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有天國的錦緞

蓬萊閣 (2020-11-16 05:06:27) 評論 (86)

 

 

        1889130日,一個羞澀的愛爾蘭詩人在倫敦結識了一位目光炯炯、英氣勃勃的女子。後來他親筆寫下了初見時的場景:

        她佇立窗前,身旁有蘋果花鬥麗爭妍;

        她鮮豔璀璨,仿佛是灑滿陽光的花瓣。

 

        這個魅力四射的身影瞬間點燃了詩人的愛情之火。當時他大概不會想到,纖細的火苗終將蔓延成熊熊烈火;他更不會想到,這場大火會燃燒不息,直至他生命的盡頭。

 

        那個二十四歲的年輕人日後將會躋身於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詩人行列,他的名字是威廉·巴特勒·葉芝。而那位女士,則是葉芝耗盡一生卻仍然求而未得的愛爾蘭演員茉德·岡。

 

        茉德熱衷於愛爾蘭民族主義事業並成為獨立運動的組織者之一,之前她也因父親過世而得到豐厚的遺產。雖然一見麵就愛上了這個美麗、堅毅的女子,但葉芝因為自慚形穢而把愛意克製了兩年。在這兩年裏,他不放過任何一個與茉德共處的機會,作為一個最忠實的朋友追隨在她身旁。對葉芝來說,這份愛是令他魂縈夢繞、苦樂交織的牽掛,也是揮之不去、無法遏製的煩愁。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1891年,葉芝誤解了茉德在一封信中流露的情感,以為自己也蒙佳人垂青,於是興衝衝地跑去求婚。他的滿腔熱情換來的是一桶涼水,茉德明確表示自己對葉芝僅有友誼、並無愛情。刻骨的寒意從葉芝的足底升騰,但他抑製住心頭的失望,繼續扮演朋友的角色。他相信自己的一片赤誠可以感天動地,遲早會軟化茉德那顆堅硬的心。

 

         1893年,葉芝寫下了一首詩以表達自己對茉德的愛戀。

 

         多少人,曾愛慕你青春歡暢的時候,

         真假愛,全都是為了你的美貌娟秀。

         隻一人,愛的是你內心朝聖者的靈魂,

         也愛你,歲月在臉上留下的痛苦紋溝。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有人類存在的地方,總是少不了男女之間的思慕和追逐。但是,人世間有多少愛戀能經得起歲月的研磨而不褪色?28歲的葉芝向茉德許下諾言:我所愛的,並非是你現在擁有的美貌。即使你老態畢現、滿麵皺紋,我也會一樣深情地愛著你。因為吸引我的,是你那恒久不變的聖潔靈魂。

 

        然而,一首《當你老了》感動了世人無數,唯一無法打動的卻是詩中的主角——那個扭開了詩人情感源泉的人。1903年,茉德為革命戰友約翰·麥克布萊德披上了婚紗。葉芝的心被這個消息重重地擊落在地,唯有他自己才能聽到碎裂的聲響。

       

        對於葉芝來說,茉德如同頭戴光環的天使,美麗、優雅、勇敢、堅定。葉芝被這個光環牢牢籠罩,無力掙脫,也無意掙脫。茉德已經為人妻、為人母,葉芝卻依然頑強地保持獨身。

 

        如果無法與你並肩而行,請讓我默默地追隨著你;

        如果無法追隨在你身後,請讓我遙遙地注視著你。

        沒有什麽值得不值得,世上的千種糾結、萬般掙紮,終究敵不過三個字——“我願意

 

        丘比特似乎有意捉弄茉德,愛她的人視之如拱璧,她愛的人卻視之如敝履。約翰是一個粗獷的革命者,他不僅用暴力對付敵人,也用暴力對待自己的妻子。看到心上人蒙受這種折磨和屈辱,葉芝痛心不已卻又無可奈何。

 

        1916年,約翰與茉德共同參加了史上著名的愛爾蘭複活節起義。事敗後,約翰被處以死刑,茉德入獄六個月。葉芝為此寫下了政治名詩《1916年複活節》,歌頌了為爭取民族獨立而犧牲的勇士們,詩中對約翰·麥克布萊德毀譽參半的描述也充分體現了葉芝內心的複雜情感。

 

        1917年,仍然未婚的、52歲的葉芝第五次向茉德·岡求婚。當時,她是生育過三個孩子的、出獄不久的51歲孀婦,而葉芝已經著作等身、聞名遐邇。葉芝再一次單膝跪地的那一刻,他證明了當愛人紅顏已逝,自己仍然一如既往地深愛著她,如同24年前所寫下的誓言。

 

        葉芝是執著的,他心中的熊熊愛火燃燒了幾十年仍然毫不消減。但是他遇到了一個比他更執著的人,茉德對他的示愛毫不動心,又一次幹脆利落地拒絕了他,依然高傲得如同初見時那片灑滿陽光的花瓣。

    

        愛情中的悲劇莫過於此。他虔誠地認定她為自己人生的女主角,而她隻允許他在自己的人生中跑龍套。

 

        這一次,葉芝真的累了、倦了。幾個月後,他與英國人喬琪·海德裏希結婚。又過了一年半,一向喜歡孩子的葉芝終於如願成為父親。

 

                              ?

 

         1923年,葉芝因其早年創作的詩劇《胡裏痕的凱瑟琳》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部作品主角的原型就是茉德,而且在1892年的首映中也正是由她本人擔綱主演。除了身為詩壇的領軍人物,葉芝也曾進入愛爾蘭的參議院。在他擔任貨幣委員會主席期間,愛爾蘭設計發行了獨立之後的第一批貨幣。然而,所有這些成就都無法填補他在愛情上的缺失。

 

        葉芝消耗了人生中的黃金歲月去追逐他的繆斯。遺憾的是,上帝發給他的卻是一個單戀的腳本。在茉德·岡眼中,葉芝是個女人一樣的男子,而她本人卻是像男人一樣的鬥士。無論葉芝的愛多麽真誠,也無法感動她,因為茉德是一個心如磐石、意誌堅定的女人,能讓她仰慕傾心的唯有比她更勇敢的戰士。她有自己持守的信念和使命,因此永遠不會追隨葉芝去茵尼斯夫裏搭建世外桃源的棚屋。

 

                   

 

         茉德對於葉芝的態度始終非常明確,不愛就是不愛,絕不拖泥帶水。晚年的葉芝曾邀請她一起喝茶聊天,被拒。葉芝臨終前希望茉德能參加他的葬禮,又一次遭拒。當然,對於茉德來說,不會再有下一次機會去拒絕葉芝了。那個自從24歲就愛上她並堅持一生的人已經去了天國,或許正在那裏為她編織斑斕的錦緞。

 

        在葉芝的眾多詩作中,我最喜歡的一首是《如果我有天國的錦緞》。當這些深情而內斂的詩句一行行地躍入我的眼中,隔著歲月和江河,我體察到了那個愛爾蘭詩人心底的疼痛。他愛得殷切又卑微、固執又無望······

         

         如果我有天國的錦緞,

         密密編織著金色銀色的光線,

         白晝的湛藍、夜晚的黑暗

         還有黎明與暮色的幽淡,

         我要在你腳下鋪開這塊錦緞。

         但我,一貧如洗,唯餘夢幻,

         我就把夢幻在你的足下鋪展,

         請輕柔些啊,因為你正在我的夢幻上踏踐。

 

         Had I the heavens’ embroidered cloths,

         Enwrought with golden and silver light,

         The blue and the dim and the dark cloths

         Of night and light and the half light,

         I would spread the cloths under your feet:

         But I, being poor, have only my dreams;

         I have spread my dreams under your feet;

         Tread softly because you tread on my dre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