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俺發七(癡)向西澤士噴了句他的建築攝影帖子不得要領,還請甘大佬展開說說建築攝影和HDR的關聯,結果引出幾個有關HDR/建築攝影/圖片尺寸/技術/藝術的主帖跟帖。俗話說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神仙打屁則不同凡響。七郎沒有遭殃,卻讀到看到不同凡響的圖片和文字。
尺寸是個有探討空間的話題,我在攝壇潛水的日子裏看到過關於尺寸的論述,說尺寸和表現力有關,進而與心動快感有關,但今天不談尺寸,談談最讓七郎有感觸的傑主席語錄:
{ • 否則就是樓房照片而不是建築攝影。-傑夫66- ♂ (0 bytes) (2 reads) 3/2/14
}
七郎強忍冒到嘴邊的阿諛之詞,寫下學習心得。
照相/攝影 vs 說話/唱歌:
“我是東北人。”是說話;
“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上~~~~”是唱歌。
傑夫關於建築照片和建築攝影的語錄大概就是這意思……….韻律是照片或是攝影的區分,構圖和光色是展示韻律的方式。但是怎樣的構圖光色,展示怎樣的韻律? 這是很主觀的東西,或許,所謂藝術。
黃兄當班長可喜可賀,七郎帖上赫氏城堡(Hearst Castle)照片,附文字說明,充當建築攝影作業。
1. 赫氏城堡耗時近三十年(1919-1947)建成,現為美國國家和加州曆史遺產地標建築。他是一個南歐巴洛克風格的土豪,擁有豪華裝飾,匯集眾多歐洲建築/家具/藝術品收藏,華麗而孤獨地佇立在聖西米恩(San Simeon)的山頂上。如果赫堡是冷傲的郡主,那麽婆娑的棕櫚樹給他帶來一絲柔情。

2. 在山頂建房子是赫氏(William Randolph Hearst)孩童時的夢想,做為擁有無數金錢的大亨,他把自己對歐洲曆史文化的喜愛和崇尚塞擠進自己的夢,以至有人說赫堡是個土豪大雜燴,到處雕梁畫柱,連西花園欄杆邊都刻上人像雕花。

3. 西花園麵朝太平洋,欄杆上擺著小仙童大理石雕刻,燈柱也是雕花設計。

4. 和西花園相連的是赫堡客房宅院之一,講究的地麵磚花設計,客房入口的鐵雕燈架,無不反映赫氏對細節的專注。事實上,在28年的建造中,設計和施工不斷被改動,返工。

5. 客房側院裏的金身雕塑站在高柱上,麵朝僻靜的山野和無垠的大海,春去秋來,聽著海風捎來的隱隱濤聲。

6. 日落西沉,華燈初上,赫堡博物館映著紅霞,完成一天的迎送。入夜,在精美屋簷雕畫下,在花園女神美體邊,可有人彈撥一曲《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Nikon D5100 + 18-105mm f/3.5-5.6, T=0.033 sec (1/30), f/6.3, ISO=2500, F=18 mm]

謝謝點看!
風七郎
[Nikon D5100 + 18-105mm f/3.5-5.6, T=0.033 sec (1/30), f/6.3, ISO=2500, F=18 mm]

謝謝點看!
風七郎
[flickr images are scripted by http://yourflickr.daliphotography.de/wxc.php]