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美國駐海地大使家淘寶 (多圖)

土筍凍 (2016-10-01 17:21:57) 評論 (7)

到美國駐海地大使家淘寶

那天,冒雨去裏根時代美國駐海地大使家淘寶。

鑒於前麵去美國4星將軍家淘寶無"寶"可淘的"失望",和對城裏某些對西方文化,特別是對yard/garage/estate 拍賣這個獨特的風俗一知半解,卻又一副相當懂得,自以為是之人的"敬畏",(此類人深怕別人不知他的"文明"已深入骨髓,時時不忘"忠告"他人:)),本人那天便非常低調地"潛入"大使的豪宅----說"豪宅"是僅相比前麵將軍的房子而言----也沒想在"潛出"後和大家分享心得。。。

但。。。但我還是忍不住啊!

為啥泥?一是我意外淘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東西,必須貼在這裏給自己存檔。。二是拍賣負責人希望我能替她"廣告"一下,好盡快把東西賣出去。

那個東西是大使家拍賣的眾多徽章裏的一枚中文徽章,一枚二戰時期與美國飛虎隊隊員們貼身攜帶的"血符"相對應的徽章。

“血符”是一張寫著“來華助戰洋人,軍民一體救助”漢字的護身符(Blood Chit)。是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國政府發給來華助戰美軍的救命符,絕不能離身。根據當時的政策要求,凡攜帶此“符”的洋人,都會得到中國居民最大程度的救助。它見證了中美兩國的一段友誼。

這個與"血符"一模一樣字的徽章出現在這個大使家,是不是大使年輕時或他的先輩當過飛行員到過中國?不管是誰,都值得我把這枚徽章買下。

其他標價的東西都不是我感興趣的,蠻貼來大家看看,覺得西人好奇怪,連很私人的結婚照,高中畢業照,裏根夫人給的簽名相片都拍賣?他的後代們都不care了?

因為這種 sale 與普通的車庫拍賣是略有不同的。不管屋主為何拍賣,一定都是人去樓空,整棟房子裏的東西一律拍賣,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出該屋"淘寶"。 大款的豪宅也罷,將軍的"陋室"也好,人人可以進去"翻箱倒櫃"地挑三揀四,講價,拍照。。。3天後沒賣掉的東西統統送給慈善機構,如果連慈善機構都不要的,那就按垃圾處理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一旦屋主把房子交給拍賣公司對公眾拍賣,就意味著它和它所包含的一切與業主已沒什麽關係了,即:業主或繼承人已不在乎它,該留的早已帶走,想維護的隱私也事先考慮清楚了。也就是說,大使的孩子們明白他們父母的結婚照也會一起被拍賣掉的。

而對於拍賣公司來講,sale本身就是希望越多人知道越好,讓人拍照把相片傳播出去是最直觀的宣傳,到了sale這一步,就是純粹的business了,與俺們城裏那些"文明人"腦裏的那個"文明概念"是二回事情。

我常常在estate sale看到一本一本的家庭影集被遺棄在那裏一起賣,自然不會有人買,但我看到那被主人年輕時認真粘貼的一本本他們孩子的影集,現在父母走了,孩子也不care。。。我心裏都覺得很難過。。。再看看一屋子好東西他們的孩子或不懂或不care地賤價拍賣,我就想,我現在淘回去的東西,以後是不是也是這樣的“下場”啊?-:),我笑對拍賣人說:I can see my future here 。。。

 

明白歸明白,俺依然無法金盆洗手,放下“美刀”$的。。因為逛這種sale很是有趣又長知識(不懂就得查啊),而且又能“深入敵後”了解美國風土人情,看了那麽多形形色色的sale,俺感觸良多。

這是他們的一個"風情",自己的垃圾,別人的寶,不隨便扔東西,很環保,又能給"廢物"找個新家,又有點銀子進。。。而逛的人又有"獵奇"的樂趣,同時長些知識,不亦樂乎!

該大使的info:https://en.m.wikipedia.org/wiki/Ernest_Preeg  (他出過一本有關中國和印度經濟的專業書籍,應該也是一名經濟學家)

 

 

電影「生死血符」劇照

 

文:版權土筍凍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