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時候是人,有時候是動物

freemanli01 (2018-05-23 12:32:31) 評論 (13)

最近從“人是高級動物,是習慣的奴隸”。想到馬克思、毛澤東、鄧小平、特朗普也都是高級動物,也都有可能被自己的習慣捕獲而成為奴隸。當然也包括我們自己。

多少有點悲哀的味道。但這悲哀也是有理性做基礎的。

人在正常的時候,也都顯示很正常,隻是不正常的時候,他那動物性就顯現出來了。好像一個身體下隱藏了多個靈魂。

在特別愚昧的一級,那些人可能基本沒有高級的思維發生,所以我們的預期不會發生太大的偏差。知道他們是完全被自己的習慣所完全控製的,我們會觀察他們的習慣。

但是當一個大人物發瘋時,當他的動物性人格顯性地表達時,我們如果還把他當成正常人,去聽從他們的話語,這就產生悲劇了。

文革就是如此,人們都不再判斷毛澤東的話到底是理性的思維還是由習慣發出的無意義的聲音。然後全國陷入集體無意識的動物莊園一樣的浩劫中。

人類的悲哀在於,人的動物性(相對理性來說的malfunction)是人不可擺脫的一個特征。在奧德賽的船長從海上歸來的路上,他就知道自己動物性的一麵不能抗拒海妖的歌聲,所以讓人幫他把自己綁在桅杆上,塞上耳朵,以免控製不住自己而被海妖所誘惑。

美國開國者,在基督教的氛圍下,知道人都是有弱點的潛在罪人,隻有基督是完人。所以一定要製定一個憲法製度,以免位居高位的人民領袖被動物所捕獲時,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

鄧小平當年也認識到這個局限,所以說,要趁腦袋清醒時,解決某些問題。但是後來還是出了很多問題。

基辛格曾經描述尼克鬆的思維變化,尼克鬆開始時無疑是愛國的,他認定了“誰反對國家,誰就是反對我"。但是後來他發生了認知失調(人的大腦的malfunction) 他的思維變成了“誰反對我,誰就是反對國家”。

我們普通人,也一樣,好好壞壞過一生。

出路在哪裏?能否永遠駕馭動物,而不被動物所駕馭呢?這就是基督教所謂的得救,或者佛教所謂的解脫。解脫,大概就是脫於迷惑,不是殺掉動物,而是不再被動物所捕獲。

而在我們能移民到佛土或天堂或解脫之前,還隻好在地上這麽個環境下生存。知道這裏的人都被同樣的疾病所困擾---人類有時候是人,有時候是動物。

我們能做什麽呢?。。。當人是人的時候,與人溝通;當人是動物的時候,隻能是小心動物,愛護動物。

與人溝通,愛護動物,小心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