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教育家嚴濟慈先生

《科大瞬間》與您分享中國科大校友和教師校園內外真實、親切的回憶以及多視覺、多維度的人生感悟。
打印 (被閱讀 次)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科學家、教育家嚴濟慈先生

——為紀念教師節而編寫

王熾昌

科學家、教育家嚴濟慈先生

嚴濟慈先生是繼郭沫若校長之後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第 二任校長。嚴老離開我們已經整整 11個年頭了。但是,他嚴謹 治學、勇於創新、愛護學生、提攜青年的崇高品德,永遠激勵著 我們這些學生。

嚴老1900年出生在浙江省東陽縣下湖嚴村一個相當貧窮的 農民家庭。1918 年從東陽中學畢業後考到了當時的南京高等師 範學校(現在東南大學、南京大學等大學的前身)。1923 年赴 法國留學,1925 年獲巴黎大學數理碩士學位,1927 年獲法國科學博士學位。他在壓電晶體和光譜學方麵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如對水晶在電場作用下的伸縮和光學性能的改變,水晶柱的被扭 起電和振蕩,氫、氖的連續光譜,氧和臭氧的紫外吸收光譜,銣 分子光譜及其離解能等方麵都有重要的研究成果。1927-1937 年間,他曾先後在法、美、英、德等國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 50 餘篇。1934 年,他與 F·約裏奧-居裏一同當選為法國物理學會 理事。1945 年應邀赴美國講學。解放後,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1927-1928 年他同時在滬寧四所大學擔任教授,深受學生 歡迎。他當年的許多學生,後來都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如陸學善、錢臨照、顧功敘、餘瑞璜、吳學藺等等。

1958 年 6 月 2 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批準了中國科學院關於創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報告,嚴老作為學校籌備委員會的 主要成員之一,積極參與了學校的創建工作。1958 年 9 月,學校開學後,他欣然走上已闊別 30 年的講台,親自為學生講授普 通物理學和電動力學課程,且長達 6 年之久,重現了 30 年前的教授風采。

他淵博的知識,對科學的透徹理解,精辟的論述,高超的 講課藝術,像磁石一樣強烈地吸引了青年學生。每逢他講課,在 大階梯教室裏甚至還會站著許多人,連外校的學生和助教也慕名 趕來聽講,他曾經在學校的大禮堂為 8 個係的 700 多名學生上課, 盛況空前,傳為美談。

嚴老等老一輩科學家的言傳身教,不僅培養了科大最早幾 屆數千名優秀畢業生,而且使一批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這些人後來都成為科研、教學、管理等方麵的骨幹,有些已成為兩院院士、著名發明家和高級領導幹部。

 “文化大革命”後,在重建科大的同時,嚴老還積極參與籌劃在北京原科大舊址創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中國科 學院於 1977 年 9 月向黨中央、國務院呈送了《關於恢複招收研 究生的請示報告》,報告中提出要在北京創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研究生院。這份請示報告 5 天後即獲批準。嚴老於 1977 年 10 月 21 日在《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為辦好研究生院而竭盡全力》 的文章。1978 年 3 月 1 日該院在北京正式成立,嚴老出任我國 第一所研究生院的首任院長。

科大在文革中下放安徽合肥,損失慘重。1980 年 2 月,嚴老出任科大第二任校長,著手實施科大南遷後的第二次創業。嚴濟慈為此嘔心瀝血,貢獻卓著。

1984 年 5 月,84 歲的嚴濟慈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名譽 校長。1984 年第 1 期《紅旗》雜誌的《談談讀書、教書和做科 學研究》一文,是根據他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師生多次座談時的講話整理而成,曆年來被多種書刊爭相轉載。文章中表達了一位 老科學家希望自己的科學生命在一代代青年身上得以延續的殷殷深情。

1988年5月,嚴濟慈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慶30周年題詞: “創寰宇學府,育天下英才”,為學校提出了新的宏偉目標。

1996 年嚴老逝世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同學為靈堂送來了巨幅挽幛,上寫:

浩浩渡重洋,拳拳赴國難,一代哲人,學海高聳照前路; 

孜孜求物理,滔滔瀉杏壇,三千子弟,悲風肅立悼恩師!

 

摘自王熾昌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515b3010009z7.html 

 

 

《科大瞬間》文學城編輯部
許讚華 803 | 陶李 8112
劉揚 815 | 黃劍輝 815
滕春暉 8111 | 陳錦雄812 | 餘明強 9115
陳風雷 786 | 沈濤 822 | Jay Sun 836
 吳鈞 856 |    9015 | 林菁 8616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