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所有在ED和EA、RA 之間糾結的人

才高五鬥不覺恥,水灌一壇隻作癡。凸情不枉君付意,子誌難琢我化石。
打印 (被閱讀 次)

這些關於申請模式的糾結,其實都可以簡單化解決。

E和R的區別,就是時間和概率之間的Trade-off。E錄取率高3倍甚至更多,但你申請準備的時間比R少倆月。這是需要在錄取之前考慮的問題。

D和A的區別,就是選擇權和概率的Trade-off。錄取後,D錄取率雖高但讓你失去選擇權,而A讓你保有選擇權力但錄取率較低。這是需要為獲得錄取以後考慮的問題。

至於SCEA或者REA這種限製申請數量的模式,僅僅是在ED和RD(此D非彼D)之間再取平衡點,在申請數量和錄取率之間trade off,從而吸引一些很在乎錄後選擇權的早鳥們。

以往形成的各種標準操作搭配,當然在提出來的時候都有其道理。但這些做法在影響申請市場多年以後,已經達到一種市場平衡,他們能帶來的結果,也就是個人錄取的滿意度最大化,最初的優勢已經被市場消化了。

這裏要給大家建議一種較少被人推薦過的思路。

既然D就是你放棄選擇、非她不去的。那就申請一個你甘願選擇放棄權的學校。這個學校甚至要比你的reach school還有高一點,恰恰超出你的reach範圍邊緣的某一家。比如,Counselor給你的reach-match-safe 是 Penn - UCB - UCSD,那麽你ED可以放在 HYPSM這個層級上(如果這裏有你的心念所望)。因為,你不會為ED Penn放棄選擇權。大學申請隻一次機會,試過了,就不後悔。

至於EA和RD,你可以盡多地申請你的reach和match,一般你的錄取概率,reach在30-50%,match在60+%,所以多申請幾所,以確保你拿到至少一家的理論概率至少達到100%即可。隻要那個reach的學校不是你心心念念的。

如果你的reach也恰好是你心念所望的那一家,那就沒有糾結了,ED go for it。

 

Dalidali 發表評論於
謝謝分享!
遍野無塵 發表評論於
我孤陋寡聞, 隻知道 ED是eaarly decision.
其他的幾個代號,還是不太明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