發表評論於
謝謝分享!學習了!格爾尼卡,人類的悲劇,希望能從中吸取教訓!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