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封城的利和弊

平等性 (2022-04-01 05:51:41) 評論 (92)

上海封城了!雖然當局給取了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叫什麽“全局靜態管理”,但是,老百姓被強令足不出戶,一旦上街搞不好就會被抓,我想即便是取個更好聽的名字,也還是掩蓋不了這封城的事實。

去年夏天的時候我寫過兩篇分析疫情走向的文章,疫情什麽時候才會結束海外華人,要等到什麽時候才能回國,我當時預測中國政府不會在短時間內打開國門。但是,我就算腦洞開得再大,也沒想到能夠把一座大上海,給完全封了。現在網上的段子滿天飛,微信群裏的親朋好友也多有怨言。不過既然城已經封了,再抱怨也無濟於事,今天就來聊聊關於這其中的利與弊吧。

我是個樂天派,就先從好聽的講起吧。這封城的好處呢,顯而易見,首先就是減緩疫情的傳播速度。我想到了今天,即使是中國政府裏麵再樂觀的人,也不見得會相信能夠完全做到病毒清零了。現在實施的所謂“動態清零”,其實是個防疫的手段,並不是防疫的最後目標。不過,實施這種區域化的嚴格隔離政策,在付出巨大代價的情況下,的確是可以在短時間內有效減低病毒的傳播。這個方法,在2020年的武漢,以及後來在中國的不少城市的疫情控製中,都被證明有過非常顯著的效果。

第二個好處,緩解醫護人員的巨大壓力。我有很多的同事和朋友是醫護人員,我記得2020年疫情剛開始蔓延的時候,他們滿負荷工作,有的竟然長達半年之久。很多人的身心都受到了極大的損傷。如果封城能夠盡可能多地降低重病和住院患者的人數,那麽,對醫護人員來說,這無疑是極大的支持。

第三個好處,是用空間換時間,好積極準備下一階段的防疫。我覺得現在中國政府需要調整對疫情的預判,做好和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準備。以前一直在提的全麵清零,看來大概率是無法實現了。但是,一個國家政策的改變,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完成的。這一次,上海的封城,我想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希望能爭取到寶貴的時間,為下一步全國的防疫部署,做好方方麵麵的準備。

講了好處,下麵再來談談封城的壞處。首先,封城的決定下得這麽突然,有很多具體的問題可能沒有考慮清楚。比如說那些有剛性醫療需求的病患,比如需要做透析,做化療和放療癌症病人,以及等著做手術的患者。平時我們生活中接觸這樣的人並不多,但是,上海是個巨型城市,隻要是千分之一的需要就會是好幾萬人,而那些需要全天護理的老人也會有好幾十萬。對他們來說,封城的後果很可能就是毀滅性的。在這一點上,我希望各級政府和醫療機構能夠把每一個病患都登記到位,做好相應的處理。

第二個就是經濟上的代價。上海是全球GDP排行第四的超大型都市,上海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已經是連續12年的全球第一,每天都有十幾萬的標準箱裝卸,一個星期下來就會是上百萬的堆積。上海空港的損失同樣巨大。而別的行業,包括金融,重工業,輕工業,服務業,以及配套的產業就更多了。這一封城,隨便停擺一天就是上百億的損失,我想這個經濟賬不難算吧。我估計上海的封城不可能像當年武漢一樣,能夠封上一個星期就到頂了,再撐下去整個國家的經濟都會傷筋動骨。

封城還有些隱性的傷害,比如說破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以及對政府公信力的損傷。我以前一直認為上海是中國文明程度最高的城市,結果這一次封城,老百姓之間的矛盾被激化,甚至出現了在同一個小區的陽性和密接者被排擠和歧視的現象。而老百姓對政府的態度,也有了很大的轉變。本來中國政府這幾年對疫情的嚴防死守,在2020年和2021年都有巨大成功。但是,不知是否為了證明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現在防疫的方法還是一成不變,嚴防死守,可是當前的問題和以前不同了。打個比方,就好比山火已經燒了起來,而且有著無數多的火頭,隻靠封堵的方法是不可能把火完全撲滅了。封城直接的後果很可能就是,老百姓的生活受到很多影響,結果疫情並沒有被完全控製,如果這樣一來,失望和怨氣反而會更大。

當然,封城還有其他的一些副作用,比如說精神疾病發病率可能會大幅提升,家庭和社會矛盾會進一步激化,再有就是區域保護主義的抬頭。很搞笑的是,一直以來,上海人都是以比較排外著稱,但是,現在出現了逆向排外,很多的外地城市都出現了歧視上海人的現象。

講了封城的利弊,再來預測一下將來的形勢。我的看法是,封城隻能緩解,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這幾年下來,疫情在全世界的廣泛傳播,已經在事實上形成了和人類的共存。現在的情況是,絕大多數的國家都承認了與病毒共存的客觀現實,開始逐步恢複正常生活。我想今後攜帶病毒的無症狀者將來會越來越多,將來很有可能大多數在國外生活的人體內會有抗體,他們即使攜帶病毒,也不會有任何症狀,甚至連核酸檢測也不一定測得出來。而上海是個國際化的大都市,中國政府是不可能長期把上海封閉在世界之外的,那麽,當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來到上海,病毒的感染在大概率上還會層出不窮,那該怎麽辦?

從另一個方麵來說,經過這兩年的變異,新冠病毒越來越適應人體,越來越多的人感染了新冠,但是重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顯著下降。如果將來新冠的毒性和致死率降到了和流感一樣的水準,我們還需要去用封城這種分片隔離的方法來控製病毒的傳播嗎?準備和病毒的長期共存,我想可能會是將來防疫的共識。

對中國政府來說,我覺得現階段的當務之急是盡快批準國外疫苗在中國的使用權。既然國產疫苗已經被證明是低效或是無效的,為什麽還不馬上開放權限,讓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有機會接種有效疫苗,做好應對病毒的準備。防疫說到底還是要尊重科學,絕不能隻靠官老爺的革命口號和行政命令。希望上海早日平安!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疫情什麽時候才會結束

海外華人,要等到什麽時候才能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