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音畫

影視音畫 名博

為上海這座城市悲哀

影視音畫 (2016-09-25 12:12:59) 評論 (22)

最近,上海東方衛視推出了一檔轟轟烈烈的節目,叫《今夜百樂門》,看了首播的兩期後,我不由為上海這座城市感到悲哀了。

在《今夜百樂門》裏,主持人不是上海人,是東北的金星和香港的王祖藍;嘉賓不是上海人,是山東的黃曉明和浙江的傅園慧。節目內容非常龐雜。節目播放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眾多的攝像機、忙碌的後台、不斷變化的場景,讓我擔心這樣的節目能長久嗎?

據官方文字說明:這是一檔場景式的喜劇綜藝節目,它與當下生活和語感是息息相關的。如果用數字來形容這檔節目的話,就是1群人,7個場景,每人3個角色,演10場左右的劇,有串場,但不設主持人角色。

難怪,看得我眼花繚亂。

從上海的綜藝節目邀請非上海的節目主持人撐場麵可見,上海是多麽缺乏能與全國觀眾溝通的藝人啊。

這些年來上海出了個周立波,起初他四處亂噴,話題有趣,深得上海民心。但不久不僅發生團隊內杠,還與潑辣的金星對上了。結果,金星勝了,周立波敗了。如今,上海人在自家的電視台再也看不到周立波,隻能看到金星了。

上海人的方言決定了上海人在語言上缺乏優勢,周立波當然是吵不過金星的;上海人的個性,也決定了上海人的瞻前顧後,所以,周立波怎麽可能是金星的對手。雖然兩人肚子裏的墨水是差不多的,但金星那種氣勢,壓倒性地戰勝了周立波,把周立波逐出了上海。

在上海的地皮上,沒有上海人的地位,那麽在全國的節目中,更別想了。近幾年頗有影響的《中國好聲音》、《跨界歌王》、《春節聯合晚會》幾乎都沒有上海人的影子,而《奇葩說》裏的大大咧咧的上海人範湉湉,則完全脫離了人們印象中的上海人的形象,才得以生存。

曾幾何時,上海是座文化之都時尚之都,素有“東方巴黎”之稱,它散發的氣息,是跟進世界潮流的。但今天的社會,尤其是演藝界,追求的是熱鬧,是大膽,是出言不遜的精彩,上海以它幽幽的精致,淡淡的芬芳來吸引觀眾,觀眾是沒有耐心的。

當大陸的男明星個個被小S在節目中撫摸騷擾求助退讓投降時(在節目《姐姐好餓》中),小S應該找不到上海藝人甘願出場配合的吧?上海也應該找不出這樣放開和無所顧忌的主持人的吧?

所以,導演、演員、主持人、評委,具有影響力的都不在上海。上海人幾乎被處處忽略了,而新近自殺的小鮮肉喬任梁也是上海人,我相信這都與上海人的性格有關。

顯然,上海這座城市的性格,在今天喧嘩的世界裏,已無法吸引眼球展現優勢。不僅上海人走不出去,甚至上海的地盤也被占領。當你打開上海的電視台,看到郭德綱孟非霸占著黃金時段,不是播放著東北口音的小品賽《笑傲江湖》,就是人人苦情的《四大名助》,不由懷疑這到底是哪個地方台呀?

看到今天的上海,我不僅懷念起佳作無數的謝晉、歌聲四楊的朱逢博、形象靜美的龔雪。

顯然,如今的社會(尤其是演藝圈)是適合外向型性格的人和城市的,所以,拿了5塊奧運金牌的吳敏霞(表情端莊內斂)沒有銅牌小將傅園慧(表情誇張自然)受歡迎。上海,在今天的熱鬧裏全方位地敗下陣來,令人悲哀。

但當你開著車不覺得上海路堵,當你走在路上不覺得空氣渾濁,當你看到全國十大空氣幹淨的主要城市上海名列其中的時候,你會忍不住說:上海,適合生活(歌手孫悅移居去上海)。

有些人與時並進,有些人堅持個性。上海屬於後者。也許,經過一波又一波的熱鬧,上海又會以它固有的獨特,吸引世界。我們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