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美之途

雅美之途 名博

《科學》專訪石正麗加強了她在科學史上的地位

雅美之途 (2020-07-26 09:50:07) 評論 (21)

美國聲譽隆重的《科學》雜誌發表對WIV (為研究機構的英文簡稱)石正麗研究員的專訪,她係統回答了《科學》雜誌的18個大問題,還加了些小問題,但是僅第18個問題就含有12個小問題(見附錄)。《科學》透露石正麗通英文和法文,唱歌能力遠近聞名,嚴肅的科學家形象頓時人性化不少。

閱讀完訪談的全文,進一步加深了我這個在疫情爆發的極早期就讚揚她的人的判斷,也有利於我們對整個新冠病毒科學貢獻譜帶的深入了解。

中國因為這位河南籍科學家的存在而萬幸,全世界都應該感謝她。我們現在的每個新冠核酸測試,新冠抗體測試,實驗室病毒的培養,以及大公司加班的疫苗研發,都可以溯源到石正麗團隊的原始貢獻。何止川普欠她一個道歉,美國和中國所有製造陰謀論的人,都欠對她的一個道歉。

我們還應該強調,這是美國最著名的雜誌發表的訪談,重點是外國科學家要求美國總統道歉,這個心胸與氣度隻有美國才有。《科學》雜誌也在爭流量,取了一個《川普欠我們一個道歉》的吸引人的題目。

再次列出我以前認為石正麗團隊最原始的三大發現,現在證實相當靠譜:1。發現新冠病毒。她親口說出1月12日她們就向世界衛生組織匯報了基因序列,從病毒分離到基因測序,所有工作都是自己實驗室完成的。雖然序列的首發在上海複旦的張永振,以NCBI的正式發表為主。但是這與石正麗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的是同一天,而找到病毒顆粒則是石正麗團隊在先;2。石正麗團隊找到新冠受體ACE2。這不存在任何功勞之爭,這個工作的重要性也是破天荒的,現在仍然沒有找到除ACE2之外的新冠病毒輔助受體,3。觀察到新冠病毒的免疫反應,這是現在的所有新冠疫苗的科學基礎。我以前還列過石正麗團隊的第四項貢獻,為應用喹啉的治療研究。考慮到那不是以她的團隊為主體的,隻是合作研究,現在又存在爭論,所以我就不放了。

這次訪談幫助我們對人類在新冠疫情早期科學探索的理解,也加強了石正麗在科學史上的地位。這些原創性貢獻足夠讓諾貝爾委員會考慮授予石正麗諾貝爾醫學獎,在新冠政治風波平息後,這種可能性會逐步增加。諾貝爾獎是人授予的,很多人為因素,日本人設立隱性“辦事處”在斯特哥爾摩遊說瑞典人,我們希望諾貝爾委員會能撇開政治紛爭,隻憑科學家的論文說話。這篇英文訪談的發表,必將被諾貝爾委員會的評委們閱讀,雖然他們因為水平問題不時犯錯誤。石正麗的貢獻還符合諾貝爾獎往往授予單篇原創性工作的傳統,而石正麗的三大原創性貢獻全在那篇Nature文章上。

另外,我也想對正石麗給些建議。在病毒的起源上,她不應該隨任何政府起舞。首先應該肯定最先檢測到的病毒是在中國武漢,至於是否為最原始的起源地還有待科學研究與調查。當然這需要時間,但是現在我們是擱置起源的無聊爭論,全力抗新冠的時候。在回答武漢疾控中心等其他機構是否存在泄露時,石正麗也不能替別人那麽肯定地回答“沒有”, 因為畢竟不是自己所涉及的。

下麵是石正麗回答《科學》雜誌問題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