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程度了。
Reply
[@beatriceko3301]
@beatriceko3301
1 year ago (edited)
尹老師來的這兩集讓我又想問這個問題了,竇老師下次請尹老師來,能幫我向他請教嗎? 2006年影片~ An inconvenient truth出來時,我就問過了,當時全球總人口數已超過60億,現今即將突破80億,我想問的是: 在這地球上,人類總數的最高承載量是多少?或者說,如同全球暖化+2°C的拐點論,人口總數的拐點是多少?
我一直認為地球會永續,隻是這永續中還有沒有人類而已,所以,我不問地球永續,而是問人類若妄想永續,正確地說,若想維持更久些,那麼在這"人類永續"的equation裡,「總人口數」這項parameter應該才是最重要的事,是比減排碳降暖化更核心更根本的問題。 如果人類不想以災難、苦難、殘酷的方式來減少總人口數,那麼人類就必須麵對總人口數上限的問題,然後找到最"人道"的方法控製全球總人口數,隻有這樣,其他物種才有生存空間,人類也才有活路。
中國的一胎化政策是有許多的爭議,但若沒當時的政策,現在全球總人口數可能逼近百億了,中國的脫貧也將更難耗時更長,現在的印度就是個寫照。"人口紅利"是個西方資本為了獲取廉價勞力所創造出來的概念,今天的人口紅利就是明天的人口老化問題,人類的壽命還在延長,甚至妄想永生,其實永生就是永滅,如同每個國家解決人口老化的問題,就隻是企圖增加出生率,換言之,每個國家因擔心自己人口老化,所以隻想以增加新生率來解決此問題,這做法有點像每個國家隻在乎自己"永生"的概念,最後卻可能正是push全人類加速"永滅"的結果?聯合國該有個針對全球總人口數對人類永續的影響,更認真麵對的討論與因應策略了。
(然而,將是比2006年的inconvenient truth更加inconvenient了…) 我已盡量簡化地論述我的觀點,但還是寫太長了,竇老師,您見諒。我真的很想聽聽尹老師對此議題的看法,不知下一季可否有此一集?期待.感恩
Show less
3
Reply
[@yongshang3163]
@yongshang3163
1 year ago
升華到愛了,令人在長知識的同時還為自己身為人而動容
果然自饒毅教授公開質疑華大基因賣的益生菌是智商稅和尹燁的博士學曆是水博之後,圓桌派就沒請過尹燁了。現在回頭想想許子東的表情真是耐人尋味 [????] 。
Reply
[@user-if2id6ih2s]
@user-if2id6ih2s
1 year ago (edited)這些基本科學常識已經爛大街了,比較好看的反而自己對人文關愛,以及自我思想認知的哲學思考。 這也反而有很多共鳴,不過很多觀念隻是自我認知的共情,具有普遍性。
2
Reply
[@nmelissac]
@nmelissac
1 year ago尹燁老師 難得的人才
1
Reply
[@jlfwu3410]
@jlfwu3410
1 year ago
差異性是進化的源動力,子女成長必定要經曆挑戰父母的過程,是寫在DNA裏的,父母越早知道這個道理越好。愛因斯坦是偉大的科學家更多在於其工作的結果,同時期其他科學家有聰明大腦的也很多,解決很多非常困難的實際應用問題。搞科技路子走對了,文章想不出都難。
關於 55:00 說到的這個例子,我跟人討論過人類思維的載體的問題。不可否認語言是一種思維的載體,但絕不是唯一的載體。比如圖像,音樂,情感,舞蹈,等等,都可能作為非語言的思維表達載體。我自己就有很多時候無法找到準確的表達自己想法的語言的問題,不知道非語言載體的思維算法怎麽轉化?
我第一次知道這哥們是在2007年,當時基因檢測費用是3.2萬元,在北京。他的印象至今為止我都是覺得,數據,理論,曲故,案例,信手拈來在短時間交流是讓人感覺牛,感覺專業。但是長時間下來呢……感覺他話裏帶20%忽悠
如果用這兩期節目去說服丁克家庭和年輕人去生孩子,會不會有人會動搖?
Reply
[@zhuazhua4367]
@zhuazhua4367
1 year ago我就喜歡看尹老師裝逼,哈哈哈。真是頂級聰明的人,但是老是沒事有事講點政治正確保護一下自己,求生欲很強。看得透也會圓滑。一開始挺煩的,看久了還有點喜歡。
8
Reply
[@user-ym3yb4jt1b]
@user-ym3yb4jt1b
1 year ago看了尹燁老師的訪談後,誰還敢說憑什麽是他!!!中國的人人平等深入人心,因為曆史上全是不平等,但到了這個好時代接觸到了這些天才後,我們真的應該心懷崇敬與感恩之心,是他們這些可愛的人,衝在最前麵,其他種族想壓低我們無門可走!
3
Reply
[@user-cw7yb1ij5c]
@user-cw7yb1ij5c
4 weeks ago這個地球上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沒有放棄每一種色彩
Reply
[@zerro2721]
@zerro2721
1 year ago人類社會離不開政治 專家們還是避開政治 感覺談的不夠犀利 刺激哈哈哈哈哈
Reply
[@liamdean3478]
@liamdean3478
1 year ago我相信的神是既在外麵(決定物理定律),也在裏麵(決定自我意識),而我們也在祂裏麵
頂尖的科學家最後都成了哲學家
Reply
[@davidxu99]
@davidxu99
6 months ago聽到尹燁講的兩個漏洞 1. 說暗物質時 他糅合地提到反物質和宇稱不守恒,其實是無關的。 2. 關於宇宙“有界無邊”的問題 舉例籃球上的細菌 還說什麽引力 說明他沒有明白“有界無邊” 感覺他除了本行 很多其他方麵一知半解 堆砌概念和段子 說話的語氣又不容置疑 [????]
Reply
[@user-kj4gd7zn4h]
@user-kj4gd7zn4h
1 year ago作為一個興趣雜學的理科生,我隻能邊看邊驚歎
Reply
2 replies
[@yef1036]
@yef1036
1 year ago那是因為你還沒有接觸到真正偉大的思想! 這幾個人和基本教的智慧相比還差的遠!
個人認為,人,是沒有自由意誌的,都是應激反應。包括選什麽專業,跟誰結婚,要進修什麽等等決定,都是對過去和現在周圍環境和信息的一種反饋而已。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和意見觀點進入你大腦,你認為你今天很想去幹一番事業是自己的選擇嗎?不,都是意識到或者注意不到的信息在你大腦的潛意識進行作用後,發出的指令,然後反饋到你的神經元,最後讓你產生是你下的決定的錯覺而已!
Reply
[@anniema25]
@anniema25
3 months ago
最近我總是在想,有時候死亡是給人類最大的恩賜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約翰福音1:1)
太精彩了,對“道”的認識,聖經裏麵一句話說,在起初已有道(聖言)…萬物是藉著他而造成的;凡受造的,沒有一樣不是由他而造成 的。道(聖言)logos這個詞來自希臘文,有“理智”,“秩序”,“律法”等的意思。聖經中說,道(聖言),Logos就是天主,就是神。那麽人們如何認識這個神呢?聖經中繼續說,道取了肉身,居住在我們中間,就是耶穌。其實認識了耶穌就是認識了神。真理與真理不會矛盾,無論是在信仰中還是在科學中。
基因就是命理學的命 1:18:20 命是必然性,運是偶爾性,合起來就是緣
無法證偽的理論,很難說是不是陰謀論,也許未來會證實。因為現在你接觸到的各種媒體信息,充斥著假信息,這些一定會左右大眾的判斷。所以對大部分陰謀論要保持耐心。假信息造成的結果是:每個人的認知是有限的,包括各種專家。
Reply
[@OOO-td6xd]
@OOO-td6xd
1 year ago59:29 【論教育】 人生時間是有限的,一味地提高分數線是沒有意義的。 你沒有必要多追求那十、二十分。 基因、生物、生態是要求多樣性的。 我們能不能發展出一種對〔成功的多樣化標準〕,或是『不定義成功,我們每一個人都成功』。 我們今天保留任何一種成功的可能性,實際上是讓我們教育的多元化,有一個重要的依託。 / 這個地球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沒有放棄每一種色彩。 / 我們能不能更好地去『不定義成功』,不要更多的成功學,不要有更多的急功近利的精神。 - 我莫名其妙地誕生在這個世界上,沈浸在各種理性與感性的思想;利己與利他的動機;未知和已知的事物,我發現最觸動自己內心的風景,是那些其他個體間各種形式的愛。
Show less
Reply
[@anneanne4225]
@anneanne4225
1 year ago基因,主流文化,家庭環境,自我覺醒,成為一個人
Reply
[@hs04wwzh]
@hs04wwzh
1 year ago47:55 哈哈哈哈哈,感覺到嚴老師那滿滿的求生欲
Reply
[@firefoxspace]
@firefoxspace
1 year ago科學可以有情懷!
1
Reply
[@baluoqi]
@baluoqi
1 year ago許子東典型的西方學者, 太推崇西方哲學了。
6
Reply
1 reply
[@lullaby4167]
@lullaby4167
1 year ago《Blueprint》證明基因決定我們成長的70%,後天決定30%。我這個基因無論後天如何習得,也成不了貝多芬。音樂家後代不總是音樂家,因為還要考慮音樂家後代的另一個parent的家族基因。
1
Reply
[@user-xy5pv4dt1v]
@user-xy5pv4dt1v
1 year ago不是科學家有宗教信仰,是人類對未知的有宗教信仰需求。明白的部分就不信,不明白的部分就相信。明白的就不樸實了,不明白的就選擇樸實的。宗教和哲學都是樸實的時候認為的沒證實的知識
Reply
[@kdcqzyk1004]
@kdcqzyk1004
10 months ago文濤cos愛因斯坦很好笑
Reply
[@lindasun8366]
@lindasun8366
1 year ago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2
Reply
[@sysuliranhuang922]
@sysuliranhuang922
1 year ago不要老是打斷佚君的講話呀!!!!!!
1
Reply
[@pamma5924]
@pamma5924
1 year ago長知識 [????]
3
Reply
[@wenzhuqiu7544]
@wenzhuqiu7544
1 year ago數學不能被證偽是因為目前的數學是基於這個宇宙觀察總結出來的
Reply
[@user-kr1xx4my1h]
@user-kr1xx4my1h
1 year ago
本能一切人類行為的源動力 人類並不高尚,不外乎一個理性動物。 弗洛伊德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找到了人性的根本,他認為人性的各個方麵都起源於生物本能。無論怎麽強調這個觀點也不會過分。不管一種思想多麽高深,信仰多麽高尚,其成就多麽偉大,它最終必然與生理需要的滿足有關。這即是本能。弗洛伊德之說,實為發現了人類自身的行為原點,證明了人性的私利性。 所謂的理性,也不過是本能披上了一件文明的外衣,再有深度的哲學思想,也不可能逾越本能達到超然,它們都基於本能這個原點推導而出,一切思想若沒有共鳴那就毫無價值。生命的意義就是不斷完善本能的需求,人把這種建立在道德公平上的需求稱之為和諧。
對人類生命的社會意義而言,隻有繁殖與死亡之中的過程完美。所謂人類這個理性動物的價值追求隻有兩個字,公平。 “人類道德的發展提高的曆史基本上就是就是逐漸擴大“自己人”的範圍的過程。自己人最小的範圍是自己,然後是家庭,有血緣紐帶的族群。” 這兩段話證實了弗洛伊德本能說的人性指向,人性趨私,但不斷的根據環境變化,在擴大道德價值的認同範圍,以求最大的環境適應,基於社會化程度,認知度的提高而尋求更廣的價值認同。
最接近“私利性”的狀態就是自然的性權力,動物交配爭偶就充分說明了這點,簡直是精典的演義。而生命的衝創力更近原始,且還不具“私利性”的社群屬性。
生命的衝創力純生理反應,“私利性”卻有了社群屬性,升華至理性層麵,就變成了具有社會屬性的文明。弗氏的性本能說跨越了這三個度,最後由榮格把它上升至形而上的哲學層麵。 榮格升華了弗洛伊德的本能說,產生了新科學方法,即目的論。最終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人倫道德哲學思想體係。 “人們當前的行為是由未來而不是過去所決定的。
為了正確理解一個人的行為,除了需要考慮過去的事件以外,也還需要考慮到未來的目標”。 去觀察人類文明的路徑就會惑然開朗,所有的思想結點都是資源分配的公平。 造物主為自然立法,自然為人類立法,人類為社會立法,自然法是社會法的法理基點,法邏輯來源。這也就是以人為本的道德泉源。
人生苦短!
Reply
[@user-cs4es7tf5i]
@user-cs4es7tf5i
1 year ago為什麽評論區全說封神?他講的很多生物基因內容並沒有超過大學課堂生物相近專業的基本內容,我是農學出身很多都課堂上學過討論過了。尹燁有自己的專業優勢,但是表現的太過武斷。許老師和竇文濤那個時候可能由於曆史原因理科知識儲備少被唬住了,而且他們三個人也完全不爭話頭,就當講座聽了。最後談到“中華民族”的定義的時候許老師才講了兩句,但是尹燁根本沒聽進去。他莫名其妙的種族或者說民族自豪感與一開始他自己批評的希特勒完全矛盾了。講到抗美援朝的時候提什麽“英勇”這種大詞就瞬間下頭了。看的出他看了很多書哲學與曆史的書,但是並不覺得他真的如他表現的那樣深刻的思辨。更多表現出來的是一個商人被訓練了很多次的誇誇其談的素養。
Show less
4
Reply
[@yolikuo]
@yolikuo
13 hours ago請參考奧古斯丁對罪的四階理解,就知道人現階段的自由意識的受亞當基因汙染的限製
Reply
[@liamdean3478]
@liamdean3478
1 year ago鄙人認為所謂的生命乃至意識的“湧現”並非是生理結構越來越複雜之後莫名其妙生成出來的東西,而是說在基因信息足夠多的條件下,可以允許超自然的信息注入,總結就是我們的腦子是意識的通道和容器但是不是產生意識的發動機。更加簡單的腦結構無法容納更高級的意識,大概應該如此。
Reply
[@Mangmang05]
@Mangmang05
1 year ago尹燁對基因搞得還比較清楚,但一舉例子就看得出來,腦子被洗得挺幹淨的。
Reply
[@fbj4467]
@fbj4467
1 year ago第45:47處愛因斯坦的話不就是古希臘赫拉克裏特斯的logos嗎,科學和神學似乎是分道揚鑣,但探索深了又會發現兩者又契合了,這在太多科學家身上可以看到。現代人好不容易弄懂的道理,又會發現古人早就研究過、表達過,非常有趣的回歸現象。竇文濤的《鏘鏘三人行》和《圓桌派》都是好節目,不容易,但願能活下去。
1
Reply
[@user-oi3wf6up1j]
@user-oi3wf6up1j
1 year ago我聽的 神精快分裂了 [?] ?
1
Reply
[@yi6738]
@yi6738
1 year ago許子東 很多觀念過時了
3
Reply
[@eddyko2002]
@eddyko2002
1 year ago萬流歸宗。自然科學發展到極限,就是哲學問題
Reply
[@user-xo8gz7ox8z]
@user-xo8gz7ox8z
1 year ago人類的意識不是由於860億個神經元產生的,正如芯片的很複雜,電腦結構很複雜,不會產生軟件一樣,這種複雜的結構,隻是為了更高級的【軟件(意識)】而設置而已。我們的研究方向搞錯了,答案永遠得不到。應該從意識層麵下手,比如卡爾榮格的集體潛意識,量子力學的量子場,佛教的十二緣起【講得非常透徹】
Reply
[@luobo692000]
@luobo692000
1 year ago史上最高級的對話。
1
Reply
[@blessedland000]
@blessedland000
9 months ago人的可悲在於,用人的智慧和邏輯是無法理解超然的東西,所以人無法自己認識神(造物主一切的源頭),隻有由上而下的神啟方能讓人能認識超越的神。
Reply
[@chynthiachou7200]
@chynthiachou7200
1 year ago國民性那尷尬的幾秒笑得我
1
Reply
[@tammyzhang]
@tammyzhang
1 year ago回去聽了三遍尹燁老師說,篩選你的基因,做暗示。然後前麵後麵都沒有的感覺?是被刪了嗎?好想知道老師要講什麽?
3
Reply
3 replies
[@yolikuo]
@yolikuo
13 hours ago科學是神允許的普遍恩典,卻都僅止於“發現與應用”,卻不是從無變有的“創造”
Reply
[@yz5584]
@yz5584
1 year ago一個複雜的圖案可以是一個簡單數學公式的表達。所以神真的不一定更加複雜。
Reply
[@raynn6653]
@raynn6653
1 year ago每周都看一遍
Reply
[@baophitranthi9375]
@baophitranthi9375
1 year ago一個不生不滅、無形無相的自由意識(Freewil)/精神(Spirit),有著無窮無盡的自發幻想(Spontaneous Imaginations/Thoughts思想),其景象(Imaginations/表現Expressions)就是無限多樣的宇宙和萬物及各自的規則和不規則。
Reply
[@user-xh5kl7lf4l]
@user-xh5kl7lf4l
1 year ago尹老師很自信 博學多識 但我注意到 他總是打斷人家說話
1
Reply
[@weiminli4059]
@weiminli4059
1 year ago這人是個大忽悠,一旦離開他的本行就信口開河了,許多物理概念都理解得不對
6
Reply
[@lningzhang6655]
@lningzhang6655
1 year ago
螞蟻是克隆生殖,基因會不會單一而脆弱呢? 這與在愛爾蘭隻有一種土豆的情況類似呢?
科學家的思維,確實優秀而且獨到。
Reply
[@LVK8818]
@LVK8818
1 year ago看得我淚流滿麵,自己每天這麽累到底為了什麽?
1
Reply
1 reply
[@xiaoqingling1500]
@xiaoqingling1500
1 year ago尹先生己說人身難得,地球 [????] 不會放棄任何一個色彩,隻要存在就有價值的。尋找自己的快樂源泉,音樂,自然界的萬物皆是快樂之源。對同類來說就比較複雜 [????] [????] 但如果我們慈悲與智慧同行就會好些……來於一位母親 [????] 。 [?] ?會給我們無限可能的希望 [?] ? [????]
很欽佩尹燁 謝謝竇姨的節目。一般像尹這樣polymath的人 在國內都會比較自戀的性格 但是看多了尹的視頻 真覺得博學了之後也一定很有共情能力很舒服且極度樂觀。謝謝這些視頻
2
Reply
[@user-yu3lh5mi4y]
@user-yu3lh5mi4y
1 year ago竇先生其實是最厲害的,哪個尹總涉及的書或人的內容他都能接上,搞娛樂這麽多年,還這麽博覽群書,知識麵還這麽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