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想家的時候,最好吃這道菜
想家的時候,最好吃這道菜
去年暑假,十歲的女兒被夫人攆到農莊來,讓我教她學中文,轉移她整天上網的注意力。小女孩照例又是一頓抱怨,嘟囔著嘴問我為什麽要學中文。
我重複著以前的觀點對她說,加拿大是多元文化國家,全社會都支持並鼓勵學習英語以外的語言,以前遇到過的很多德國、法國和意大利裔的加拿大人,他們的孩子都會說母語。在北美,移民的後裔可以追求出色(Outstanding),但絕對不能在母語的學習上出列(Standing out)。
盛夏時節,路邊的草叢裏還有幾簇野豌豆,我讓她拿上竹籃去摘些嫩苗,途經花圃時,又讓她順便剪幾朵芍藥花放進籃子裏帶回來。
我把野豌豆苗和芍藥花放在一塊,用油鹽炒熟,做成了一道菜,又把剩餘的花瓣和雞蛋放在一起,做成一個湯菜。吃飯的時候,我讓她先品嚐“花蛋”湯,她點頭稱讚說好喝,然後再讓她吃清炒“野薇”,她被苦得呲牙咧嘴。
等她從苦味中緩過神來,我就對她說:老爸做的一菜一湯,叫“花旦采薇”,意思就是“小姑娘思念故鄉”。她追問我怎麽解釋。
我說:做湯的花瓣和雞蛋攪在一起就是“花蛋”,與“花旦”諧音,而“花旦”則是京劇裏的一個角色,代表美麗的小姑娘,今兒就是你。“采薇”就是帶著籃子,去摘野豌豆苗的意思,你今天所做的就是。
她似乎明白了“小姑娘采薇”的意思,覺得蠻開心,但並不懂苦味與思念故鄉的關係。於是,我就帶她一起走到寫字板前,邊寫邊講解道:
在耶穌基督出生前一千兩百年左右,中國的商朝有兩位義士兄弟,哥哥叫“伯夷”,弟弟叫“叔齊”,他倆因為喜歡“周”這個地方的主人周文王,就移民到那裏養老。後來周文王死了,他的兒子周武王以一個省長的名義,帶兵把聯邦總統殺了,推翻了商紂王,新建了一個周朝。他倆因為看不慣周武王的行為,很生氣,就躲進首陽山,發誓絕不吃周朝的田地裏生長的小米,每天就“采薇”當飯吃,直到雙雙餓死。
大約又過了兩百年,周懿王當國王時,生活在西北地區的匈奴侵犯中華。一位被征召入伍去前線打仗的年輕人,在戰爭結束後返回故鄉的途中寫了一首詩,叫《采薇》。詩中言道,他從野豌豆剛發新芽的時候,就盼望能回到故鄉,直到野豌豆老了,他才如願以償。
前麵的典故和後麵的詩歌,在中國非常有名,前者記載在《史記》裏,後者記載在《詩經》裏,所以,後世很多受過教育的中國人都知道。又因為“采薇”的典故和詩歌,都講到了懷念故國和思念故鄉的內容,所以,今人就把“采薇”與鄉愁(Homesick)聯係到一起了。薇菜的苦澀,正可以形容故鄉之戀的苦澀與意味深長。
還沒等我講完,她就開始question了,說:“為什麽人在想家,在想念一個人或一件事的時候,舌頭會感覺苦呢?”我說:“我也不知道,我隻知道人在思念最痛苦的時候,舌頭上會起火長泡泡。”
她馬上詭譎地衝我笑笑說:“爸爸,你看我舌頭上也長泡了。”我說:“你是想念故鄉,想念爺爺奶奶了嗎?”她說:“不,我想回城裏的家,想和同學們一起玩遊戲。”我說:“那好,再去吃兩口薇菜,苦味能清熱瀉火!”
為了測試她三年後的中文進步情況,我把有關“薇”的資料整理如下,留給她將來查閱、參考:
薇,今名野豌豆,學名Vicia cracca L.,英文Bush vetch。《說文》雲:“薇似藿(豆類),乃菜之微者也。”微,即微賤人家的菜食。蘇東坡曾言:“菜之美者,蜀鄉之巢。”巢,即指“巢菜”,也就是野豌豆。這種野生植物既可當菜,也可救荒。在中國時嫩吃並不苦,而在我們草原老了吃,卻苦得難以下咽。
《史記.伯夷列傳》記載:周武王滅商而得天下,伯夷、叔齊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將死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予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這裏沒有交代是采集豆苗,還是豆子?)
《詩經.小雅.采薇》的最後一段:“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草之書' 的評論 : S-U-R-E!!!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草之書' 的評論 : 謝謝!
草之書 發表評論於
Can I come to visit too? Do you open a summer camp? I am looking to take my daughter to go that direction Banff this summer.
草之書 發表評論於
故事和萊都太棒了!太接地氣接天氣了!欣賞!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回複 'isabella_yang' 的評論 : 真的呀?那太好了,難得在城裏遇見鄉親,請在悄悄話裏告訴我怎麽聯係?我在裏。握手!
isabella_yang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農家苦' :我就在草原省,農兄是在裏還是薩?有空的時候我得去給你做端茶倒水的童子,接受您的熏陶。您講的故事很生動非常用心,每一個都是做學問的精神。受教,感謝!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回複 'isabella_yang' 的評論 : 謝謝關注和誇獎!歡迎來我們大草原作客!
isabella_yang 發表評論於
農兄學識淵博且善於表述,講故事畫麵感很強,有機會一定要去拜訪!
讚!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我的庭院' 的評論 : 我還是跟您學的呢。
我的庭院 發表評論於
農兄好文!
西人喜歡予樂於教,國人喜歡予教於樂,農兄則是予教於典,佩服!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巫山疑雲' 的評論 : 其實,我們都可以成為文學作品中的人。謝謝造訪!
巫山疑雲 發表評論於
驚艷!隻在書上讀過,從未見過或嘗過,長見識了。謝謝。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紫檀吧主' 的評論 : 好,歡迎!
紫檀吧主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農家苦' 的評論 : 謝謝盛情. 有機會的話, 去你的農莊, 品"花旦采薇".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紫檀吧主' 的評論 : 吧主若離我這不遠,夏天來我這感受一下大草原吧。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彩煙遊士' 的評論 : 開車到郊外,公路邊上、農田裏,尤其是麥田裏,應該能找到。我的花圃裏長期不打理,也會長出很多野豌豆。祝鄉黨好運,春天也能嚐到!
紫檀吧主 發表評論於
老農真是教女有道, 喜歡看你的文章!
彩煙遊士 發表評論於
農兄又一大作!野豌豆這樣的好東西,在美國有,但是絕大部分人是吃不到的。羨慕。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回複 'Joy4Life' 的評論 : Joy兄過獎了,這邊的孩子都不肯學中文,給她一點苦味讓他長點記性,嗬嗬。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惜福666' 的評論 : 好啊,一言為定!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小樹說的是,不想家的時候吃,味道反而清淡多了。
Joy4Life 發表評論於
農兄飽讀詩書,用《史記》和《詩經》來“喂養”你家的小丫頭,可以預見她將來定成加國才女!
你女兒很聰明,小小年紀,就會活學活用了!為達目的,還會用“苦肉計”呢!
怎麽感覺“農家苦”不苦,應該是“農家樂”才對。
突然想到這麽一句:“天作房,地做床,野菜野果當幹糧..."
惜福666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農家苦' 的評論 :
好啊, 好啊, 等著農家帶娃出鏡。 到時也放到博客上讓農粉們都學習學習。
多倫多橄欖樹 發表評論於
口水中,不想家的時候,也吃這道菜!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回複 'likedreaming' 的評論 : 謝謝誇獎。握手!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惜福666' 的評論 : 我正在嚐試創作漢字劇的劇本呢,已經跟兒子和女兒商量好了,今夏就在農莊開拍,拍好一集就放到YouTube上一集,到時候一定邀請你來觀看。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喝白開水健康' 的評論 : 芍藥花有點淡苦味,你夏天也可以試試用它們做湯。草原這邊見不到苦瓜,但農莊裏苦味的野菜還真不少。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這靠草,也隻能吃草啦,嗬嗬。謝謝造訪!
likedreaming 發表評論於
好有文化啊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蘋果和梨' 的評論 : 你的名字起的好,誰看見都想咬你一口,哈哈。謝謝光臨!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杜鵑盛開' 的評論 : 謝謝杜鵑誇獎!何時有空故地重遊啊?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匆匆客' 的評論 : 謝謝科學家關注!等您動筆寫家譜的時候,別忘了叫上我一起商討。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徒步走天涯' 的評論 : 謝謝地行仙的誇獎!下次您來,我要向您討教攝影技術呢。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馬上續殘夢' 的評論 : 夢兄好。我也正是從教孩子學中文的過程中琢磨出來的,因為不容易,所以得創意,不能走老路。
惜福666 發表評論於
孩子這樣城裏和鄉下跑一跑是很好的事, 你家丫頭有福啊。農家講曆史比我好多了,這幾天在跟女兒看三國有些力不從心。 強烈要求你們這些有知識的爸爸多多參與孩子的教育, 光靠我們媽媽是不夠的。
喝白開水健康 發表評論於
好棒! 這花,這草都能吃,輕輕鬆鬆的環境下,教孩子認字,太牛了!
蘋果和梨 發表評論於
杜鵑盛開 發表評論於
寫的真好。好愜意的田園生活。挎著藍子去摘菜, 還有鮮花。好有創意的菜和湯。還用詩經解釋。真羨慕。
匆匆客 發表評論於
農家兄好有創意啊!
徒步走天涯 發表評論於
哈哈, 農兄太有才了! 佩服!
馬上續殘夢 發表評論於
古老的故事經農兄這麽一講解十分有趣,十分感人。你在加拿大草原這樣教女認字的情景也是可以寫進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