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帥不好說, 那時一個小孩子, 負不了什麽責任, 當時傳說那篇文章是她老爹寫的, 現在證實了沒有?
毛遠新又是另一種情況, 生於帝王家, 天不降, 也會有大任於“此”人也, 並且從文革前不久傳達的毛主席和毛遠新的談話就可知道, 毛主席責備侄子為什麽老說老說工業科技而不說“階級鬥爭”,毛遠新同誌回答“我是學理工的當然關心科技”, 毛遠新的對政治關心以及上心再狠得下心, 是經過毛主席諄諄教導悉心培養的偉大結果, 否則, 遠新同誌應該是個很好工程技術人員。
鐵生啊鐵生, 那是誤打誤撞成了人物的, 仔細掰呲一下他在考卷上寫的信, 其實沒有什麽反潮流, 哪有那麽高的政治覺悟, 不小心懟上了江青同誌的近視眼, 若不是那回事, 到77或78年, 若給他時間他應該能考得上, 當然很可能是文科, 若不給時間, 您信不信他還是意見一大堆。
是那號人, 搞錢的膽肯定比在這幾壇的老少爺們肥, 別忘了還有那反潮流流出來的人脈關係, 發點財不是太難, 就是不知他發了財之後, 會不會感謝鄧小平給了他這個發財的機會, 其實他完全可以立誌為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守身如玉: 堅決不以賺錢為業, 寧可清貧, 可惜他沒有, 就不如他的春橋爺了。
至於吳桂賢阿姨, 說笑話不是笑話說奇跡不是奇跡, 今兒我就對她穿金戴銀玉鐲珍珠項鏈感興趣, 居然她也帶了, 沒說封資修, 不奇怪不奇怪, 女人愛美之心不容置疑也不會自動退出曆史舞台, 就是江青同誌不是也發明了一種連衣裙麽?而江青同誌穿得無論哪種衣服, 總是特別的合身, 即便是軍裝, 也不是那種普通小兵們穿得大隆大垮樣的。
世態是炎涼, 人情有冷暖, 過去的事情,笑著看看就成了, 有話說兩句, 有鞭炮放一掛但別整成“老太婆嚓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