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度與梁啟超:我們的祖父和外祖父 |
|
作者: 楊友麒 來源: 中國文化報 2017年9月14日
|
兩位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偉人——楊度、梁啟超,
我們的愛情
20世紀50年代,是革命激情燃燒的年代。我們正在念高中。 我們特定的交往緣起於擔任少先隊輔導員的工作。 我第一次在學校了解到自己家族的往事,是在曆史課上。 1952年,高考發榜後大家就注定要天各一方。 大學期間,我們身在兩地,但一直保持很好的朋友關係。 我們1960年結婚後,一直兩地分居了4年,
對先輩的回憶和“再發現”
對於自己先輩的回憶和“再發現”,則是我們退休以後的事了。 一來由於時代的變遷,二來由於人到老年,特別是年過七十後, 我們的青中年時代處於革命激情燃燒的年代,楊度也好, 楊度重新回到現代中國的視野,大約是在打倒“四人幫” 當時,一些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老黨員紛紛發表文章, 對梁啟超的再認識相較之要來得稍晚一些。20世紀80年代初期, 這時,我們都有一種慚愧的感覺:我們對於自己祖輩的了解太少,
寫作,是梳理,也是紀念
如果說年輕人喜歡追求時尚,那麽老年人則喜歡回憶往昔。 於是,吳荔明首先應《民國春秋》雜誌編審王家鼎的約請, 相較於基於家存資料,從家庭角度再現梁啟超的生平、思想, 最初寫書的想法是源於《飲冰室詩話》一書, 決心下定之後,我們一邊消化資料,一邊寫作,進展很慢, 楊度和梁啟超實在太豐富、太精彩,
(本文選自楊友麒、吳荔明著《楊 度與梁啟超——我們的祖父和外祖 父》一書,有刪節,大、小標題為編者 所 加 ,該 書 已 由 人 民 文 學 出 版 社 於 2017年 2月出版)
《楊 度與梁啟超——我們的祖父和外祖父》 作者介紹: 楊友麒,楊度(1875——1931)嫡孫,1935年生, 吳荔明,梁啟超(1873——1929)外孫女,楊友麒夫人, |
ZT。楊度與梁啟超:我們的祖父和外祖父
西北東南 (2019-11-25 10:22:40) 評論 (0)
楊度與梁啟超:我們的祖父和外祖父 |
|
作者: 楊友麒 來源: 中國文化報 2017年9月14日
|
兩位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偉人——楊度、梁啟超,
我們的愛情
20世紀50年代,是革命激情燃燒的年代。我們正在念高中。 我們特定的交往緣起於擔任少先隊輔導員的工作。 我第一次在學校了解到自己家族的往事,是在曆史課上。 1952年,高考發榜後大家就注定要天各一方。 大學期間,我們身在兩地,但一直保持很好的朋友關係。 我們1960年結婚後,一直兩地分居了4年,
對先輩的回憶和“再發現”
對於自己先輩的回憶和“再發現”,則是我們退休以後的事了。 一來由於時代的變遷,二來由於人到老年,特別是年過七十後, 我們的青中年時代處於革命激情燃燒的年代,楊度也好, 楊度重新回到現代中國的視野,大約是在打倒“四人幫” 當時,一些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老黨員紛紛發表文章, 對梁啟超的再認識相較之要來得稍晚一些。20世紀80年代初期, 這時,我們都有一種慚愧的感覺:我們對於自己祖輩的了解太少,
寫作,是梳理,也是紀念
如果說年輕人喜歡追求時尚,那麽老年人則喜歡回憶往昔。 於是,吳荔明首先應《民國春秋》雜誌編審王家鼎的約請, 相較於基於家存資料,從家庭角度再現梁啟超的生平、思想, 最初寫書的想法是源於《飲冰室詩話》一書, 決心下定之後,我們一邊消化資料,一邊寫作,進展很慢, 楊度和梁啟超實在太豐富、太精彩,
(本文選自楊友麒、吳荔明著《楊 度與梁啟超——我們的祖父和外祖 父》一書,有刪節,大、小標題為編者 所 加 ,該 書 已 由 人 民 文 學 出 版 社 於 2017年 2月出版)
《楊 度與梁啟超——我們的祖父和外祖父》 作者介紹: 楊友麒,楊度(1875——1931)嫡孫,1935年生, 吳荔明,梁啟超(1873——1929)外孫女,楊友麒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