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算來,烤過不少麵包,自認不容易失手。 縱使第一次失敗,再來一次怎麽也行了。
這個號稱是祖傳的複活節麵包,加了湯種,卻讓我徹底沒了脾氣。
烤了四次,每次浪費的不光是時間,還有8隻雞蛋,麵粉、黃油、白糖、果脯、蘭姆酒…
食譜本身就寫得不清不楚。 冷天氣和重油脂使發酵異常緩慢,我耐著性子等了足足36小時。 不熟悉新買的烤盤,烘烤溫度和時間不理想是另一大因素。
按說烤不出來就算了。 然而姑奶奶一股子韌勁,越是不行就越要試。 結果,硬是在複活節那天完美出爐。
因為要與朋友出去吃飯,趕著分割麵包送人。 切開的時候,竟然還冒出嫋嫋清煙…
麵包發得不錯,有淡淡的甜味。 外表有些酥脆,內部似乎不如買回來的柔軟。
屋裏彌漫著黃油、蘭姆酒、和果脯的香味,確實有節日的氣氛。
麵包烤成功,總算鬆了一口氣。 下次試其他東西!
來源:Grandma's Easter Cake,材料和做法均做過調整。
麵團材料:
- 750克 高筋麵粉
- 8克 酵母粉
- 300毫升 溫牛奶
- 8個 蛋黃
- 200克 白糖
- 1小搓 鹽
- 150克 溶化黃油
- 300克 果脯
- 5湯匙 蘭姆酒
- 1個 檸檬(隻取屑)
- 2茶匙 香草精
準備工作:
- 黃油在室溫下回暖。
- 把葡萄幹用開水燙一下,然後用蘭姆酒浸泡。
準備麵團:
- 把酵母粉、50克白糖、和100克麵粉溶入150毫升溫牛奶,靜置5到10分鍾,激活酵母。
- 用慢火加熱剩下的150毫升牛奶和50克麵粉,一直攪拌到越來越多麵糊粘在木勺上。
- 加入準備好的酵母液,攪拌均勻,靜置1小時。
- 充分打發蛋黃、150克白糖、和鹽。
- 把一半蛋黃液和100克麵粉倒入麵種,攪拌均勻。
- 再擱置1小時。
- 加入剩下的蛋黃液和500克麵粉,攪勻。
- 慢慢澆上溶化黃油,攪拌至全部被吸收。
- 最後加入葡萄幹、檸檬屑、和香草精,揉搓光滑。
- 放入烤盤,蓋上保鮮膜,擱置過夜(我發了36小時)。
做法:
- 烤爐預熱340°F。
- 把烤盤放在最底層,烘焙45分鍾。
- 把溫度調低至320°F。
- 蓋上錫紙,再烘烤90分鍾。
- 出爐,攤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