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琪大使在《排華法案》廢除80周年紀念活動上的講話


謝謝張小彥對我的熱情介紹。

大家好,今天能在這裏見到這麽多朋友,我感到非常榮幸。

1882年5月6日。從紐約市的麥迪遜廣場,人們可以看到尚未完工的自由女神像,其巨大的手臂高舉著火炬。而同一天,切斯特·阿瑟(Chester A. Arthur)總統簽署了一項法律,它不同於合眾國成立以來製定的任何法律——明確將一個特定的民族——“華人”——列為不受歡迎的民族。

三年後的1885年,在為自由女神像基座籌款的活動中,剛剛大學畢業的中國移民邵崧波(Saum Song Bo)給《太陽報》寫了一封公開信,他在信中說:

“‘自由’這個詞讓我想到這樣一個事實:這個國家是所有國家、所有人的自由之地,但華人除外。那座雕像代表著自由,手持一把照亮道路的火炬。但華人可以來這裏嗎?”

[阿瑟總統]大筆一揮之下,這個國家變成了並非人人享有自由、平等和公正的國度,而隻是部分人享有自由、平等和公正的國度。

而在《獨立宣言》中奉為圭臬的這個國家的立國原則——即人生而平等並被賦予不可剝奪的權利——變得晦暗不明。

但我們的力量絕不僅僅體現在我們的經濟或軍事實力上,而是我們認識到現實與理想之間存在差距的能力,以及為實現一個更加完美的聯邦而獻身的精神。

《排華法案》實施長達60多年。在很多方麵,這項法律是針對美國各地移民和有色人種的更具歧視性和仇恨性政策的開端。

今天,我們慶祝廢除該法案 80 周年,並向那些為此而奮鬥的人致敬。但我們也知道,社會進步並不是直線的。

我們的《獨立宣言》隻是一個理念;隻有當這些理念體現於人民的生活時它才成為我們的特質。

我們國家的曆史正是如此——來自不同背景、不同膚色、不同信仰的人們聚集在一起,實現平等、自由和社會公正的理想。

在1858年7月的一次演講中,林肯總統曾有過一句名言: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可能與撰寫《獨立宣言》的人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我們每個人都通過愛國主義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而與那些不朽的文字相連,就像一根電纜使我們一脈相通。

我們永遠與這些理想聯係在一起,因為我們沿著先輩的足跡向前,他們的血淚化作我們前進的動力,使我們更接近實現美國的承諾­——對所有人的承諾。

這就是我們眾多須眉和巾幗英雄們為之奮鬥的目標。

這就是黃柳霜(Anna May Wong)、李益和(Lee Yick)、黃金德(Wong Kim Ark)、餘江月桂(March Fong Eu)等人為之奮鬥的目標。

他們為更公正和更包容的美國而奮鬥,為更多亞洲人來這裏打開了新的大門。如果沒有他們,我今天就不會與各位在一起,從事我的工作,為美國人民服務。

我於1974年生於康涅狄格州,是家中第一個美國人。由於肯尼迪總統在1960年代推行的移民改革,我的父母得以來到美國攻讀理科研究生學位,成為美國公民,並投身於公共服務事業。

事實上,我既是第二代美國人,也是第二代公務員。

記得在我擔任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律師的職業生涯早期,我在世界貿易組織辯訴第一起案件。當時有一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律師與我共同辦案,她的父母是來自印度的移民。

當我們通報代表美利堅合眾國辦理此案時,我們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是亞洲移民的兩個女兒,在為“我們人民”(we, the people)而奮戰。

這才是我所了解和熱愛的美利堅。無論你的長相如何,你都會受到歡迎,成為美國社會中受到珍視的一員。

今天,這個故事仍在繼續,它是由普通美國人撰寫的。他們不甘於接受現狀,不甘於將其視為必然結果。不願在壓迫和無知麵前變得憤世嫉俗。相反,他們站起來,直麵打壓和咒罵,勇敢地生活,供養親人,服務社區,熱愛鄰裏。

不僅華裔美國人或亞裔美國人如此,所有與我們的國家命運息息相關的美國人都是如此——這個我們稱之為美國的嚐試值得完善,這個家園值得建設,這個紐帶值得捍衛。

就像今天在座的許多男女朋友一樣,他們不願意接受已經發生或可能發生的事情,而是拿起筆,為我們的故事撰寫新篇章。

感謝拉賈·克裏希納莫提(Raja Krishnamoorthi)國會議員幫助安排在國會大廈遊客中心舉辦這次活動。

當然,也感謝我們國會亞太裔核心小組無懼無畏的領袖趙美心(Judy Chu) 國會議員。

感謝你們所做的一切。本屆美國政府很榮幸能成為你們在這項工作中的合作夥伴。

從上任第一天起,拜登總統和我們的整個團隊就一直在為你們而戰,與你們並肩奮鬥。拜登總統上任後采取的首批行動之一是簽署《關於通過聯邦政府促進種族平等和支持服務不足社區的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on Advancing Racial Equity and Support for Underserved Communities Through the Federal Government)。

今年一月,本屆政府發布了有史以來第一份《促進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社區公平、公正和機會的國家戰略》(National Strategy to Advance Equity, Justice, and Opportunity for AA and NHPI Communities)。

拜登總統還對“白宮倡議”和總統促進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社區谘詢委員會(the President’s Advisory Commission on AA and NHPI.)進行了改革。

我很榮幸擔任這兩項舉措的共同主席,我們一直在為你們努力工作。努力消除我們政策和項目中的係統性種族主義。增加非英語語言服務和細分數據。增強小企業主和勞動人民的權能。

然而,我們知道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的社區仍然麵臨偏見和遭受暴力。

哥倫比亞大學和百人會(Committee of 100)最近進行了一項關於美國華裔的調查,發現近75%的受訪者在過去的12個月中經曆了種族歧視,或與種族主義相關的暴力行為。半數以上的人擔心自己的安全。

根據停止歧視亞太裔組織(Stop AAPI Hate)的統計,2020年3月至2022年3 月期間,美國發生了11,000多起仇恨亞裔的事件。

我們的社區繼續為我們的家庭成員、長輩和孩子們感到擔憂。我們明確無誤地聽到了你們的聲音,我們不會容忍造成這種擔憂的狀況。

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可能會使情況變得更糟。我們的雙邊關係既複雜又重要,並且存在切實的挑戰。但我們需要嚴謹地界定挑戰是什麽、不是什麽。

我們需要清楚地表明,我們關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政策和做法,而不是中國人民或美國的華人。我們可以堅決捍衛我們的經濟利益和國家安全,同時堅決維護我們的多元性——我們必須做到兩者兼顧。

這是我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工作人員的首要任務。我們正在製定更加公正和包容的貿易政策。就像對待美國各地的工人、小企業主和小農戶一樣,我們將與身為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的工人、企業家及其社區密切聯係,滿足其需求,直接聽取他們的意見,並將他們關心的問題納入我們的工作。

我們將確保我們的政策能夠反映整個經濟體係中所有美國人的需求和願望,特別是那些被邊緣化的人們,而不僅僅是那些雇得起華盛頓遊說客的人。

我們將麵臨來自新舊兩個方向的阻力。但因為有你們,因為有我們,我充滿希望。因為我知道,我們會以同樣的決心、同樣的毅力和同樣的勇氣作出回應,無論有多少艱難險阻,我們的豪情銳不可當,我們的團結堅不可破,我們的希望純潔無汙。

這樣,當子孫後代在八十年後回首往事時,當他們仰望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時,他們也會通過林肯所說的電纜感受到這種聯係,這種不可分割的紐帶,並且說:”是的,這個理想值得我們奮鬥,這個家園值得我們建設”。

謝謝各位。

 

 

 


作者: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