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wYang打智力牌-反智主義與美國政治 1

Chalet (2019-08-03 11:47:20) 評論 (11)

看了的總統競選第二場辯論,覺得華裔總統候選人 Andrew Yang 這次演講得不錯,顯得他很有智慧的樣子。不過,智商高的人在美國的學校裏被人叫 nerd,那可是個貶義詞。打智力牌,打math 牌玩政治行得通嗎?美國的政治是非常的反智主義的,民主黨更是反智主義的急先鋒,靠反智主義起家。但看他能否衝破迷霧,就算能給烏煙瘴氣的美國政壇帶來一小股清新,也值了。

網友“海陬觀者”不同意“民主黨比共和黨更加反智”一說,辯論如下:

從一戰之後,美國的共和黨的政治口號都是以 保守不作大改革為號召,類似於現在 Trump 的口號,不同的是 Trump 明的暗的承認,美國已經不再偉大了,所以才需要說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如果美國依舊偉大,又何必說 again 呢?

1) 共和黨這幾十上百年來都告訴美國人,美國的社會、政治製度已經到了不能再改善的地步,並且指責那些要求改革、要求嚐試新政的人是在替美國製造麻煩。 這就是告訴人不要再思量,不要再研究,請問這是不是反智的態度呢? 就是因為這種態度,間接導致了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以及以後四年的共和黨政府,以不變應百年未有之奇變。 結果蕭條越來越烈,接下來民主黨上台,嚐試各種新政,走出了大蕭條,也因此連續當政了20年。 是誰更反智? 是共和黨告訴人民,不要對未來抱持太多的構想。

2)過去這一百年來,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往往是才智平平的政客,他們之所以有時能勝選上台,往往是因為選民中有許多人被他們的公關技巧(包裝)鼓動而產生認同感。 相反的,民主黨的候選人有更多的高級知識分子,甚至是以才子而出名的,史蒂文森、肯尼迪、麥卡錫、克林頓、等等,不勝枚舉。 共和黨最有名的幾位,如 裏根,是出了名的才智平庸; 福特,是個好的運動員,其他方麵平平。 Trump 不必說了,連談起許多基本知識都荒腔走板。

----------------------------------

我很尊重這位前輩網友“海陬觀者”的辯論,並且認真回應了這位前輩的辯論如下:

感謝你老碼這麽多字,我認為美式民主具有“去精英化”特點,就象無論是地方,州,還是聯邦的政府官員或政治領袖,民主選舉出來的那幫人並不需要學曆和智商有多高,要的是領袖力,組織,辯論,協調社會關係的能力,以會和普通人打交道為基礎。比如說南希 佩羅西,從政前就是一個家庭主婦,5個孩子的媽。我們還有經常聽到的故事說,某個選區選出來的 representative, 並不是學識淵博,高高在上的大學教授,也不是什麽精英商界成功人士,而就是一個經常為家家戶戶修水管的非常 nice 非常有親和力的水管工。

所以說美式民主政治不可避免地會有反智的特點,(注:有一點反智並不一定都是壞事)這是包括了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在內的both。事實上,IQ太高的人並不適合從政,極端的例子是象數學裏的天才人物高斯,De Moivre , Descarte, 之類的,智商據說都在200以上,但並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尤其是德國人高斯,從小就是一個天才,擁有 A beautiful mind,卻性格孤單沉悶,朋友很少,一直到去世與家人的關係都非常緊張。

美式民主的基礎還是bottom up, 比較於中國集權和極權特色的政治製度top-down, 這也是為什麽很多華人來到美國20多年了,還不明白為什麽民主製度的產物,西式司法裏的陪審團製度,是由社區裏找來的一組普通人來裁決一個罪犯嫌疑人是否有罪,而不是法學知識淵博的法官和律師來裁決;而且這些陪審團成員隻是從普通人當中挑選,還會刻意避開精英階層的律法專業人士。關於美式的陪審團製度,我會專門撰文詳細討論。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