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肺魚資本
作者:陳華強
人生隻有兩件大事:
1:婚姻
2:投資
成功的婚姻都極其相似,失敗的婚姻則各有各的原因,投資也是一樣。
這兩件大事,竟然擁有同樣的成功邏輯。其實,隻需做到兩點結局就會很美。
成功的婚姻,隻需要做兩件事:
學校的最後一門課是《婚姻經營和創意》,主講老師是學校特地聘請的一位研究婚姻問題的教授。
他走進教室,把帶來的一疊圖表掛在黑板上,然後,他掀開掛圖,上麵是用毛筆寫的一行字,婚姻的成功取決於兩點:
一、找個好人。
二、做一個好人。
“就這麽簡單。”教授說。
這時台下嗡嗡作響,因為下麵有許多學生是已婚人士。不一會兒,有一位30多歲的女士站了起來,說:“如果這兩條沒有做到呢?”
教授翻開掛圖的第二張,說:“那就變成4條了。”
教授還未把這4條念完,台下就喧嘩起來,有的說不行,有的說這根本做不到。
等大家靜下來,教授說:“如果這4條做不到,你又想有一個穩固的婚姻,那你就得做到以下16條。”
接著教授翻開第三張掛圖:
教授念完,有些人笑了,有些人則歎起氣來。
教授聽了一會兒,說:“如果大家對這16條感到失望的話,那你隻有做好下麵的256條了。
總之,兩個人相處的理論是一個幾何級數理論,它總是在前麵那個數字的基礎上進行二次方。”
接著教授翻開掛圖的第四頁,這一頁已不再是用毛筆書寫,而是用鋼筆,256條,密密麻麻。
教授說:“婚姻到這一地步就已經很危險了。”這時台下響起了更強烈的喧嘩聲。
不過在教授宣布下課的時候,有的人坐在那兒沒有動,他們的眼角好像還有淚花。
成功的投資也隻要做到兩件事
成功的“投資”和成功的“婚姻”,背後道理何其相似?成功的投資取決於兩點:
第一:找幾隻好股(項目)
第二:做一個耐心的人
就這麽簡單。
或許有人會問:“如果這兩條沒有做到呢?” 那就變成4條了:
於是有人就說:“對於散戶而言,這根本做不到。”
如果這4條做不到,你又想有一個穩定的投資回報,那你就得做到以下16條:
如果大家對這16條感到失望的話,那你隻有做好更多的256條了。
至於是哪些256條,我就不依次列舉了。婚姻和投資,都是一場修行。
有一位忠實的信徒問及巴菲特:“價值投資的奧秘是什麽?”。
巴菲特的麵容如佛陀般寧靜:獨立思考和內心的平靜。
成功的投資都極其相似;而失敗的投資則各有各的原因。正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找幾隻自己可以理解的好股票(或項目)是不難的,最難的是:修煉自己做一個耐心的人。
如果你還在公司上班的話,試著接受工作中可能碰到的所有不公平的事情。
如果你在路上碰到車禍,如果和自己有關,試著平靜接受。
如果和自己無關,試著默默離開。
如果你在網上看到不公平事件,試著讓自己不那麽的憤青。
如果在股市虧錢了,試著反思自己哪裏錯了,而不去罵證監會主席或政府。
如果你的孩子不聽你的話,試著慢慢和她聊聊為什麽。
找一個好人不難,難的是有耐心;找到好股和項目不難,難的還是耐心。
三度提水
佛陀旅行經過一個森林,那一天非常熱,剛好在中午,他覺得口渴,所以他告訴他的弟子阿南達:“你回去,我們剛才跨過一條小溪,你回去幫我拿一些水來。”
阿南達回去,但是那條小溪非常小,有些車子經過,溪水被弄得很汙濁,本來沉澱的泥土都跑上來了,現在那個水不能喝了,阿南達想:“我必須回去。”
他回去告訴佛陀說:“那個水已經變得很髒而不能喝了,請你允許我繼續走,我知道有一條河就在離這裏幾裏的地方,我將從那裏提水來。”

佛陀說:“不,你回到同一條小溪那裏。”佛陀說了,阿南達就必須遵從,但是他的內心並沒有完全遵從,因為他知道那些水不能拿來。
時間不必要地被浪費,而他在感到口渴。但是當佛陀說了,他就必須去,然後他再度回來說:“你為什麽要堅持?”
佛陀說:“你再去。”既然佛陀這麽說,阿南達還是必須遵從。
他第三度來到那條溪流,那些水就像它原來那麽清澈,泥沙已經流走了,枯葉也消失了,那些水再度變得很純淨。
這時阿南達笑了,他提了水跳著舞回來,拜在佛陀的腳下說:你教導的方法是奇跡般的,你給我上了偉大的一課: 沒有什麽東西是永恒的,隻需要耐心。
無論是投資還是婚姻,其實都是同人性博弈的過程,最強的對手就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