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場夢

人生是一場夢

說麻煩

人生是一場夢 (2016-06-07 10:58:54) 評論 (58)

微信上看到這樣一段話:當孩子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已長大成人遠離你了;當父母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這輩子已見不了麵了;當愛人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已去麻煩別人了;當朋友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已經有隔閡了。

從小,大人總是教育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去麻煩別人。現實生活中,絕對的獨立,不麻煩人是不存在的。人是社會動物,你不麻煩別人,並不代表別人不去麻煩你,也不意味著別人不會主動地去幫助你,也就是主動地去被你麻煩,人其實就是生活在相互麻煩之中。正是有了這種你來我往的相互麻煩,才促進了人們之間的交流,增加了人們之間的感情。

前幾次回國,發現國內的人已經把麻煩人運用到了極致。從小孩入托,上學,到找工作,看病,幾乎沒有不托人的。不托人小孩就有可能入不了學,看病就有可能被忽悠,在這種大環境下,人們不得不以各種方式去麻煩別人,拉關係,建人脈。一朋友,開車違章被交警罰款,原本一百多塊的罰單,交了就算了,他非要打一通電話找人,結果罰單倒是取消了,過後他卻花了幾千塊請人吃飯唱歌,而他認為這樣值得。另一朋友,節假日必出去旅遊,她自己隻出機票錢,所到之地的吃住行,都有人安排。她外地朋友來她這裏,她也會盡地主之誼,帶他們到本地朋友的酒店,餐廳,免費吃住,她自己並不出一分錢,她認為這樣是有本事,人脈廣,有人緣。每次回去,她都要請我去按摩,吃飯,酒吧,我從來不去,就說我矯情,又說我不給麵子。其實,我是不屑一顧,不願跟她去蹭免費的東西罷了。

如果別人幫助了我們,我們一定會說:謝謝,給您添麻煩了。我從來都不反對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麻煩,但麻煩也需要有個限度,如果超出了這個度,就變成了累贅,使人厭煩,讓人避之唯恐不及,不僅鄰裏,朋友之間這樣,親人之間亦是如此。

一位親戚,六十歲時得了心梗,從此就跟醫院耗上了。到現在已在醫院住了二十多年,每天三頓飯都要家裏送,沒幾年,就把老伴兒累倒了。由於病情穩定,醫生家人都讓他出院,他說什麽也不出,幾個孩子隻好輪流給他送飯。如今,這些孩子們也都五十,六十多歲了,從來沒有旅遊過,也沒有自己的生活,被自己父親拖得苦不堪言。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些年來,你做得多了,他做得少了,媳婦們斤斤計較,搞得兄弟之間也不能和睦。這種老人就是自私,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從不為別人考慮,視老婆孩子為私有財產,認為這麽做都是應該的,隻要自己舒舒服服,安安全全的,哪管別人麻煩不麻煩。

前段時間,讀了網友plum59的一篇文《兩桶花生油要了老教授的命》,大概意思是過節單位發了兩桶油,老教授以近九十歲的高齡,獨自去領取那兩桶各5L的油,回來的途中摔下了台階,駕鶴西去。原本老教授身體是很健康的,家裏也是有長壽基因的,他的離逝使親朋好友感到太突然,太惋惜。從這個故事我們看到,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愛指使人,有的老人就是太自律,太為別人著想。自己感覺再好,畢竟年齡不饒人,如果能打個電話,讓孩子幫著去領一下,我相信孩子是不會拒絕的。但老教授一定認為自己能行,孩子們都有自己的事情,能不麻煩他們就不去給他們添麻煩吧。

在國外多年,我們曾經幫助過不少人,也麻煩過不少的人,但我們從來不刻意地去麻煩別人,更不會以獲取某些利益為目的去麻煩別人,沒有不情之請,不強人所難,所以我們這些麻煩與被麻煩的人最後都成了朋友。

感謝和珍惜那些曾經麻煩過我們和被我們麻煩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