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團經曆
前邊說過,朝鮮旅遊必須跟團。想要零距離接觸朝鮮人民,隻有找機會脫團。脫團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短期的。就是在吃飯或購物是快點吃飯或不去購物,抽出時間在附近轉轉。不過這種時間比較短。前麵的凱旋門夜景,就是其他人購物時我溜出來拍的。否則根本沒機會在近處拍到平壤夜景。另一種時間長一點的是利用早餐後到出發前的一兩個小時。第一天早上我利用出發前的半小時跑到大同江橋上轉了一圈,探探路,回來的時候在酒店門口碰到了中方導演,被數落了一番。小不忍則亂大謀。我裝裝傻糊弄過去了。但心裏已開始琢磨起離開朝鮮當天早上的行動計劃。
為了減少個人風險,我鼓動另外兩個同團的年輕人一起走。三人越好五點半起床,不吃飯趁天還沒亮摸黑進城。這樣可以多擠出點時間在城裏轉轉。可不成想出師不利,想坐電梯下樓時,才發現電梯不開。沒辦法,隻好走下三十多層樓梯。可到一樓後後發現,通往大廳的門是鎖的。這時候其中一個年輕人已經走不動了。臉變得煞白,喘著粗氣。照他自己說是昨晚喝多了,酒勁上來了。這時再返回我們住的三十幾層樓顯然不大可能了。於是我們隻好下到地下一層。發現那裏有儲藏室、洗衣房、廚房以及工作人員通道。就在我們即將跨出工作人員通道大門的時候被攔了下來。於是雙方開始了手舞足蹈的肢體語言交流。我們做出想出去走走和吃飯的姿勢。那人我上指,意思是是說從上邊走。我們就指指門又搖搖頭,意思是上邊門沒開。後來那人用對講機和上邊通了一番話。然後帶我們回到一樓,找來人放我們進了大廳。可大廳的門是鎖著的,要到七點才開門。我們還是出不了賓館。經過這麽一折騰,另一個年輕人也不想動了。餐廳也是七點開門,花十分鍾時間吃過早飯,一個人溜出了酒店。
雖然兩個同伴都“犧牲”在了前進的路上,但他們為我分擔了很多風險。試想,如果我一個人被在跨出工作人員通道大門時攔下,麵對的不盤查一定不會少。即便放我一馬,很難說,接下來的行動是否會被特別關注。就在前一天的晚上,我在酒店院子裏拍夜景。不知從什麽時候身後站了一位保安。形影不離,一直陪伴到我走進酒店大門。如果想“幹壞事”千萬不要沒幹就被盯上了。
如果走的快,步行從羊角島到市裏要二三十分鍾。從飯店到大同江大橋要七八分鍾。這一路基本上沒人。右拐上橋後行人多了起來。出門要穿件深色外套,混在行人中不那麽顯眼。想拍照,盡量拍年輕人或學生。如果他們不想讓你拍,一般都把頭扭過去就算了。兒童最不忌諱被拍照。如果是上年紀的,他們有時會瞪你一眼。這個時候最好就別給自己找麻煩了。
有去過朝鮮的人發帖說兩個導遊中有一個是特工。在朝鮮旅遊能真正進行語言交流的隻有導遊。無論導遊是特工與否,他們是唯一可以進行語言交流的對象。多和導遊交流,談談他們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多少會有收獲的。比如,問他們是否一年四季都接團?一個導遊說,每年他們要輪流下鄉參加勞動。鄉下的生活很苦,苦的受不了。由此可見朝鮮農村人的生活要比城裏人苦。所以,即便有機會脫團和平壤市民零距離接觸,仍舊不能對朝鮮有全麵地了解。
脫團的感受很特別。看到近年從朝鮮拍回的照片,常會有人說,這和中國七八十年代差不多。這不過是視覺上的感知。清晨,當你一個人漫步在平壤空曠的大街上,看著上班的市民從身邊匆匆走過。聽著街頭緩緩行駛的廣播車裏傳出的鏗鏘有力,但又不知所雲的內容,我仿佛回到了六十年代末的北京街頭。我把在平壤街頭的一段錄像設成自動播放到下邊。不知是否有人會與我有同樣的感受。

1 清晨的平壤

2 大同江
1 清晨的平壤
2 大同江
這是一個暖冬,大同江上隻結了一層沒有蓋滿江麵的薄冰。江裏有些野鴨子,有的臥在冰麵上,有的泡在冰水裏。

3 市中心的高層住宅
3 市中心的高層住宅
從七十年代起,平壤就開始建起了高層居民住宅,比北京還要早。近幾年,平壤又陸續建了一些新的高層住宅。遠處圓柱形的那幢看上去像是新建的。

4 公交車和自行車是平壤市民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

5 直通火車站的一條街道

6 火車站對麵的建築

7 平壤市內沿街的商店

8 正對火車站的大街

9 清晨即便是在不繁忙的路口,仍能看到有執勤的交警

10 進入上班高峰期的平壤街道仍舊十分空曠,出租車暢通無阻

11 低不平的路麵
4 公交車和自行車是平壤市民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
5 直通火車站的一條街道
6 火車站對麵的建築
7 平壤市內沿街的商店
8 正對火車站的大街
9 清晨即便是在不繁忙的路口,仍能看到有執勤的交警
10 進入上班高峰期的平壤街道仍舊十分空曠,出租車暢通無阻
11 低不平的路麵
在離開主要街道的地方,可以看到一些這樣高低不平的路麵和顯得破舊的樓房。但沒有人知道,這些棟破舊樓房的裏麵是否就藏著朝鮮的情報部門?

12 趕去上學的孩子們

13 把自行車搬下台階的市民

14 大同江公路橋的引橋

15 騎車上下班的市民
12 趕去上學的孩子們
13 把自行車搬下台階的市民
14 大同江公路橋的引橋
15 騎車上下班的市民
從大同江公路引橋到與之相交的一條主路之間沒有直接的自行車車道,騎車上下班的人要想走捷徑,隻能通過這個階梯把自行車搬上搬下。

16 走在路上的市民

17 右邊遠處的高樓是平壤的另一家涉外賓館高麗飯店

18 滿載乘客的公交車

19 大同江公路橋上上班的市民

20 從身邊匆匆走過趕去上班的平壤市民
祖國的花朵
16 走在路上的市民
17 右邊遠處的高樓是平壤的另一家涉外賓館高麗飯店
18 滿載乘客的公交車
19 大同江公路橋上上班的市民
20 從身邊匆匆走過趕去上班的平壤市民
祖國的花朵
一個人世界觀的形成與他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和經曆有著直接的關係。快樂幸福的童年會使人成年後對社會,對生活報以樂觀的態度。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下生活的孩子,成年後會更加相信管理這個國家的政府和所實行的社會製度。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能否將下一代培養成國家所需要的人,除了意識形態方麵的教育外,物質生活上的保障是必要的。 因此青少年成了是除軍人外另一備受政府關注的群體。
去朝鮮旅遊,即便是隻能坐在大巴上跑來跑去,也可以明顯地感覺到朝鮮城鄉之間人民生活水平上的明顯差異。這也是我的第一印象。在仔細看過所拍的照片後,我發現有一例外,那就是朝鮮青少年的生活水平。從下麵的照片可以看出,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周圍的環境雖然不同,但在孩子們的衣著和精神麵貌方麵沒有很大的區別。
同團的遊客多數是來自大中城市的年輕人,朝鮮旅遊讓他們看到了不曾經曆,也從未見過的貧困。因此他們不時把在朝鮮看到的和自己在中國電影裏看到的七十年代相比。事實上,如果這些人能深入中國的邊遠山區,便會發現,那裏人的生活並未發生明顯變化。哪些在朝鮮看到的遠比自己國家某些貧困的地方要強。
在朝鮮隨團旅遊行動受到限製。這種走馬觀花的旅遊根本不可能對朝鮮農村有更深入的了解,去看看這些孩子們的飯碗裏是否有足夠的食物。這為外界猜測朝鮮農村生活的現狀給出了無限的遐想空間。其中也包括我的一些上述觀點。

1 四個小男孩

2 四個小女孩
1 四個小男孩
2 四個小女孩
照片上四個穿紅衣裳的女孩在家門前玩耍。被後的平房無法和平壤的樓房相比,但她們身上穿的衣服還是不錯的。

3 燒火的男孩
3 燒火的男孩
這張是我們火車經過時拍的。看起來像是幾個男孩沒事幹,在鐵路邊的田裏點起了兩堆火。

4 路邊玩耍的男孩

5 站在村頭路邊的姐弟倆

6 和老人們一起曬太陽的孩子

7 在田埂上玩耍的四個孩子

8 在村邊一棟沒蓋好的房子邊玩耍的孩子們

9 平壤街頭去踢球的男孩們

10 平壤路邊的男孩

11 平壤地鐵站口的男孩

12 平壤街上的男孩

13 平壤地鐵站台上的男孩

14 乘坐平壤地鐵裏的女孩

15 平壤地鐵裏的男孩女孩
4 路邊玩耍的男孩
5 站在村頭路邊的姐弟倆
6 和老人們一起曬太陽的孩子
7 在田埂上玩耍的四個孩子
8 在村邊一棟沒蓋好的房子邊玩耍的孩子們
9 平壤街頭去踢球的男孩們
10 平壤路邊的男孩
11 平壤地鐵站口的男孩
12 平壤街上的男孩
13 平壤地鐵站台上的男孩
14 乘坐平壤地鐵裏的女孩
15 平壤地鐵裏的男孩女孩
下邊的這四張是我在平壤火車站近距離拍攝的。這些孩子們在衣著方麵與上麵有所不同。可以看出他們是來自特殊階層。但和上邊相比也沒有太大的差別。

16 平壤火車站的男孩

17 平壤火車站站台上送人的小女孩

18 平壤火車站站台上送人的女孩

19 平壤火車站站台上送人的男孩

20 平壤火車站站台照相的男孩
未完待續
16 平壤火車站的男孩
17 平壤火車站站台上送人的小女孩
18 平壤火車站站台上送人的女孩
19 平壤火車站站台上送人的男孩
20 平壤火車站站台照相的男孩
未完待續
按理說像朝鮮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的生活的差距應當不是很大。但實際看到的卻不是這樣。與中國七八十年代不同的是現在朝鮮社會的貧富差距比當時的中國要大很多。七八十年代的中國,雖然農村很窮,但城市的生活水平也不高,所以城鄉差別還沒有現在這麽大。
在朝鮮最為明顯的貧富差距是城鄉差距。在平壤城裏奔馳寶馬並不罕見,到了鄉村柴草仍舊是生活必需品。生活在平壤的兒童在著裝方麵與目前中國城市兒童看不出明顯區別。但到了鄉村,看上去很像自己中學時代生活過的北京近郊農村。
同團的遊客多數是來自大中城市的年輕人,朝鮮旅遊讓他們看到了不曾經曆,也從未見過的貧困。因此他們不時把在朝鮮看到的和在中國電影裏看到的七十年代相比。事實上,如果這些人能深入中國的邊遠山區,便會發現,那裏人的生活並未發生明顯變化。哪些在朝鮮看到的,在自己的國家也能看到。
在朝鮮隨團旅遊行動受到限製。這種走馬觀花的旅遊根本不可能對朝鮮農村有深入的了解。這為外界猜測朝鮮農村生活的現狀給出了無限的遐想空間。但在平壤,零距離接觸還是有可能的。這在下一集裏會有專門介紹。

1 朝鮮邊防軍戰士
1 朝鮮邊防軍戰士
這是火車卡開過鴨綠江大橋後我們見到的第一位朝鮮軍人。

2 背槍的民兵
2 背槍的民兵
雖然他肩上背著搶,但身上沒有穿軍裝,所以他很有可能是個民兵。

3 坐在土坡下的軍人
3 坐在土坡下的軍人
這張是我們火車經過時拍的。仔細看,坐在土坡下的是一位下級軍官。我一直不明白,他坐在那裏幹什麽?說是來保護鐵路的吧,他沒帶任何武器。而且四周除了他,也沒見有其他人。一路上,我不止一次看到有農民躲路邊避風處曬太陽的,可軍人就這一次。

4 軍用吉普車
4 軍用吉普車
在朝鮮,特別是在平壤以外的地方,路上跑的車有近一半與軍隊有關。車的種類各式各樣。

5 舊軍用吉普車
5 舊軍用吉普車
軍車有好有差,這是輛比較差的軍用吉普車。路邊看上去像是一坐廢棄的碉堡。

6 又一輛軍用吉普車
6 又一輛軍用吉普車
這是在去板門店路上拍到的一輛軍用吉普車。

7 停在路邊的軍車
7 停在路邊的軍車
軍車不光隻是吉普車,軍隊高層的用車一般是進口轎車。不知這是兩位什麽樣的牛人,把車就這樣停在路當中,下車聊起天來了。

8 軍用大客車
8 軍用大客車
普通士兵隻能乘坐這樣的軍車。

9 路邊的軍人
9 路邊的軍人
看上去這不像是輛士兵乘坐的軍車,也不像是輛公交車。估計是輛部隊機關的大客車。

10 看似軍人的小夥子
10 看似軍人的小夥子
他看上去穿的像是軍裝,但騎的卻是一輛女式自行車。這樣的女式自行車在朝鮮是十分常見的。男女老少幾乎騎的都是女車。更有意思的是他的表情。

11 騎車帶孩子的軍人
11 騎車帶孩子的軍人
歪戴著帽子,騎著自行車,後邊還帶著個孩子。這不是我想象中的朝鮮軍人。可仔細想想看,也沒什麽好奇怪的,軍人也是要過日子的嗎。注意看,他騎的也是輛女車。

12 騎車帶人的小戰士
12 騎車帶人的小戰士
這是趁其他人逛商店時在商店門口的大街上拍到的。看上去騎車(也是輛女車)的小戰士比坐在後麵的那位要年輕,估計後邊坐的是位軍嫂。

13 走在路上的士兵
13 走在路上的士兵
在朝鮮的路上不時可以看到這樣的小隊士兵。越看這六個士兵越像文工團的,每個人都麵對我們的鏡頭,擺出不同的姿勢,等著我們給他們拍照。

14 另一支行進中的小隊伍

15 這支隊伍人多一點
14 另一支行進中的小隊伍
15 這支隊伍人多一點
這一支在路上的士兵隊伍走的比較快,像是趕去完成任務。他們不像上邊的那一張,沒人顧得上向我們這邊多看一眼。

16 公路檢查站
16 公路檢查站
這是一個從火車上拍到的公路檢查站。如果是在公路上,拍照時絕對允許的。在從板門店回來的路上,坐在我邊上的老韓在過路口時因為拍了交警,被交警把車叫停,要求刪去照片。

17 站台上的一位軍官
17 站台上的一位軍官
看到站台上站著一位軍官,連忙拿起相機。還不等我按下快門,他已經把臉轉過去了。後邊拍到了一位帶槍的士兵。

18 車站上巡邏的士兵
18 車站上巡邏的士兵
不知這破舊的貨車上裝的是啥寶貝,大白天還需要有人帶著槍來回來去的看著。也許稻草底下藏著朝鮮最先進的導彈:),也許是前線士兵的口糧。我們的火車停車期間,他一直在那裏轉悠。

19 兩個軍人
19 兩個軍人
這兩個走在路上的軍人看上去不像是士兵。左邊的那個背著手,看架勢最少是個排長。搞不好是個指導員。

20 陸軍少將
20 陸軍少將
這是在參觀戰爭博物館是拍的。在館裏是不允許拍照的。看到這位老將軍我問請中方導遊去問問是否可以給他拍張照片,中方導遊說這裏不能拍照。我隻好去和朝鮮導遊說,朝鮮導遊說她去一問,老將軍同意了。
最後一項活動是宿舍散夥飯。百年修得同船渡,能在一個宿舍裏住這麽多年,最少也得修上八百八十八年八月零八天呀。沒修夠千年,就這麽散了。
(未完待續)
行萬裏路 2
(未完待續)
謝謝點看
行萬裏路 2
大學的日子過得飛快,轉眼就到了畢業前的那一年。這年的第二學期俺們班被安排到上海實習。實習結束之後就放暑假了,每人發了回校的路費. 行李一起托運回學校,然後就地解散。俺和班上的其他同學一樣,選擇先去旅遊然後再回家。
在這之前,俺已經在北方跑過不少地方了。借此機會俺用了不到四十天的時間跑了南方的十三個省市和自治區。這是俺到目前為止時間最長的一次旅行。也是大學畢業前最後一次。
下邊的這些照片是俺大學期間跑過的部分地方。三十多年過去了,有的地方已經消失,例如當時三峽兩岸的一些景區。有的地方已經變得認不出來了,例如峨眉金頂。這使得俺的照片更珍貴了。

1 懸空寺
1 懸空寺
懸空寺地處山西渾源縣,建於北魏後期,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廟。寺內有佛八十多尊。寺下岩壁上刻有李白手書“壯觀”二字。

2 北嶽恒山
2 北嶽恒山
恒山位於山西省大渾源縣城境內。距縣城約10公裏。該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當時俺是從北坡登頂的,看到的是荒山野嶺禿山頭。從山頂上向南麵山腰看,可以看到幾座破爛不堪的廟宇。

3 昆明滇池
3 昆明滇池
滇池地處昆明市西南,是雲南省麵積最大的淡水湖。該湖的海拔高度為1886米。昆明四季如春與其緯度和海拔高度有直接關係。

4 始皇陵
4 始皇陵
據說秦始皇的陵墓就在這個山包下。千百年來不少人試圖找到通往陵寢的密道無一成功。

5 石林
5 石林
阿詩瑪的故鄉石林地處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是世界自然遺產和中國南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覆蓋地質區。

6 嶽麓書院
6 嶽麓書院
號稱是中國最早的大學,公元976,北宋開寶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學校的基礎上,創辦了嶽麓書院。
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 它與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

8 東嶽泰山
8 東嶽泰山
有泰山五嶽獨尊之稱,據說是因為其保存完好的石刻。與其它四嶽相比,三十多年前我去的時候,經曆了文革十年動亂之後的泰山的石刻依然保持其良好的原貌。

9 西嶽華山
9 西嶽華山
自古華山一條路,一夫把關萬夫莫開,說的就是這裏。俺一天上下華山,所有的峰都去了。
10 中嶽嵩山
10 中嶽嵩山
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麵。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嵩山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有座舉世聞名的少林寺。

11 洛陽龍門石窟
11 洛陽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郊伊河岸的龍門山和香山上。它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被譽為中國四大石窟

12 廬山五老洞
12 廬山五老洞
五老洞是廬山上幾個巨石形成的一個山洞。照片上是位五老洞巨石上的民國刻石。

13 嶗山
13 嶗山
嶗山位於青島市東部。它是道教發祥地之一。

14 南嶽衡山
14 南嶽衡山
五嶽之一南嶽衡山的位於湖南省衡陽市郊。衡山以五嶽獨秀著稱於世。山上的樹木明顯多於其它四嶽。

15 峨眉山
15 峨眉山
峨眉山地處四川省樂山市境內,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供奉普賢菩薩。

16 桂林漓江
16 桂林漓江
漓江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岩溶山水遊覽區。

17 長江三峽
17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是指西起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193公裏的地段。三峽分別為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照片上這個景點現在已經被江水淹沒了。

18 普陀山雲扶石
18 普陀山雲扶石
普陀山位於中國浙江杭州灣以東蓮花洋。是舟山群島眾多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島上寺廟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

19 黃山
19 黃山
黃山地處安徽省南部歙縣境內。明朝旅行家家徐霞客曾,讚歎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20 肇慶七星岩
20 肇慶七星岩
肇慶七星岩位於廣東省肇慶市區北。它是由五湖、六崗、七岩、八洞組成的喀斯特溶岩地貌景區。
俺實習後從上海出發後的行走路線是:>舟山(普陀山)>寧波>杭州>黃山>九華山>池州>安慶>九 江>廬山>南昌>長沙>凱裏>貴陽>昆明>石林>峨眉山>樂山>成都>重慶> 三峽>宜昌>襄陽(路過沒停)>武漢>長沙(沒停)>衡陽(衡山)>廣州>肇慶>玉林>南 寧>桂林>嶽陽>登封(嵩山)>石家莊>北京。這裏提到的主要是城市,不包括具體去的景點,比如南昌八大山人故居等等。
這一路上海到舟山再到寧波,池州經安慶到九江和重慶經三峽到宜昌是船,杭州到黃山和廣州經肇慶玉林到南寧是長途車,其它都是乘火車。碰到有同學的城市,就 借宿同學家。為了節省時間,能在火車上過夜,就在火車上過夜。那個年代的旅行和現在不一樣,沒辦法提前訂票和旅店,隻得走一步看一步計劃一步。當時計劃是 和一位中學同學一起走,但種種原因使得這位同學無法與我同行。我考慮過取消行程。可俺最終還是決定一個人走。為此留下了日後的遺憾和無奈。
(未完待續)
(全文完)
行萬裏路 2
(未完待續)
謝謝點看
。
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樣的變化。倫敦大街道百年不變。幾年前中國的大城市和現在的中小城市一年百變。這隻能說明俺們趕上了一個變化的時代。順便說一下,為什麽希望用“俺”子。那因為俺小的時候隨家人下放到河南安陽東陽店,住在老鄉家裏和小夥伴們學的,幾十年沒變過來
如果想零距地離接觸朝鮮人民,隻有找機會脫團。脫團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吃飯或購物點附近。不過這種時間比較短。上次貼的凱旋門夜景,就是其他人購物時 溜出來拍的。另外一種是利用早餐到出發前的一到兩個小時。我和另外兩個人想多擠出點時間,不到六點出發下樓,發現電梯不開。走下三十多層樓梯後發現一樓樓 梯通往大廳的門是鎖的。最後跑到了地下室的洗衣房,找人放我們進了大廳。可大廳的門是鎖著的,還是出不去。一直等到七點才開門。同行的兩位被這麽一折騰累 的不想動了。最後隻好一個人走。
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樣的變化。倫敦大街道百年不變。幾年前中國的大城市和現在的中小城市一年百變。這隻能說明俺們趕上了一個變化的時代。順便說一下,為什麽希望用“俺”子。那因為俺小的時候隨家人下放到河南安陽東陽店,住在老鄉家裏和小夥伴們學的,幾十年沒變過來
如果想零距地離接觸朝鮮人民,隻有找機會脫團。脫團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吃飯或購物點附近。不過這種時間比較短。上次貼的凱旋門夜景,就是其他人購物時 溜出來拍的。另外一種是利用早餐到出發前的一到兩個小時。我和另外兩個人想多擠出點時間,不到六點出發下樓,發現電梯不開。走下三十多層樓梯後發現一樓樓 梯通往大廳的門是鎖的。最後跑到了地下室的洗衣房,找人放我們進了大廳。可大廳的門是鎖著的,還是出不去。一直等到七點才開門。同行的兩位被這麽一折騰累 的不想動了。最後隻好一個人走。
如果走的快,步行從羊角島到市裏要二三十分鍾。從飯店到大同江大橋要七八分鍾。這一路基本上沒人。右拐上橋後行人多了起來。出門要穿件深色外套,混在人群 中不那麽顯眼。想拍照,盡量拍年輕人或學生。如果他們不想讓你拍,一般都把頭扭過去就算了。兒童最不忌諱被拍照。如果是上年紀的,會瞪你一眼,這時候最好 就別給自己找麻煩了。
有去過朝鮮的人發帖說兩個導遊中有一個是特工。在朝鮮旅遊能真正進行語言交流的隻有導遊。無論導遊是特工與否,他們是唯一可以進行語言交流的對象。多和導 遊談他們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多少會有收獲的。比如,問他們是否一年四季都接團?一個導遊告訴我們,每年他們都要下鄉參加很累的勞動。可見農村人的生活要比 城裏人辛苦。
(全文完)
謝謝點看
行萬裏路 2
大學的日子過得飛快,轉眼就到了畢業前的那一年。這年的第二學期俺們班被安排到上海實習。實習結束之後就放暑假了,每人發了回校的路費. 行李一起托運回學校,然後就地解散。俺和班上的其他同學一樣,選擇先去旅遊然後再回家。
在這之前,俺已經在北方跑過不少地方了。借此機會俺用了不到四十天的時間跑了南方的十三個省市和自治區。這是俺到目前為止時間最長的一次旅行。也是大學畢業前最後一次。
下邊的這些照片是俺大學期間跑過的部分地方。三十多年過去了,有的地方已經消失,例如當時三峽兩岸的一些景區。有的地方已經變得認不出來了,例如峨眉金頂。這使得俺的照片更珍貴了。

1 懸空寺
1 懸空寺
懸空寺地處山西渾源縣,建於北魏後期,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廟。寺內有佛八十多尊。寺下岩壁上刻有李白手書“壯觀”二字。

2 北嶽恒山
2 北嶽恒山
恒山位於山西省大渾源縣城境內。距縣城約10公裏。該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當時俺是從北坡登頂的,看到的是荒山野嶺禿山頭。從山頂上向南麵山腰看,可以看到幾座破爛不堪的廟宇。

3 昆明滇池
3 昆明滇池
滇池地處昆明市西南,是雲南省麵積最大的淡水湖。該湖的海拔高度為1886米。昆明四季如春與其緯度和海拔高度有直接關係。

4 始皇陵
4 始皇陵
據說秦始皇的陵墓就在這個山包下。千百年來不少人試圖找到通往陵寢的密道無一成功。

5 石林
5 石林
阿詩瑪的故鄉石林地處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是世界自然遺產和中國南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覆蓋地質區。

6 嶽麓書院
6 嶽麓書院
號稱是中國最早的大學,公元976,北宋開寶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學校的基礎上,創辦了嶽麓書院。
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 它與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

8 東嶽泰山
8 東嶽泰山
有泰山五嶽獨尊之稱,據說是因為其保存完好的石刻。與其它四嶽相比,三十多年前我去的時候,經曆了文革十年動亂之後的泰山的石刻依然保持其良好的原貌。

9 西嶽華山
9 西嶽華山
自古華山一條路,一夫把關萬夫莫開,說的就是這裏。俺一天上下華山,所有的峰都去了。
10 中嶽嵩山
10 中嶽嵩山
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麵。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嵩山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有座舉世聞名的少林寺。

11 洛陽龍門石窟
11 洛陽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郊伊河岸的龍門山和香山上。它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被譽為中國四大石窟

12 廬山五老洞
12 廬山五老洞
五老洞是廬山上幾個巨石形成的一個山洞。照片上是位五老洞巨石上的民國刻石。

13 嶗山
13 嶗山
嶗山位於青島市東部。它是道教發祥地之一。

14 南嶽衡山
14 南嶽衡山
五嶽之一南嶽衡山的位於湖南省衡陽市郊。衡山以五嶽獨秀著稱於世。山上的樹木明顯多於其它四嶽。
15 峨眉山
15 峨眉山
峨眉山地處四川省樂山市境內,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供奉普賢菩薩。 16 桂林漓江 漓江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岩溶山水遊覽區。 17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是指西起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193公裏的地段。三峽分別為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照片上這個景點現在已經被江水淹沒了。 18 普陀山雲扶石 普陀山位於中國浙江杭州灣以東蓮花洋。是舟山群島眾多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島上寺廟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 19 黃山 黃山地處安徽省南部歙縣境內。明朝旅行家家徐霞客曾,讚歎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20 肇慶七星岩 肇慶七星岩位於廣東省肇慶市區北。它是由五湖、六崗、七岩、八洞組成的喀斯特溶岩地貌景區。 俺實習後從上海出發後的行走路線是:>舟山(普陀山)>寧波>杭州>黃山>九華山>池州>安慶>九 江>廬山>南昌>長沙>凱裏>貴陽>昆明>石林>峨眉山>樂山>成都>重慶> 三峽>宜昌>襄陽(路過沒停)>武漢>長沙(沒停)>衡陽(衡山)>廣州>肇慶>玉林>南 寧>桂林>嶽陽>登封(嵩山)>石家莊>北京。這裏提到的主要是城市,不包括具體去的景點,比如南昌八大山人故居等等。 這一路上海到舟山再到寧波,池州經安慶到九江和重慶經三峽到宜昌是船,杭州到黃山和廣州經肇慶玉林到南寧是長途車,其它都是乘火車。碰到有同學的城市,就 借宿同學家。為了節省時間,能在火車上過夜,就在火車上過夜。那個年代的旅行和現在不一樣,沒辦法提前訂票和旅店,隻得走一步看一步計劃一步。當時計劃是 和一位中學同學一起走,但種種原因使得這位同學無法與我同行。我考慮過取消行程。可俺最終還是決定一個人走。為此留下了日後的遺憾和無奈。 (未完待續) 謝謝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