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裏切首相”石破茂,“倒戈將軍”(Ishibashigeru)
石破茂在自民黨內人氣不高、口碑不佳,世態炎涼,人情淡薄。誰有勢時就巴結誰,一旦別人無勢時就表現出冷淡和毫不關心的態度。這也反映了部分日本社會現實的殘酷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曾經五次挑戰競選首相,屢選屢敗,經過五次淘汰,最後這次終於生上了自民黨總裁的位置上,成為日本首相。然而多次背叛,多回反水,屢屢倒戈、頻頻裏(裏)切(Uragiri)有目共睹。
1. 變節。1981年因被田中角榮看上出道,後來卻又背叛田中角榮倒向田中的對手?中曾根康弘陣営。
2. 叛離。1993年非自民黨政權成立之初,看到自民黨淪為在野黨自己仕途無望趕忙發表脫黨聲明宣布脫離自民黨叛背自民黨。
3. 出賣。加入新進黨後又背叛小澤一郎,又回到自民黨。
4. 反水。由於進進出出來來往往,如“政壇侯鳥(渡鳥),在自民黨內人緣不好,隻有伊吹派接納他,一進入內閣後稱自己不屬於任何派閥。又背叛伊吹派。
5. 倒戈。麻生太郎重用他後來又背叛麻生,現也和麻生關不睦。
6. 背棄背叛地方行政,出爾反爾......。
7. 叛離。與安倍晉三反目成仇……。
中國古來有呂布“三姓家奴”,張遼“五易其主”,劉備“六進六出“
三國時期的呂布被後來“譽為”背叛的典例,本應成為一代戰神,卻因為自己總是背主求名,因為虛榮和一點點利益而不斷變換自己的立場,即使武功再高強,也被很多人所為之不恥,被稱作“三姓家奴”。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不論再怎麽說呂布,呂布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因為在三姓家奴這個稱號是來源於《三國演義》,而非《三國誌》來寫的。《三國誌》中呂布是沒有這樣的稱謂的,是羅貫中這樣描寫呂布代表的不是曆史,實際上是廣大的人民對於這種不忠不義之人的一種控訴。
“五姓家奴” 張遼:曹操手下五子良將之首,其叛主的次數卻比呂布還多,甚至可以稱他為“五姓家奴”,按理說會遭人謾罵,可偏偏後世卻對他有很高的評價,而他也在投身曹操麾下後,成為曹魏第一戰神。張遼,早年投奔過丁原、何進、董卓、呂布,卻不料跟過的主人一個個都落得慘死下場。隨著舊主的逝世,張遼最後來到曹操麾下,也開始了他輝煌的一生。
中國近代有著名的“倒戈將軍” 石友三
中國有“倒戈將軍” 石友三不斷變換自己的立場,甚至做出殘殺同胞的事情,他投靠過太多勢力,被人稱為“五姓家奴”,其實原本不止五個!石友三,一聽就是十分淳樸的名字。他的父母都是山中老實巴交的農民,而他從小過久了苦日子,受了太多的委屈,於是他小時候十分勤奮,想要在未來有所成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在17歲的時候他便報名參軍,在當時參軍的確是唯一,也是最容易獲取翻身機會的地方了,隻有在軍隊打出名望才能讓自己未來看到希望。
他第一個投靠的是吳佩孚帶領的清軍,後來軍隊潰敗,走散了之後投奔了馮玉祥的部隊。
他在從軍時候精明能幹,才幹也不錯,於是馮玉祥對他很好,讓他當了營長。
再後來石友三認了馮玉祥為幹爹,一下子石友三就成為了人上人,成功翻身。
馮玉祥對石友三很好,甚至讓他當了十三太保之一。可是石友三的欲望太大了,他不滿足於現狀,在一次馮玉祥外出時候,閻錫山以很大的誘惑讓石友三投奔他,石友三答應了。
可馮玉祥回來之後發起了北伐戰爭,牆頭草般的石友三害怕被報複,又一頭栽向了馮玉祥,大聲跪哭,馮玉祥沒有計較,於是石友三又回來了。
後來,馮玉祥兵敗之後,他又帶兵投奔了蔣介石,不願意南下的他,又投奔了唐生智,唐生智之後兵敗,他又投奔了閻錫山,讓人看了實在可笑。
馮玉祥和閻錫山合作一起攻打蔣介石,他有加入了馮玉祥的部隊,可是又不知什麽原因,他又投奔了張學良,與蔣介石合作。
再到後來,他不止一次加入共產黨,又離開了共產黨,也不止一次投奔了日本,但是又背叛日本與共產黨抗日。最後,也是在投奔日軍,被自己不願作漢奸的兄弟殺死。一代“牆頭草”,“反戈將軍”死了。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1928年,曾火燒少林寺,讓無數文物,曆史文化毀於一把大火,一座雄偉的少林寺就這麽被他燒成殘簷斷壁。
但在史冊上有一人多次易主後世沒有罵名的漢室後裔蜀國皇帝劉備
劉備與呂布最大的區別就是沒有殺主。呂布在董卓的橄欖枝下,並沒有直接叛離丁原投靠董卓,因為董卓要的是丁原的千軍萬馬,而不是一個勇猛的匹夫。呂布並沒有看清實質,直接腦子一熱將丁原捅死,割了腦袋獻給了董卓。董卓還沒有來得及高興太久,小看了這位‘英雄’的口味,殊不知,英雄配美女才是絕配。呂布不光愛馬,更愛美女,結果被司徒王允用同樣的手段誘導呂布殺死了董卓。而劉備,雖然投來投去,但沒有殺主的想法,劉備看清事情的本質,不同於呂布屬於下半身動物。
自稱漢室後裔劉備在諸侯(除去曹操外)沒有“天子”可挾的時候,劉備算的上一張王牌。這也是劉備跑來跑去各諸侯依然不計前嫌、沒有閑言碎語,仍然歡迎他的根本原因。
劉備會審時度勢。特別會看“靠山”的前途,說袁紹不行,果然被曹操打敗;說呂布人品(非常危險)不行,果斷建議曹操將其斬首。
劉備仁義。呂布在城破時,隻顧自己逃命,絲毫不在乎手下部將的性命。而劉備卻大大不同,不僅會“怒摔阿鬥”,長阪坡之戰劉備更是不忍拋棄百姓一起逃難,不得不說,呂布差了太遠,連手下性命都顧不過來更別說百姓了。劉備也因此樹立了良好的口碑,為以後得霸業奠定了一定基礎。
“裏切”(Uragiri)的含義是背叛或出賣。 在日語中常用來描述不忠誠的行為,特別是在人際關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