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日子裏(三)又一次遇見,為我的創業埋下伏筆

海外陪讀爸爸媽媽在旅途中的聚集地
打印 (被閱讀 次)

作者:Stanley

我向沈女士提出想參與技術方麵的的要求。沈女士居然沒有拒絕我的請求,而且很快的給了我一個機會,交於我一件女裝真絲上衣樣板,讓我把這一款的製造單寫出來;真是萬事起頭難啊,我花了大半天時間湊乎完成了第一張製造規格單,戰戰兢兢的交回沈女士,雖然需要她幫我修改了一些用詞,但居然大致上還是令她滿意了......

 

從此開始,我就開始協助沈女士擔任此項工作了,直接參與了服裝的技術工作,回憶起來,當時雖然很點困難,也很辛苦,但是能有這麽一個機會參與有技術含量的工作,除了有一種滿足感之外,更為我後期自己創業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後來沈女士又給我聘請了一位助理,分擔了我在物料方麵的工作.........

 

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的在沈女士的教導下,我開始學到了很多製衣方麵的知識與經驗,也獲得了沈女士的信任,有更多機會與沈女士一次參與行政管理方麵的工作。

 

由於當時製衣業非常旺,公司有大量的訂單,自己公司不能完成,找了十家中小型工廠為我公司加工訂單,由本公司提供原料,配料,由外包廠去製作完成,所以我開始有很多機會參與外包廠的聯絡工作,甚至有時要外出擔任QC類的工作,由於老板對我的信任讓我開始有機會結識了許多同行,在對外的人際網絡上開辟了一條道路.........

 

沒多久,我就遇上了第二位“貴人”張女士,她是我們十家外包廠中最大一間廠的經理,她們自己公司從小型加工廠開始,發展得很快,幾年後她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客人,有了自己的訂單了,當他們訂單越來越多時,也需要物色一些小型外包廠,消化他們的訂單,由於我們曾有過幾年的合作,她非常喜歡我對製衣業的一份熱情,以及認真的工作態度,所以很希望有機會與我合作,並邀請我一起創辦一家分廠。

 

雖然對朋友的邀請有些受驚如寵的感覺,但是一種從心底裏對沈女士一手培養我成長的感激,無論從感性上還是理性上都不想做出這種疑似過橋抽板的事,我希望繼續為公司效勞,繼續向沈女士學習。於是我婉拒了張經理的邀請。她也很理解我的心情,委托我如果有機會介紹一些加工廠給她。

 

事有湊巧,在一次舊工友聯誼的活動上,碰到了一位已經離職的樣板房主管,她向我透露了自己想開一家小型加工廠,我非常鼓勵她這個想法,還說叫她別擔心定單,我可以幫她解決訂單問題,但是她告訴我,她不夠經驗與沒人際關係,非常希望我能協助,更希望我能加股,但是不需要我離職參與,她會全盤打理工場;對於很小資金可以開始一盤自己的生意,又不需要辭去現在的工作,我確實有點心動,但是我還是很坦白的將這個想法告訴了沈女士,也告訴她我並不會參與工場的業務,也許我的坦白,沈女士到沒有反對,還幫助我解決了開廠需要的衣車問題,因為廠裏換電腦衣車,囤出了一批舊衣車;在尋找廠房方麵也非常順利,一位與我們公司有合作的繡花公司的老板娘,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空置的政府廉租廠房,也許老板娘看好我們,所以她開出的條件隻是要參與一份,就這樣,每人拿了很少資金,三個“臭皮匠”把一家有二十台衣車的山寨式工場開了出來........

 

 

 

相關文章:

父親節說父親(上)4歲時第一次見到父親,第二次團聚我已經26歲了

父親節說父親(下)經曆百般坎坷,帶著父母踏上移民路

過關記(1976年的羅湖海關)

一場大火,結束了我香港的“幸福生活”

在香港的日子裏(一)找工作

在香港的日子裏(二)遇到我的第一位貴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