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步入成年的兒子的信 (二)

(二)心中有佛,眼中有佛 
 
摘抄一個小故事,媽媽與你共勉:
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和金山寺的佛印了元禪師是方外之交,兩人經常在一起談經論道、打坐參禪。   一天,蘇東坡和佛印禪師一起打坐。一炷香坐下來,蘇東坡覺得身心舒暢,於是問佛印禪師說:“禪師,你看我坐在這裏像什麽?”   佛印禪師回答:“好莊嚴,像一尊佛。”   蘇東坡聽了非常高興。   過了一會兒,佛印禪師也問蘇東坡:“學士,你看我坐在這裏像什麽?”蘇東坡存心戲弄,就說:“像一堆牛糞!”   沒想到佛印禪師聽了也很高興。 蘇東坡大樂,逢人就提這件事,還取笑佛印禪師的憨愚。消息傳到他妹妹蘇小妹的耳中,妹妹就問:“哥哥,你究竟是怎麽贏了禪師的?”蘇東坡眉飛色舞說了一遍。蘇小妹聽了之後,歎一口氣說:“哥哥呀,你已經輸了。禪師心中是佛,所以他看你就像尊佛;你心中是牛糞,所以你看禪師才會像牛糞。”
 
我想,所謂君子所見無不善,小人所見無不惡。如果一個人的內心充滿了陽光,他看周圍的世界的角度自然也就是陽光明媚的;而一個內心肮髒狹隘的人,他的眼裏怕是隻有陰暗充斥了。 所以,我們何不打開自己的心扉,朝向明媚的陽光,讓自己的心裏充滿愛、善良、感恩、樂觀、寬容、自信、堅韌、勇敢、進取、勤奮、誠實、自製、責任、謙遜、樂施、憐憫、分享、熱愛自然、熱愛生命......
 
看待外界的態度和角度總是一個人自己內心的折射——內心光明,看待事物或問題的角度也總是正麵陽光的;內心陰暗,看別人都是疑惑不信任的角度,似乎別人都和他一樣的猥瑣;內心自卑沒有自信,好像每個人都看不起他、有意無意地貶低他。記得那個名叫久納 的跟你差不多大的台灣男孩嗎?他和他長相甜美的媽媽生活在潛意識裏的自卑感裏(父親收入不高,三個孩子,家境普通,媽媽時常得做些保姆等零工來貼補家用,可能自卑感主要從此而來),常常會給自己給自己找來很多壓力。如果換個角度來看,他們一家五口其樂融融,有房有車,就算經濟不甚寬裕可也是一般人家水準,並沒有落入貧困線下,就看你focus在哪方麵了。久納的媽媽車被人擦碰了一下,兩家在協調保險事宜的時候,感覺到對方是有錢人,有點瞧不起他們,所以不歡而散,交至警察處置。事實上人家對方家境是寬裕殷實,但絕沒有看低別人的意思,是他媽媽內心嚴重的自卑感讓她感到誰都想欺負她。久納有一副非常健美的身材,愛運動,整個上身是那種好看的倒三角,上臂肌肉非常發達,同學有人質疑他是吃muscle milk肌肉牛奶吃出來的。各人的看法不一樣原本是正常的,可久納卻認為他們種族歧視,歧視亞洲人練不出這種身材這種肌肉。所以本來是很正常的事,內心自卑的人就會從事情中硬是看出或者覺出許多不一樣的東西,自己把自己束縛在了負麵的想法與能量中。
 
現在的網絡發達,人們都在寫微博、玩微信、聊QQ、刷臉書、混論壇......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心態的我覺得就是那些形形色色的跟貼——看帖子跟貼、看視頻跟貼,等等。記得今天在優酷上看到一個視頻,題目是"萬萬沒想到,掃地大爺倫敦腔驚呆路人",視頻中一位老環衛工人用英文與記者對話。視頻下麵有許多頁的跟貼,媽媽隻瀏覽了第一頁,就看到形形色色的內心躍然於網上,讚賞的、吐糟的、說風涼話的.......真真是心中有佛,眼中有佛呢!
 
看看網上列舉的一些社會現狀,咱們國內也確實存在的吧:
現狀一(作者聽說的):晚上,燈突然滅了,又是保險絲斷了。一位懂點電工知識的住戶,主動去接保險絲,燈又亮了。共用一塊電表的鄰居,有的非但不感激他,反倒說:“準是他家偷電,要不,怎麽電一斷,他就去接保險絲呢?” 
 
現狀二(作者親見的):這是親眼見的:一排自行車被風吹倒了,一人將自己的車子扶起,同時把其它的車子也都扶了起來。這時,走來一位穿著入時的少婦,一看自己的車子碰掉了一點漆,立即杏眼圓睜,大聲喝道:“把車給碰掉了漆,你得賠!”那人說:“不是我碰的,是風吹倒的。”“不是你碰倒的,你來扶?你吃飽撐的!” 
 
現狀三(報上登的):一位老太太被車撞了,車主逃逸,開出租的師傅趕到,將大娘送到醫院。老太太的家人來了一大幫,不由分說,劈頭蓋腦地怒斥這位師傅,師傅解釋:“不是我撞的。”那些家人扔出一句冰冷冷、寒森森的話:“不是你撞的,你能把老太太送進醫院,你有病呀?”
 
下麵的故事是媽媽身邊的事情,是上述第三種現狀延伸出來的又一個社會現狀:你如今八十多歲的上海外婆,有一次買菜路上不小心在街邊滑倒,磕斷了牙齒,路人不敢扶,道歉說明不是不想扶,是不敢扶,但會幫助打電話。老外婆自己努力爬起來,謝了路人,硬是自己走去了離菜場不遠的小街道醫院......
 
心中是光明的,那看待事、物的眼光和出發點也會是光明的;心中是陰暗的,那看待事、物的眼光和出發點也必然是猥瑣扭曲的。媽媽和你都是從這樣的社會環境裏出來的,妹妹就不一樣,正如在院子裏看到小野兔,你看到的是野味,她看到的是可愛的小兔乖乖(偏題了,把話題偏輕鬆一下,嗬嗬)!言歸正傳,用什麽樣的心去看世界、看生活、看人生,才能看到世界的美好、生活的精彩、人世的良善呢?我們先往自己的心裏裝進所有美好的正能量,然後"心中有佛,眼中見佛"如何?
 
所以,生命的寬度取決於心靈的亮度,心胸狹窄的人,連自己都裝不下,心胸敞亮的人則可以放得下整個世界。生活的質量取決於人生的態度,心中有陽光,生活便處處都燦爛;心中有愛,便處處有溫暖;心中有善,處處是善;心中有佛,處處是佛。 
 
 
 
牧童橫笛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千帆競發' 的評論 : 希望孩子將來生活在有寬度的生命中!
千帆競發 發表評論於
一直堅信三觀正確的人才能寫出文質兼美撼動心靈的文字,在你的文章裏驗證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