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 投票前的民調錯在哪裏?

荔枝100 (2016-11-09 06:03:51) 評論 (56)

昨晚的美國大選結果大大出乎意料,連川普和希拉裏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今年競選的民調和預測可能是有史以來偏差最大的一次。那麽它們錯在哪裏?

投票日前夜,克林頓在全國民調平均數中領先4%,近三個多月來她基本上沒有低於這個數字過。美國總統選舉曆來都是血拚,4%看來微不足道,但投注市場以及各種數據學模式都把它詮釋成70-99%的克林頓出勝。

這個預測最後被證明是錯誤的,但這本身不是很大的錯誤。根據《紐約時報》,到現在為止,克林頓的直接投票數(popular vote)仍可高於川普。而在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預測的偏差就可以說是極端了。

在各洲中,有共和黨的死黨州(如德州和西弗州),也有民主黨的死黨州(如麻州和加州),其餘的是搖擺州。昨晚結果慢慢出來的時候,最緊張的可能就是中西部的幾個搖擺州了,它們是競選成敗的關鍵:俄亥俄、威士康星、密西根、賓夕法尼亞:

- 在威州的投票日前夜的民調裏,克林頓領先5%, 而投票結果是她丟失了2.5%。

- 在俄亥俄,川普的投票前民調在2%領先;投票結果是,他贏了8%。

- 密西根和賓州的投票前民調,川普落後4%,但最後他以1% 獲勝。

民調和預測都錯在哪裏?根據英國的《經濟學人》雜誌分析:

所有的民調結果由兩個變數組成:(1)選舉人的人口分析(性別、年齡、種族、收入、教育等等); (2)這些人口群將會投誰。

這裏麵還有其它的重要因素:人們是否願意回應調查。例如,年輕的拉丁裔男性不太願意接受調查,而白人老年女性則更願意回答問題。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口取樣的代表性。

另一個因素是,這些接受調查的人中,有多少最後走出門去投票的?

在“大學程度以上的白人”(college-educated whites) 多的州,例如科羅拉多和弗吉尼亞,投前調查和投票結果非常吻合, 民調十分準確。

另一方麵,在以上提到的北方中西部的一些州,川普取得了意外的勝利。這些州的“未受大學教育的白人”一群(即白人藍領, non-college-educated whites),曆來是共和黨的依賴對象,也是川普的爭取對象。無疑,這一群體沒有在民調中正確顯示。

在這些北方/中西部的搖擺州,有一個所謂“靦腆的川普”或“隱性的川普”現象,很多人不願意在民調中承認自己支持川普,但到最後去投他了。同時,“未受大學教育的白人”這一群體,昨晚有大量的人出門投票,其數目遠遠超過了投前民調的預測。

因此,所有的投前民調預測都大大低估了川普在這個群體中的力量。

一些資深民調專家說,民調預測錯誤的另一個方麵,是過高地估計了多元人口(少數族裔)對克林頓帶來的正麵作用。

當然,在塵埃落定之後,人們一般不會再去多關心這些民意調查。但無論對競選人還是對關心政治的老百姓來說,這是一個很深刻的教訓。民意調查簡單地依賴於人口因素,而沒有考慮到這些人的熱忱度,他們會不會在選舉夜出去實行公民義務。候選人也參考這些民調數據,他們的競選團也根據這些數據來調整自己的戰略戰策。民調的不確定性,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為過於自信的競選人帶來嚴重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