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古人稱為冬生之草。《說文解字》上講,竹胎生於冬,且枝葉不凋。按現代科學分類,竹子歸禾本科竹亞科。全世界竹子有70多個屬約1,200多種,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其中,中國有大約400餘種竹子,散布在華南及部分長江和黃河流域。
東漢成書的《說文解字》中以“竹”字為部首的字僅有151個,到了清朝《康熙字典》收錄以竹”字為部首的漢字已達960個。現代漢語中以“竹”字為部首的字竟有1,490個。竹子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可謂無處不在。蘇東坡“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伐,焚者竹薪,衣者竹衣,書者竹紙,履者竹鞋”道出了“真可喂不可一日無此君”的真締。想想看,上至國家竹簡記事,下至百姓衣食住行,那裏能離得開竹。就連我們古代的音樂,不也叫“絲竹”音樂嗎。至於用竹子製成的工藝品及生活用品,就更是數不勝數了。上小學時,記得有篇課文叫“井崗山的毛竹”,對毛竹大加讚賞,雖多有政治暗喻,但仍不實為一篇詠竹的佳作。
現代人生活緊張,節奏快,已很難有養花弄草的閑情雅誌。那不仿就在自家的院子裏種上棵自己喜愛的竹,有空澆澆水,觀觀竹色,聞聞竹香,情趣會大不一樣。大的庭園可種毛竹,小的庭院可栽孝順竹,青籬竹,無庭無園的可在室內種風尾竹。種竹也有學問。無論那種竹,不外歸為散生竹、從生竹或混生竹三類之一。其主要區別在於它們的地下莖的生長特性,也就是我們老百姓常說的躥根否。人們通常比較忌諱散生竹,它們容易失控,對花園、房基等建築有威脅,故購買時一定要搞清楚竹的種類和生長特性。一般專業的苗圃均將竹子分為散生或躥根(Runing bamboo)、從生(Clumping bamboo)、小型竹三大類,並對躥根的散生竹有嚴格的栽種建議。學術上,從生竹多為簕竹屬(Bambusa)。散生竹多為毛竹屬(Phyllostachys)、大明竹屬(Pleioblastus)和赤竹屬(Sasa)。這對購買鑒別竹的種類最為有效。中國觀賞園藝中比較受人喜愛的竹子主要有羅漢竹、斑竹、紫竹(毛竹屬);苦竹、大明竹(大明竹屬);孝順竹、風尾竹、青皮竹(簕竹屬);赤竹、翠竹(赤竹屬)等。
我喜愛竹子,愛她清高脫俗,愛她虛心堅韌,愛她高風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