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羅 - 遊行,暴亂,綁架,審判,周邊局勢動蕩, 新聞不間斷式報道和大使館的紅色警告。在此背景下, 開羅之行成了最吸引我的一趟旅程。而開羅,也在企盼和忐忑中, 靜靜地在眼前拉開了帷幕。
2015年4月27日10點到達開羅機場。提取行李前, 到銀行兌換窗口換埃鎊,並購買25美元的落地簽證,順利入境。 開羅機場占地很大,但是機場第1候機樓很小, 機場出口處很多人接站,並沒有出租車司機圍上來。旁邊有 airport shuttle bus/taxi 窗口,講英文,每車160埃鎊去市中心賓館,車況很好, 也算幹淨。事先學會的正版阿拉伯數字沒有派上用途,少了些忐忑, 略帶些失望。 20公裏的路程用了45分鍾到了解放廣場附近的賓館, 一路是中國式行車,你爭我奪,亂中有序。 解放廣場旁的埃及博物館和發黑並布滿槍炮彈痕的議會大樓之間有一 列6,7輛坦克車,地麵架有機槍。 解放廣場旁的警察局門前兩側也有躲在盾牌後荷槍實彈的武警。
到賓館給了司機20埃鎊小費,順利入住,賓館很冷清, 但是有遊覽租車服務。預訂了第二天上午(比較涼爽) 吉薩金字塔4小時遊和下午6小時老城,伊斯蘭城加上薩拉丁城堡遊 ,各50美元。
一切安排妥當已經是12:30, 便一直奔向布有機槍坦克的埃及博物館, 這才感到外麵35度炎炎烈日的炙烤。路過警察局門前時, 手持衝鋒槍的武警對馬路對麵的人大喊大叫,我們快速通過, 來到博物館前的長方形廣場, 廣場左側是2011年被炮轟的議會大樓。走進博物館大鐵門之前, 離布有機槍坦克陣地隻有10米遠。博物館門票80埃鎊,人很少, 安檢也比較鬆。裏麵更是隻有零星的幾個遊客,專場嗬!
尼羅河

埃及博物館是世界上最著大,最著名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館,
尼羅河

埃及博物館是世界上最著大,最著名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館,
這裏收藏 的各種文物有 30 多萬件,陳列展出的隻有 6.3 萬件,約占全部文物的五分之一。博物館入口的設計融入了古埃及藝 術的特征,大門的外廓是一個白色半圓形拱門,拱門上端是古埃及神 話體係中最重要的女神Isis頭像, 拱門兩側的壁龕中各有一個 將法老形象歐式化的浮雕,其中左側一個持有紙莎草,右側一個持有 蓮花,分別象征古代埃及的南北方。博物館一層按古埃及曆史發展順 序展出,在這裏可以看到從第三王朝時期(從公元前 2686 年)到公元五、六世紀的東羅馬統治時期的珍貴文物。二層是專題陳 列室。有棺木室、木乃伊室、珠寶室、繪畫室、隨葬品室、 史前遺物室、圖坦卡蒙室、紙草文書室等。 圖坦卡蒙室陳列有1700餘件出土文物。其中圖坦卡蒙法老木乃伊 的“黃金麵罩”、“黃金棺材”、“黃金寶座”等, 可與世界上任何一個博物館中最值得誇耀的文物媲美。埃及博物館內 還有一個皇家木乃伊館(曆代法老),需要另外收費。博物館不讓拍 照。
這裏簡要介紹古埃及曆史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1.前王朝時期(約前3100-2686年)
第一王朝:公元前3150年~2850年,從美尼斯到卡, 共8位法老。
第二王朝:公元前2850~2686年,共有六位法老。
2.早王朝時期(約前2686-2181年)
2.早王朝時期(約前2686-2181年)
第三王朝:公元前2686~2613年。共有五位法老。此時出現 了以沙卡拉的階梯金字塔建築群為代表的恢宏壯觀的石頭建築。 該建築群的設計師、作家兼學者的伊姆荷泰普成為史書上首批出現的 偉人之一。這一時代是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君主製得以發展的時期, 君主坐於孟斐斯,分派各省總督統治全國。
第四王朝:公元前2613~2494年。共有六位法老。 從金字塔的雄偉程度來判斷,斯奈夫魯、胡夫和哈爾夫的統治時期為 這個時代的頂峰。
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2345年。從烏斯卡夫( Ouser)到烏納斯(Ounas),共有九位法老。在此王朝期 間,“太陽崇拜意識”迅速發展, 在沙卡拉的烏尼斯金字塔牆上刻著著名的金字塔銘文。
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2181年。從泰蒂(Teti) 一世到女王尼托克裏斯(Nitocris), 共七位國王包括佩比一世和活了上百歲的佩比(Pepi)二世。雖 然第六王朝文治武攻顯赫一時,曾組織過遠至非洲南端的軍商遠征, 但一些省督不斷膨脹的權利使中央集權的孟斐斯備受威脅, 而引發了內亂。
3.第一中間期(約前2181-2055年)
3.第一中間期(約前2181-2055年)
4.中王朝時期(約前2055-1650年)
第十一王朝: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三位法老。蒙圖荷 泰普二世在公元前2050年統一全國,從此第十一王朝的底比斯君 主統治了整個埃及。這雖然使他們的故鄉底比斯城地位越來越重要, 但仍然不足以取代孟斐斯。底比斯的統治者適時尚須來回旅行, 並在十二王朝時在通往法尤姆的入口處修建了行宮,和諸如伊蒂- 塔維的小城。王朝在不放棄底比斯的同時向北轉移權力中心, 顯示出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政府逐漸恢複。
第十一王朝: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三位法老。蒙圖荷
5.第二中間期;(約前1650-1550年)
第十五到第十六王朝(北方):公元前1674~1567年。 第十六王朝被稱為“小西索克”王朝,隻存於三角洲東部。“ 大西索克”王朝有五位法老,包括一位基安(Khyan)和兩位阿 拉比(Apopi)。
第十七王朝(南方):公元前1674~1567年。 十位法老統治底比斯及周圍地區。他們是西索克的封臣。 最後三位法老塔阿(Taa)一世、二世和卡莫西斯( Kamosis),開始和北方的西索克人鬥爭。
第十五到第十六王朝(北方):公元前1674~1567年。
第十七王朝(南方):公元前1674~1567年。
6.新王朝時期(約前1550-1069年)
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67~1320年。從阿赫莫西斯( Ahmosis)到霍朗赫布,共有十四位君主, 其中有四位圖特摩斯,四位阿門諾菲斯。王後阿謝普蘇、阿肯納吞( Akhenaton)和圖坦卡蒙,都屬於本王朝。
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320~1200年。九位拉美西斯王族法老 ,包括拉美西斯一世、二世和塞緹一世、二世。
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320~1200年。九位拉美西斯王族法老
第二十王朝:公元前1200~1086年。十位君主, 除了第一位名叫賽特納克特(Sethnakht)之外, 其餘都叫拉美西斯。
7.第三中間期;(約前1069-664年)
8.後王朝時期(約前664-332年)
第三十王朝是最後一個在法老時代由當地埃及人統治的王朝。 前332年,埃及進入馬其頓希臘人的統治。
8.後王朝時期(約前664-332年)
第三十王朝是最後一個在法老時代由當地埃及人統治的王朝。
9.馬其頓希臘人,羅馬和波斯薩珊王朝等統治時期( 公元前332-公元641年)
埃及博物館

吉薩金字塔:
埃及博物館

吉薩金字塔:
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陵墓,不是基於死亡帶來的困擾,而是出於他們 對於永生的堅定信念。位於吉薩高原上的吉薩金字塔是一個金字塔群 的總稱,它們分別建造於公元前2600年至2500年, 是古埃及文明的代名詞,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中最古老以及唯一尚存 的建築物。 吉薩三座金字塔分別是胡夫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 ,三座金字塔的排列是按照獵戶星座而排列。胡夫金字塔是吉薩高原 上三座金字塔群中最大的一座金字塔, 它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的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 最高的埃及式金字塔。金字塔的墓室入口在離地麵18米的高度, 入口正對著北極星。內部早已經被盜掏空。Sphinx獅身人麵像 位於卡夫拉金字塔的甬道前方。 獅身人麵像是個人臉獅身的雕像,前爪向前臥在沙漠上, 整個雕像高22米,長57米,除了前爪外, 全部由一塊天然岩石雕成。原來的獅身人麵像頭戴皇冠, 身上還有聖蛇浮雕,並留有長須,脖子圍有項圈。 但經過幾千年來風吹雨打和沙土掩埋,皇冠、項圈不見蹤影, 聖蛇浮雕於1818年被英籍意大利人卡菲裏亞在雕像下掘出, 獻給了英國大英博物館。胡子則脫落的四分五裂,埃及博物館存有兩 塊,大英博物館存有一塊(現已歸還埃及), 而最嚴重的則是鼻子部分因為風化導致鼻子脫落。
胡夫金字塔



卡夫拉金字塔

門卡烏拉金字塔



Sphinx獅身人麵像 位於卡夫拉金字塔的甬道前方

Sphinx獅身人麵像




開羅老城(Old Cairo)
開羅科普特老城(Old Cairo)是開羅舊城的一部分,包括巴比倫要塞,懸空教堂,聖 色爾爵巴克斯教堂,聖喬治教堂,科普特博物館,以及許多科普特教 堂和曆史遺跡。據信神聖家族於公元前6年左右曾到訪,住在現存的 聖色爾爵巴克斯教堂所在地。聖色爾爵巴克斯教堂是在公元4世紀建 在聖若瑟、聖母瑪利亞和嬰孩耶穌來到埃及旅程的終點住所之上,是 埃及最古老的科普特教堂之一。懸空教堂於公元3世紀建在巴比倫要 塞入口的上方, 從教堂地板上的一塊玻璃板可以看到下麵很深的城堡。 進入教堂需要攀登29級台階,是埃及最古老的教堂。聖喬治教堂建 於公元10世紀,是希臘東正教堂,也有一塊玻璃板可以看到下麵很 深的城堡。科普特老城外有曆史可以追溯到641年的Amr ibn al-As清真寺,641年埃及被穆斯林征服,Amr ibn al-As將軍建立埃及乃至非洲第一座清真寺。
Amr ibn al-As清真寺


懸空教堂




聖喬治教堂



胡夫金字塔



卡夫拉金字塔

門卡烏拉金字塔



Sphinx獅身人麵像

Sphinx獅身人麵像




開羅老城(Old Cairo)
開羅科普特老城(Old Cairo)是開羅舊城的一部分,包括巴比倫要塞,懸空教堂,聖
Amr ibn al-As清真寺


懸空教堂




聖喬治教堂



古埃及王朝滅亡前後,埃及先後被亞述,波斯帝國,馬其頓希臘人,羅馬帝國, 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和波斯薩珊統治。公元641年, 新興的伊斯蘭教阿拉伯帝國占領了埃及的尼羅河流域, 埃及成為四大正統哈裏發中期,倭馬亞和阿巴斯帝國的行省。第二任哈裏發奧馬爾的將軍Amr ibn al-As於公元642年拆毀了孟菲斯城修建軍營城市Fus tat (在繼開羅地區的Memphis, Heliopoli s, Giza 和the Byzantine fortress of Babylon-in-Egypt之後)。公元868年, 阿巴斯帝國的埃及總督伊本·土倫於Fustat北部另建新都Al -Qattai,公元879年修建了宏偉的伊本·土倫清真寺。 公元969年,什葉派穆斯林攻占埃及,建立了控製北非整個馬格裏 布地區的伊斯蘭法蒂瑪王朝(Fatimid Dynasty)。法蒂瑪新王朝將附近的幾個舊城整合成新首都Q ahira,並於970年修建了著名的阿茲哈爾清真寺。 後來歐洲人把Qahira轉譯成Cairo,開羅城正式成立。 公元1169年, 阿巴斯哈裏發派遣出生在伊拉克的庫爾德族人統帥薩拉丁占領埃及, 滅掉了法蒂瑪王朝,創建了阿尤布王朝(Ayyubid Dynasty),並與耶路撒冷的十字軍對決。公元1257年, 來自高加索地區非阿拉伯人奴隸衛兵馬穆魯克(Mamluk) 滅掉阿尤布王朝,建立了巴赫裏王朝(Bahri Dynasty)。1382年,巴赫王朝被馬穆魯克布爾吉王朝( Burji Dynasty)所替代。 公元14世紀伊斯蘭文明在埃及達到頂峰。公元1517年馬穆魯克 王朝被土耳其奧斯曼帝國蘇丹塞利姆一世打敗,吞並為其行省。從1 798 到1801,拿破侖短暫占領埃及, 埃及成了英法列強在非洲爭奪的戰場。1801年英國與奧斯曼帝國 的聯軍終於擊敗了占據埃及的法軍。法國統治剛剛結束,埃及形成了 一定的權力真空期,穆罕默德·阿裏是奧斯曼帝國派到埃及的一支阿 爾巴尼亞團督促法軍撤兵的第二長官。1804年, 開羅發生起義後,穆罕默德·阿裏幫助了起義者, 起義勝利後原總督被廢黜,1805年,穆罕默德· 阿裏被埃及人擁戴為埃及新任總督, 奧斯曼帝國也允許了事態的發展。,穆罕默德·阿裏成功脫離了土耳 其宣布獨立,並奠定了埃及作為現代國家的基礎,帝國持續到188 2年,英國開始控製埃及直到1922年埃及獨立。
開羅伊斯蘭城(Islamic Cairo)和莎拉丁城堡(Saladin Citadel
開羅伊斯蘭城(Islamic Cairo)建於10世紀,有許多古老著名的清真寺、伊斯蘭學校 、市場,包括愛茲哈爾清真寺, 薩希德納·胡賽因清真寺, 薩拉丁城堡等, 開羅伊斯蘭城在14世紀達到鼎盛。汗· 哈利利市場對麵是著名的愛茲哈爾清真寺。 這座宏偉的建築建於970年,是開羅比較古老的清真寺,它包括了 愛茲哈爾大學。愛茲哈爾清真寺由什葉派法蒂瑪王朝建立, 後來轉變為埃及教遜尼派的教育中心。在愛茲哈爾清真寺的北麵是胡 賽因廣場(Midan Hussein),這是中世紀開羅的中心, 現在也是許多伊斯蘭節日活動的重要地點,比如說齋月。 廣場的北部是薩希德納·胡賽因清真寺(Mosque of Sayyidna al-Hussein)。盡管建於1870年,並不算古老, 但是其聖陵(建於1154年)中有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孫侯賽因·伊本· 阿裏的頭顱,這是一個對什葉派穆斯林來說非常神聖的地方。關於侯 賽因·伊本·阿裏的故事是有關阿拉伯世界哈利法之爭事件,在68 0年,葉齊德一世繼位為哈裏發,侯賽因不承認他的地位, 拒不向其效忠,遷往麥加。不久,庫法發生針對葉齊德的反抗, 邀請侯賽因前往主政。途中, 侯賽因和其200餘名擁護者被葉齊德派賽耳德·伊本·瓦嘎斯之子 歐麥爾率軍6000人包圍於卡爾巴拉。侯賽因和其隨從拒絕投降, 全體於10月10日卡爾巴拉戰役中戰死。當天是伊斯蘭曆穆哈蘭姆 月10日,被什葉派定為阿舒拉節紀念。侯賽因之死標誌著伊斯蘭教 中什葉派同遜尼派的徹底決裂,他也被什葉派穆斯林一致追認為第三 位伊瑪目。
汗· 哈利利市場
汗·


愛茲哈爾清真寺


薩希德納·胡賽因清真寺(Mosque of Sayyidna al-Hussein)

聖陵

蘇丹·

薩拉丁城堡建於1176年,位於開羅城東郊的穆蓋塔姆山上,
雖曆經戰 爭,且一角已毀,但整個城堡至今仍十分堅固。城堡內現存有建於1 803年宏偉的具有土耳其風格的穆罕默德·阿裏清真寺,還有一個 較小的馬穆魯克時期的清真寺,軍事博物館和警察博物館。從118 3年,薩拉丁城堡成為埃及中央政府駐地,直到完工於1874年A bdeen Palace建成。薩拉丁城堡北麵是薩拉丁廣場(Midan Sala ad-Din)。廣場的西北麵有完工於1363年的蘇丹· 哈桑清真寺及伊斯蘭學校(Mosque and Madrassa of Sultan Hassan)和完工於1912年的皇家拉利法清真寺( Mosque of AL-Rifai)。蘇丹·哈桑清真寺及伊斯蘭學校被認為是馬穆 魯克時期建築的最好典範。在薩拉丁廣場有薩利巴街(Saliba street)通向現代開羅城區,途中可以看到烏穆· 阿巴斯噴泉及古蘭經學校(Umm Abbas Sabil-Kuttab)、沙伊庫清真寺(Mosque of Shaykhu)、尤素費清真寺(El-Yusufi Mosque)等建築。接著就可以看到現存最古老的非常宏偉的伊 本·圖倫清真寺(Mosque of Ibn Tulun),建於879年,是阿拔斯王朝的偉大建築。
埃及90%的人口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最大的少數派宗教為科普特 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蘭教什葉派。
薩拉丁城堡



土耳其風格的穆罕默德·阿裏清真寺


馬穆魯克時期的清真寺




現在作為軍事博物館的原王朝宮殿

伊 本·圖倫清真寺(Mosque of Ibn Tulun)

開羅塔

紅海和和蘇伊士運河

薩拉丁城堡



土耳其風格的穆罕默德·阿裏清真寺


馬穆魯克時期的清真寺




現在作為軍事博物館的原王朝宮殿

伊

開羅塔

紅海和和蘇伊士運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