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新冠擊懵的紐約醫護人員開始站起來了(二)

蘭芯 (2020-03-22 09:13:39) 評論 (50)
 

           短短幾天時間,紐約州新冠確診人數飆至一萬多人。醫護人員告急、醫用防護裝備告急……一個個壞消息攪得人心慌慌。還好,驚恐中的人們一邊質疑政府的抗疫能力,一麵不忘為身邊的醫護人員四處收集N95 口罩。我們的同學群,成了這場新冠風暴的小窗口。

 

         兩天前,在紐約市某家醫院做麻醉科醫生的T同學發了一個帖子:盡管有二個月前中國新冠疫情的前車之鑒,但該病毒在美國傳播之廣,患者病情進展之快,是大家沒有料到的。說個ICU overwhelmed 的例子你就知道目前疫區醫院的狀態:至上周三(3/18),對COVID危重病人的搶救(intubation, CPR等)還隻是在醫院的正規ICU進行的,3/19 這種搶救已擴展到新建的臨時ICU, 昨天 3/20 這種搶救已出現在收治非重症”COVID+ 病人的普通病房了。這些病人多數是35-60的男性,隻看到一位中國人,女性,80+。當整個醫院滿負荷後,我們就要考慮ship了。

 

         T同學的妻子一一他的同班同學丅太太告訴大家:丅同學昨天值了24小時班,回到家已9:00am, 一晚沒睡,非常的疲憊。昨晚和今早有兩位病人去世。現在似乎開始呈現武漢疫情暴發的早、中期趨勢。醫院有限的PPE基本用完,醫護人員感染是遲早的事。而且醫護人員密切接觸病人都沒隔離,下班回家,家人感染的機會也同樣增加。我現在讓他住樓下的保姆房,獨立衛生間,吃飯盡量分開,但是同在一個屋沿下,沒法分得那麽清楚。

 

        恰巧T同學剛睡醒,睡眼惺忪地爬進群裏澄清事實:我一提分居,她就急:))。謝謝大家關心!昨晚在醫院值班,忙了一通宵,根本沒時間看信息。如果能為我捐贈一點PPE, 那將是巨大的幫助。

 

       然後T同學發了一個帖子:對疫情緊張擔憂程度排序 (強->弱):美國華人女性>華人男性>媒體>ICU 醫生>普通醫生>政府官員>CDC>總統。

 

         我笑著鼓勵他:就憑你這幽默勁,新冠病毒都繞著你走。

 

        我們都知道增強自身免疫力是預防病毒感染的主要因素。吃好睡好心情好,病毒見你都逃跑。

 

       有一位同學發明了一個預防方法:40-56度的白酒倒在酒杯裏,鼻口對著酒杯不停地深呼吸,可以清潔呼吸道。

 

         今天一大早,T太太興衝衝跑群裏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紐約一聲呼召,一天之內1000名退休醫生和私立醫院醫生誌願上陣,他/她們加入已經有9000名醫生護士的後備隊伍,一萬醫護人員隨時可以調換現在崗位上的醫護。 這些天到處看到誌願者為弱勢群體如老年人,患病人群等采購送貨服務,隨叫隨到。紐約準備好了!這就是為什麽T同學不請假的原因。我們一起為紐約加油!

 

          以前總覺得加油這兩字挺落俗的,今天感到這兩字特帶勁:紐約加油!美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