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恐慌症
周四一早去醫院看一個病人。70歲女性,既往冠心病有多次支架植入史,還有老慢支,因為胸痛周三晚上急診入院,心肌酶譜增高,典型的非ST抬高性心梗(NSTEMI)。由於當天醫院冠脈室出故障不工作,就把病人轉到附近的一個醫院做了冠脈造影和支架植入手術。操作完成後,再把病人運送回來。但是,在轉回醫院的途中,病人表現出極度恐慌(Panic Attack)。到醫院後出現呼吸困難,護士馬上叫了快速反應(Rapid response),病人血壓高210/110,血氧飽和度低85%(正常應該92%以上),即刻胸片顯示急性肺水腫,血氣分析急性呼吸性酸中毒PH7.07和二氧化碳儲留,馬上給予靜脈速尿進行利尿和非創傷性呼吸機(BIPAP)處理,數小時後病人病情改善。期間心電圖沒有急性改變,心肌酶譜沒有增高。周五早上去看她時,已經完全恢複正常,坐在椅子上和我談笑風生,問我能不能回家?

(上圖為病人的真實胸片,左為周三晚上,右為周四下午。肺髒主要是氣體,因此X射線很容易通過而在胸片上顯現為黑色。水可以阻擋部分X射線穿透,在右側胸片中出現很多白色斑影,說明大量水聚集在肺部,這就是肺水腫。)
病人丈夫告訴我,兩年前她在醫院也有類似情況發生,恐慌發作,呼吸困難,最後使用了BIPAP呼吸機後好轉。
恐慌發作(panic attack)是指在無真正危險或明顯誘因時突然發生的一種強烈恐懼驚慌感,會引發嚴重的身體反應。常見的症狀是,心跳加速,出汗,發抖,窒息感,胸悶胸痛,頭痛頭暈,失去自我感等等。
正常情況下,人體在遇到外來危險時會做出自身的應激反應,醫學上稱為“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 or flight response),此時身體交感係統興奮產生兒茶酚胺(即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吸加快,集中注意力,做出更好的判斷。比如,遇上狗熊追你時,上述的應激反應讓你可以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或者出拳的力量會更大。
但是,過度的應激反應,甚至達到恐慌發作,則對身體不利。就如上麵的那個病人,持續的恐慌,引起過量的兒茶酚胺分泌,導致血壓瞬間極度升高,心髒順應性降低,血液循環停滯,大量液體積聚肺髒引起肺水腫,肺內血氧交換失衡,最終急性呼吸衰竭,會有生命危險。
當然,上麵的例子是恐慌症的一個特例,極少發生。一般情況下,恐慌症讓人極度不適,影響生活質量,很多時候會導致酒精或藥物濫用,甚至增加抑鬱和自殺風險。
因此,有恐慌症(panic disorder )的患者,盡快接受治療,以防止病症的惡化和發作頻繁;如有促發因素,需積極避免;建議定期鍛煉身體,有助於預防焦慮。
寫醫院和門診的故事,是希望以真實的病例來輔助科普,通俗易懂,兼顧大眾和部分專業人士。
醫學科普,推廣更新更準確的醫療知識。
(更多醫學科普知識關注微信公眾號:第二診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